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②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代表作是李清照的。
  【词牌来历】凤凰台是潮州八景之一
  “古凤凰台的由来,传说是凤凰山上的凤凰不甘寂居深山老林,慕潮州府城“三山一水” 的景色,经常到这个江心绿色的沙洲栖息、游玩。到了明末,潮州知府侯必登曾多次游览沙洲,爱其清静幽雅,同时倍感潮州文风鼎盛,风物非凡,认为这里应是传说中凤凰栖宿之所,绝不是老鸦投林的地方,遂把原名的“老鸦洲”改为“凤凰洲”,并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在凤凰洲筑建一座十余丈高的石台,命名为“凤凰台”。自此,这里成为游人徘徊难离的名胜。” 之后才有了凤凰台上忆吹箫,取传说中萧史与弄玉吹箫引凤故事为名
  相传战国时期,秦穆公有个小女儿,因自幼爱玉,故名弄玉。弄玉不仅姿容绝代、聪慧超群,于音律上更是精通。她尤其擅长吹笙,技艺精湛国内无人能出其右。弄玉及笄后,穆公要为其婚配,无奈公主坚持若不是懂音律、善吹笙的高手,宁可不嫁。穆公珍爱女儿,只得依从她。一夜,弄玉一边赏月一边在月光下吹笙,却于依稀仿佛间闻听有仙乐隐隐与自己玉笙相和,一连几夜都是如此。弄玉把此事禀明了父王,穆公于是派孟明按公主所说的方向寻找,一直寻到华山,才听见樵夫们说:“有个青年隐士,名叫萧史,在华山中峰明星崖隐居。这位青年人喜欢吹箫,箫声可以传出几百里。”孟明来到明星崖,找到了萧史,把他带回秦宫。
  萧史与弄玉成婚后,教弄玉吹箫学凤的鸣声。学了十几年,弄玉吹出的箫声和真的凤凰叫声一样,甚至把天上的凤凰都引下来了。秦穆公专门为他们建造了一座凤凰台,这就是凤凰台的由来。萧史和弄玉住在凤凰台上,一连几年不饮不食,亦不下台。有一天,二人笙箫相和后,竟引来金龙紫凤,萧史乘龙,弄玉跨凤,双双升空而去。成语“乘龙快婿”“龙凤呈祥”便是因此而来。 关于萧史其人,最早记载见于汉朝时的《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原文为:“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后来的《东周列国志》,将这一奇事详细叙述,作“弄玉吹萧双跨凤,赵盾背秦立灵公”一章,很多人都是从此书中了解到这段轶事的。
  因为传说中萧史弄玉是居住在华山中峰的,所以现今中峰又名玉女峰。玉女峰上许多胜迹也因玉女(弄玉)而得名。人们在中峰上修建了玉女祠,祠前有一石臼,名为玉女洗头盆;它前面的石台,就是玉女梳妆台;那下面的石洞,是玉女当年的居室,称作玉女室。此外,玉女祠北又有品箫台、引凤亭,是萧史吹箫引凤的地方。
  吹箫引凤,乘龙而去,白日升天,后世历代文人墨客纷纷歌诵这段历史,“凤凰台上忆吹箫”也由此而来,表达了人们对这对神仙眷侣的怀念和祝福,直至现在仍被人津津乐道。
  【格律】
  1、⊙●○○(句)
  ⊙○⊙●(句)
  ⊙○⊙●○△(平韵)
  ●●○○●(句)
  ⊙●○△(协平韵)
  ⊙●⊙○⊙●(句)
  ○●●(豆)
  ⊙●○△(协平韵)
  ○○●(豆)
  ○○●●(句)
  ⊙●○△(协平韵)
  ○△(协平韵)
  ⊙○●●(句)
  ○●●○○(句)
  ⊙●○△(协平韵)
  ●⊙○○●(句)
  ⊙●○△(协平韵)
  ⊙●⊙○⊙●(句)
  ○⊙●(豆)
  ⊙●○△(协平韵)
  ○○●(豆)
  ○○●⊙(句)
  ⊙●○△(协平韵)
  2、双调九十七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九句四平韵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仄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中中中平中仄,中中中中仄平平(韵)
  中平仄,中中仄中,中仄平平(韵)
  平中中平中仄,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仄中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中、中仄平平(韵)
  中平仄,中中仄仄平平(韵)
  此格为此词正体。 上片首二句各四字,不用韵,第三句六字,起平韵,第四五句十一字为四字对句上加三字逗。前结三字一句、四字两句。下片换头六字不用韵。第四五句同上片四五句,后结三字一句、六字一句。
  【代表作】
  【宋】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注释】:
  金猊(ni泥):狮形铜香炉。
  红浪:红色被铺乱摊在床上,有如波浪。
  宝奁(lian连):华贵的梳妆镜匣。
  者:通这。
  阳关:语出《阳关三叠》,是唐宋时的送别曲。
  武陵人远:引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离开后再去便找不到路径了。
  【赏析】:
  本词抒写惜别的深情和刻骨铭心的怀念。上片写不忍丈夫离去,着意刻画慵懒的情态,下片着重写怀念和痴情。笔触细腻生动,抒情极凄婉。上片开头五句只写一个“慵”字。香冷而不再去换新香点燃,一慵也;被也不叠,任凭胡乱摊堆床上,二慵地;起床后连头也不愿梳,何谈化妆,三慵也;梳妆匣上落满灰尘,懒得擦,懒得动,四慵也;日上帘钩,人才起床,五慵也。词人为何如此慵懒而没心情?原来是“生怕离怀别苦”。这句为全词之眼,在上片的中间位置,括上而启下。表现出夫妻离别前一词人百无聊赖的神态、复杂矛盾的心理以及茫然若失的情绪;“多少事,欲说还休”。体现出主人公心地的善良和对丈夫的爱。杨慎评此句说:“‘欲说还休’,与‘怕伤郎,又还休道’同意”(杨慎批点本《草堂诗余》卷四)。可谓深得其心。因为告诉丈夫,也只能增添丈夫的烦恼而已,故宁可把痛苦埋藏心底,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深情啊!歇拍三句为上片之警策,本来因怕分别才容颜瘦损,但作者偏不直接说出。“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那是为了什行,答案不言自明,而情味弥足矣。下片设想别后的情景。“休休”是幅度的跳跃,省略了如何分另如何饯行的过程,直接写别后的情景。“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以下三句近乎痴话。流水本是无情物,怎能“念”呢?但正因这样写,才突出词人的孤独与痴情。一是写出终日在楼前凝眸远眺,或盼信或望归。二是楼前的流水可以映出她凝眸的神情,也只有流水方可证明体验她的痴情,抒情何其深婉,入木三分。结拍三句用顶真格将词意再度深化,“一段新愁”指什么?含蓄而又明确,与上片结拍的写法属同一机抒。深际飞评云:“清风朗月,陡化为楚云巫雨,阿阁洞房,立变为离亭别墅”(《草堂诗余》正集卷三)。全词心理刻画十分细腻精致,在封建女性文学中实属难能可贵。
  【简析】
  一般写离情,总是着重写别时如何难舍难分,此词则截取别前别后的两个横断面。别前词人神情慵怠,懒于梳妆,表达了害怕离别的心态。中间进行大幅度跳跃,过渡到别后。此时丈夫赵明诚远去,词人被重重烟雾所封锁,天天倚楼凝望楼前流水,觉得流水也对她的离别表示同情和怜悯。

为您推荐

和田青白玉凤凰玉件②

  藏品特征:这件玉镇纸长11厘米,宽7厘米。随着玉石的形状,在整块玉上采用圆雕、镂雕的技法,雕有一只长尾的凤凰口中衔着灵芝。玉料为青白色,表面很温润。   相关背景资料: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

唐凤凰衔蜻蜓玉饰②

  【名称】:唐凤凰衔蜻蜓玉饰   【类别】:   【年代】:唐-五代   【文物原属】:饰品   【文物出土】:杭州文三街文教学院第二宿舍后面空地出土。   【文物现状】:现藏省博物馆   【文物级别】:一级   【文物..

菱形凤凰纹银果盒②

  元代金器   通高16.8厘米 口径34.4厘米 足径26.5厘米   1955年在合肥市孔庙旧基出土   菱边圆形,由盖、底和格层组成。盖顶平,顶面线刻精细,以两首相对的凤凰为主体飞舞在百花丛中,周围10个互相连接的莲瓣。..

明林良凤凰图②

元延佑青花凤凰菊花纹菱花盘②

基本信息  【名称】 元延佑青花凤凰菊花纹菱花盘   【类别】 瓷器   【年代】 元延佑年间   【文物原属】 元代延佑青花瓷器   【文物现状】 现存于世简介  高4.9厘米,深3.8厘米,口径34厘米,足径20.8厘米。..

凤凰纹②

  传统吉祥纹样。相传凤为群鸟之长,是羽虫中最美者,飞时百鸟相随。在古代被尊为鸟中之王,是祥瑞的象征。《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五采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说文》:“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麐(麟)后..

凤凰山自然保护区②

  凤凰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鸡东县境内,以保护食用菌——松茸为主的自然保护区,面积1488公顷。松茸,又名松口蘑,是一种含有多种维生素及氨基酸的高级野生食用菌,它对自然环境要求十分严格,只能生长在天然赤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