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两汉乐府
【作品】:悲歌
【内容】:
悲歌可以当泣①,远望可以当归②。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③。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④,肠中车轮转⑤。
【注释】
①可以:这里是“聊以”的意思。当(dāng):代替。
②这二句的意思是,“惟其欲泣,所以悲歌;惟不能归,所以远望”(张玉谷《古诗赏析》)。
③郁郁:愁闷貌。累累:失意貌。
④思:悲也。
⑤这二句是说思乡的悲愁憋闷在心里,就象车轮在肚肠中滚来转去。
【作者小传】: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赏析】
这首古辞收在《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中,写游子思乡不得归的悲哀。“悲歌可以当泣”,诗一开头,劈头劈脑拦腰斩断许多内容,不难理解,这位悲歌者在此之前不知哭泣过多少回了,由于太伤心,以至最后以放声悲歌代替哭泣,他为何这样悲哀?
“远望可以当归”,原来是一位游子,他远离故乡,无法还乡,只好以望乡来代替还乡了。真的“远望可以当归”吗?只是聊以解忧,无可奈何罢了。这两句把许许多多人的生活体验作了典型的艺术概括,是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所以成为千古名句。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这是承接“远望”写远望所见,见到了故乡吗?没有。郁郁,是写草木郁郁葱葱。累累是写山岗累累。“岭树重遮千里目”,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望眼,故乡何在?亲人何在?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这两句是写思乡而未还乡的原因。家里已经没有亲人了,哪里还有家?无家可归。即便是有家可归,也回不去,因为“欲渡河无船”。所谓“欲渡河无船”,不仅仅是指眼前无船可渡,而是说自己处处受阻,前途坎坷,走投无路的意思。张衡在《四愁诗》中说:“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坂长”,“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纷纷”。连结用东西南北四个比喻来象征自己有志难伸,忧伤失意。李白在《行路难》中说“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以行路难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欲渡河无船”也应作如是观,是这位游子悲惨命运的形象写照。这正是他思乡、望乡的根本原因。这样写,就比《艳歌行》要沉痛得多了。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他的思乡之情,他的痛苦遭遇,很想向人诉说,但有许多难言之隐,不敢乱说,只好闷在心中,万分痛苦,就像车轮在肠子里转动一般,阵阵绞痛。
这首诗和《古歌·秋风萧萧愁杀人》在思想内容上相似。最后两句均是“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但《古歌》是触景生情,而这首诗,既不写景,也不叙事,它以肺腑之言,真挚的感情痛苦的体验而动人心弦。可以说,抒情诗的意境,并不在于写景和叙事,只要感情真挚感人能引起共鸣,那么诗的意境就在不同的读者的脑海中幻化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了。 (傅如一)
影片
◎译 名 挽歌◎片 名 Elegy
◎年 代 2008
◎国 家 美国
◎类 别 爱情/剧情
◎语 言 英语
◎字 幕 N/A
◎IMDB评分 7.2/10 (632 vote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974554
◎文件格式 XviD MP3
◎视频尺寸 624 x 336
◎文件大小 1CD 50 x 15MB
◎片 长 108 min
◎导 演 伊莎贝尔·科赛特 Isabel Coixet
◎主 演 佩内洛普·克鲁兹 Penélope Cruz ....Consuela Castillo
本·金斯利 Ben Kingsley ....David Kepesh
派翠西娅·克拉克森 Patricia Clarkson ....Carolyn
彼得·萨斯加德 Peter Sarsgaard
丹尼斯·霍珀 Dennis HopperDeborah Harry
Chelah Horsdal ....Susan Reese
Sonja Bennett ....Beth
米歇尔·哈里逊 Michelle Harrison ....Student
◎简 介
本片改编自菲利普·洛斯的小说《垂死生物》。主人公大卫是一位颇有声望的文化评论家,同时在纽约一所大学里兼任讲师。大卫单身汉的不羁生活在遇到24岁的康斯薇拉时受到了严重挑战,这个来自富有的古巴家庭的学生,引起了他强烈的占有欲……
————————————————————————————————————————————————
刘天华二胡名曲《悲歌》
忧心忡忡 悲情忿忿
《悲歌》又名《处世难》,1927年创作。大凡悲歌之类,往往情绪压抑怨愤,音调哀愁低沉。有的呼天抢地痛不欲生,有的欲哭无泪难以名状。但此曲却非一般,它不是个人或家庭遭受什么不幸的“小悲小哀”,而是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充满关切的“大悲大愤”,是刘天华内心情感强烈表露的产物。颇有点春秋战国时期屈原大夫写“离骚”的心情,又有点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仰天长啸的激愤。其气势和震撼力,自然不能和两位古人的作品相比,这或许是五四前后中国知识分子的弱点和刘天华本人经历的局限性所致吧!
刘天华一贯主张从“东西方调和与合作中,打出一条新路来”,这首'悲歌'正是他创作思想的体现。从作曲技法上看,这是一首单段体散板式的宣叙调,节奏很自由。它没有引子,没有铺垫,一开始就单刀直入,进入了“角色”。旋律线随着情绪的起伏上扬或下落,完全不受人声音域的限制,而是十分“器乐化”的。此曲现存资料有两种弓法,都是刘天华亲传。其实从此曲产生直至天华逝世,弓法一直未最后确定,甚至连小节线也是为便于初学者而勉强划分的。这样的情况,在二胡曲创作中可以说很少见,在十大二胡曲中是唯一的一首,这或许是由于此曲情绪跌宕,使作者很难确定一种唯一合适的弓法来加以表达。两种弓法在连奏断奏上有不同的处理,从而产生不同的呼吸和语气。初学者可选择一种,照谱练奏;成熟的演奏者则不必太拘泥,可以将两种弓法加以溶和,自由运用和发挥。
《悲歌》是刘天华创作的第四首二胡独奏曲,如果说,前三首主要是“继承传统音乐”的产物,那么,这一首则有明显的借鉴西洋技法的印记。大量使用变化音(#I)(#5),甚至把五声音阶中常用的小三度(35)(61),变成大三度(3#5)(6#1),这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洋味,但听来却比较自然,并无怪诞别扭的感觉。乐曲开头几小节象是西洋音乐的大调式,中间出现了'#5',又象是和声小调。其实它的基本调式仍是中国五声音阶商调式。出现得最多的一个音“2”,是它的主音,乐句不论长短,总是围着这个音转,最后由邻近音导入主音结束,全曲总体上仍保持着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风格。刘天华对西洋音乐的技巧,不是模仿和照搬,而是融会贯通,西为中用。这首《悲歌》可说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