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②

  西塞山1怀古
  作者: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2,金陵王气黯然收3。
  千寻铁锁沉江底4,一片降幡出石头5。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6。
  全部注释
  1.西塞山:今湖北大冶县东,一名道士洑矶。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刘禹锡自夔州调往和州(今安徽和县)任刺史。他在赴任途中,经过西塞山时写了这首诗。
  2.王濬,晋益州刺史。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3.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王气:帝王之气。
  4.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寻:长度单位。
  5.(指石头城,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清凉山)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6.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评析
  此诗表面看是写历史变迁,世事无常,兴衰难料之感,但若联系当时藩镇割据的局面和刘禹锡密切关注国事的心态来看,则可知怀古之意实因伤今,作者是在以古为鉴,警示今人:三国六朝的分裂局面已成历史,唐王朝如今还算是个统一的大国,但各藩镇拥兵自重已经多年,'四海为家'的太平景象之下,是否也有深重的隐忧呢?《絸斋诗谈》云:'太平既久,向之霸业雄心消磨已净。此方是怀古胜场。'
  此诗颇受历代评家好评,《唐诗鼓吹笺注》称首联一雄壮一惨淡,后四句于衰飒中见其高雅自然,于感慨中见壮丽,是'唐人怀古之绝唱'。《一瓢诗话》云:'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着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到,洵是此老一生杰作,自然压倒元、白。'
  【译文】 晋代王浚乘楼船自成都东下,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诗文赏析:长庆四年,刘禹锡从夔州出三峡,沿江东下,到和州任刺史,途经西塞山,触景生情,感怀往事,写下了这首怀古诗。
  首联“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两句,诗人不从眼前的具体景物落笔,而是用简练的笔墨描写了发生在西塞山一带的一场惊心动魄的鏖战,展示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历史风云画卷。公元二八○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益州刺史王濬率领精锐水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直取金陵(吴国都城),以完成统一大业。“下益州”是指自益州而下,“下”字置于“益州”之前,渲染出一种浩浩荡荡、居高临下的进军气势,同时也为下文写吴国的败亡埋下了伏笔。“黯然收”三字,既表明吴国军队闻风丧胆的情态,又预示吴国走向失败的必然命运。
  颔联写吴国垂死挣扎的徒劳和被迫出降的丑态。“千寻铁锁”形容吴军防御工事非常坚固,几乎封锁了整个江面。然而由于王濬的足智多谋,很快就攻破了吴军的防守。一个“沉”字,看似平常,实则奇警,它形象的说明吴国政权也随铁链的沉没,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的消失了。“一片降幡出石头”写吴国国君投降时候的丑态。“一片”极言其渺小,“降幡”含有讽刺嘲弄的意味。总之,诗的前四句,交代了这场战争的指挥者、进军路线、作战方式、突破江防的经过及吴主出降的情形,在怀古的内容中寓有深意:一个政权的巩固,靠的不是地形的险要,而是人心;失去人心,任何其它防御工事都形同虚设。
  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句,承上启下,把读者的思想从历史的悲哀中挣扎出来,回到现实,概括了整个南朝三百余年政权频繁更替的历史,具体说明失去人心,不与民为善的必然后果。“山形依旧枕寒流”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西塞山超然世外的精神。“依旧”是说三百年前如此,三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如此,但人间的英雄霸主们并不识相,他们偏要凭借山川险峻,称王图霸,因此难免要一一受到西塞山的嘲讽。“山形依旧”同英雄们的霸业荡然无存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更突出了他们的可悲。
  尾联是诗人的感慨和对唐朝统治者的婉言规劝。“今逢四海为家日”句宕开一笔,以褒奖的口吻赞美当世。通过古今对比,诗人深感大唐二百余年统一基业的弥足珍贵。另外,诗人歌颂“四海为家”,表现了他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立场。“故垒萧萧芦荻秋”句是说: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芜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亡的见证,分裂失败的象征。
  总之,诗人在这首诗中,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诗人好像是在客观的叙述往事,描绘古迹,其实是对当时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痛击。这教训也成为了君王的一面好镜子。

为您推荐

金陵怀古②

  金陵怀古   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金陵是孙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

汴河怀古②

  唐'绝句'   其一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①。   应是天教开汴水②,一千余里地无山。   其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③,共禹论功④不较多。   注释:   ①载到扬..

潼关怀古②

山坡羊潼关怀古①  元·张养浩   峰峦②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③潼关路。望西都④,意踌躇⑤。   伤心秦汉经行处⑥,宫阙⑦万间都做了土。兴⑧,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 释】①山坡羊:元曲牌名。潼关:关口名,在今..

马戴《楚江怀古》②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②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 -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

山坡羊·长安怀古②

  山坡羊·长安怀古   赵善庆   骊山横岫,渭河环秀①,山河百二还如旧②。   狐兔悲,草木秋③;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④?   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注解】   ①“骊山”二句:骊山峰峦横亘;渭河环..

西河·金陵怀古②

作者简介  周邦彦   (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任校书郎、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仪礼局检讨官等职。擅诗文,通音律,能自度曲,创制了一些新的词调。是宋代词坛最有影响的大家。王国维称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