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一九一零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题解】1910年秋,16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冲,到五十里外的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去读书。
凡来东山高小读书的学生都要进行入学考试。当时学校规定考试作文题目是“言志”。多数学生写的都是尊孔读经、“学而优则仕”之类的内容,而毛泽东却联系人民的痛苦,民族的危急,祖国的前途,写出了自己立志救国救民的革命报负。校长李元匍阅后,大加赞赏,高兴的说:“我们学堂里取了一名建国才!”
东山小学环境优美。它坐落在离城二三里的东岸坪,背依巍峨苍翠的东台山,面向碧波荡漾的连水河,左右是平展宽阔的稻田。学校围墙内,便河环绕,树木青葱。当春天来了以后,蛙声四起,激发了毛泽东那颗热爱生活、追求真理的童心。于是他挥笔写下了《蛙声》这首七言绝句。两年之后,毛泽东到长沙继续求学。临行前他抄了一首诗送给表兄远君(一说送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表达其凌云壮志。
这是毛泽东在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就读时写的一首言志诗。毛泽东从偏僻的韶山来到地处繁华闹市的新式学校东山小学,同学中大多是富家阔少,衣着讲究,举止文雅。而毛泽东通常是身着破旧的短衣和裤子,且来自外乡,年龄也比其他同学大6岁。这个“新来的乡巴佬”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嘲笑和蔑视。但这种自卑不但没有使他沮丧,却更加激发了他宏伟的抱负和奋发向上的勇气。
了解少年毛泽东的这一番曲折经历,再来看《咏蛙》这首七言古风,其蕴涵的丰富情思也就十分清楚了,可以说它是少年毛泽东英雄情怀的绝妙写照。
古来有不少咏蛙诗,如陆游的《闻蛙》,借被厨子残害青蛙时发出的呼叫,来为当时的抗战派鸣不平,明代张维的《蝌蚪》通过蝌蚪演变为青蛙寄托其超凡脱俗的情思,但像少年毛泽东那样把青蛙本身的形象升华到如此高妙的境界,则闻所未闻。诗人用轻松而充满情趣的笔墨,通过一只小小的青蛙,却表现了感人心魄的英雄情怀和壮怀激烈的宏大抱负,小中见大,举重若轻。然而,这一切又是那么自然贴切,丝毫看不出“故作惊人之笔”的做作。把青蛙下蹲姿态写成“如虎踞”,是非常传神的,因为蛙蹲和虎踞这两种姿态确实酷似。而“虎踞”却把青蛙身上的“虎气”凸现出来了,诗人给它赋予了“虎”的气质,这种联想的确是神来之笔。把其它“虫儿”作为陪衬的对象,合乎青蛙的活动规律,这就让青蛙的“万虫之王”形象跃然纸上,又让人陡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叹。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