〖地名〗
1、镇名原名大东沟,在辽宁省东南部,鸭绿江口西岸。丹东市的外港。
2、日本城市名
日本本州中西部城市。属大阪府。大阪市东的卫星城。人口12.1万(1986)。市区为低山地与低湿平原。十七世纪下半叶到十八世纪初叶农业发展后兴起。1956年设市。工业有电机、机械、铁丝等金属制品以及钢铁、橡胶制品等。
【诗经】
篇名:大东出处:·雅··谷风之什
作者:谭国大夫
所属朝代:西周
作品体裁:诗
原文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眷言顾之,潸焉出涕。小东大东,杼柚其空。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
有冽氿泉,无浸获薪。契契寤叹,哀我惮人。薪是获薪,尚可载也。哀我惮人,亦可息也。
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罴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试。
或以其酒,不以其浆。鞙鞙佩璲,不以其长。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题解
周代东方诸侯小国怨刺西周王室诛求无已、劳役不息的诗。注释
饛(音蒙):满簋貌。簋(音鬼):古食器。青铜或陶制。圆口,圈足,有耳或无耳。捄(音求):长貌。匕(音比):勺、匙之类。砥(音底):磨刀石。睠(音倦):同眷。反顾也。潸(音山):泪流貌。小东大东:东方大小之国。一说近东远东之国。杼(音住):梭。盛纬器。柚(音轴):织机受经者也。佻佻(音挑):轻薄不耐劳苦之貌。
氿(音鬼)泉:侧出泉。获:木名。桦树。一说刈伐。契契:忧苦貌。惮(音但):劳。
西人:指周京师来人。舟:周的谐音。裘:皮裘。一说求。私人之子:家庭奴隶。百僚:百仆。一说百官。
鞙鞙(音捐):玉貌。璲(音遂):瑞玉名,可以为佩。瑞是宋玉。长:杂佩虽长都是普通的佩玉。汉:银河。监(音件):视。跂(音起):通歧。分歧。七襄:七次移动位置。
报:反复(织布)。睆(音缓):明星貌。服:负。箱:大车之箱。毕:星宿名。共八星,形状象田猎用的毕网(带柄的网)。
斗:北斗星。挹(音义):舀。翕(音细):引。一说敛缩。揭:高举。按本章末四句,箕星张口要吞咽,斗星柄指向西方,比喻西人向东方搜刮和榨取。
译文
簋里熟食满荡荡,枣木勺儿弯又长。大路平坦如磨石,笔直好像箭杆样。贵人路上常来往,小民只能瞪眼望。转过头来心悲伤,眼泪汪汪湿衣裳。东方远近诸小国,织机布帛空荡荡。葛麻草鞋缠又绑,怎么能够踏冰霜?得意洋洋那公子,满载车辆大路上。来了去又去了来,教我心痛如断肠。
泉水横流清又冷,砍下柴来莫被浸。忧愁难睡长叹息,可怜我们病苦人。砍下树枝当烧柴,还要装车往回运。可怜我们病苦人,应该休息总不能。
东方各国的子弟,辛苦服役没人问。周人公子哥儿们,衣服华丽多鲜新。就是船夫的子弟,熊罴皮袍穿在身。那些家奴的孩子,个个当差在衙门。
有人饮用香醇酒,有人喝不上米浆。圆圆宝玉佩身上,不是才德有专长。看那天上的银河,照耀灿灿闪亮光。鼎足三颗织女星,一天七次移动忙。
纵然织女移动忙,没有织出好纹章。牵牛三星亮闪闪,不能拉车难载箱。金星在东叫启明,金星在西叫长庚。天毕八星柄弯长,把网张在大路上。
南天有那簸箕星,不能簸米不扬糠。往北有那南斗星,不能用它舀酒浆。南天有那簸箕星,吐出舌头口大张。往北有那南斗星,在西举柄向东方。
赏析
《大东》是周代东方诸侯小国怨刺西周王室诛求无已、劳役不息的诗。《》曰:“《大东》,刺乱也。东国困于役而伤于财,谭大夫作是诗以告病。”历代传笺疏注说解,基本上没有大的出入,肯定这是被征服的东方诸侯国臣民怨刺周王朝统治的诗歌作品。《序》说明作者是谭国大夫,而姓氏、经历和生活年代无从稽考。谭国在今山东济南市东南,对照《鲁颂》“遂荒大东”,那一带地区当属大东。从诗义看,他是东方旧国的大夫,因诗中的思想和情绪,绝对不可能产生于姬姓各大封国的当权派。他对“西人”的对立情绪,正反映了征服者的周王朝与被征服的东方旧国统治阶级的矛盾;他的地位下降,使他发出同情人民的不平之鸣,从而也反映了西周统治阶级与被征服国人民的矛盾。有人说这是一首民歌,这个论断是不对的,这是士大夫创作的用雅乐演唱的歌诗,不是用土乐演唱的民歌。
这首诗写作的时间,据《左传·庄公十年》所记“齐师灭谭”,即在公元前684年齐国因为谭国对它“失礼”而出兵灭亡这个小国,时在东周初期,它只能写在谭国灭亡之前。诗的历史背景还是周王朝统治力量强大的时候,东周时王室已经衰微。姚际恒《诗经通论》说西周最后一代“幽王之时,号令犹行于诸侯,故东国诸侯之民愁怨如此。若东迁之后,则不能尔矣”。姚氏以为最迟当在幽王时代,这已难考证,我们只能肯定创作在西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