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血刃②

  兵不血刃 (bīng bù xuè rèn)
  解释: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出处:《·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示例:~,就平了广西省多年的乱党。 ★清·张春帆《》第七回
  近义词 、 .旗开得胜
  反义词 、血流飘杵、浴血争战
  语法:主谓式;作、;形容未经交战就取得胜利
  故事:东晋时期,屯骑校尉郭默英勇善战,但他十分骄横跋扈,为泄私愤杀死平南将军刘胤,伪造诏书诬陷刘胤谋反,宰相王导怕他,升他为州官。陶侃说服王导率兵讨伐,郭默自知理亏,想率军南下,被部将生擒投降,陶侃兵不血刃完成使命。

成语典故: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侃传》,默在中原,数与石勒等战,贼畏其勇,陶侃讨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
  东晋的屯骑校尉郭默作战勇敢,曾与后赵的建立者石勒等作过战,石勒等都很怕他。但此人一贯骄横跋扈,把谁都不放在眼里,有一次因为泄私愤竟然杀死了平南将军刘胤。事后,还大胆伪造诏书,诬谄刘胤谋反,向各州郡通报。这件事暴露后宰相王导怕朝廷无力惩处他,不但不向他问罪,反而加封他的官职。
  陶侃知道这件事后,一方面上书朝廷请求讨伐郭默,一方面写信给王导,要求他采取果断措施。信中有两句话写得非常有力:“郭默杀害州官,朝廷就任命他当州官。难道他杀害宰相,也就让他当宰相不成!”
  王导读了这封信,受到很大的触动,便派了陶侃率军去讨伐郭默。郭默深知陶侃领兵作战十分厉害,听说他亲自来讨伐,非常焦急,打算率军离开江州南下。但陶侃出兵神速,郭默还未离城,陶侃的大军就已经将江州团团围住。
  郭默想固守城池,但又知道自己不是陶侃对手,怕城破后难逃性命;想开城门投降,又怕朝廷要杀他的头,真是左右为难。他手下的一名叛将见大势已去,将他逮捕后开城门投降。陶侃终于不战而取得胜利,平定了这次叛乱。

为您推荐

乐不思蜀②

【发 音】  lè bù sī shǔ   【解 释】  蜀:古地名,时的,相当于今天的四川省。   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快乐地忘了本,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乐不思蜀”原意是安于逸乐不思亡国。..

五十步笑百步②

【注 音】  ( 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释 义】  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出 处】  《·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

朝三暮四②

  朝三暮四导读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因为不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后来“朝三暮四”作为一个成语,比喻人的行为反复无常。拼音  ( zhāo sān mù sì )解 释  原指使用骗术欺骗人..

趋之若鹜②

退避三舍②

  成 语 退避三舍   拼 音 tuì bì sān shè   解 释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出 处 《·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海纳百川②

成语释意  词目:海纳百川   拼音:hǎi nà bǎi chuān   释义:纳:容纳,包容。大海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广泛,数量巨大。   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

望梅止渴②

【发音】  望梅止渴(wàng méi zhǐ kě)【解释】  原意是梅子很酸,人想到可以吃梅子就会生出口水,因而解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便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出处】  ·《世说ly eating the plums, the soldiers fe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