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②

  1.词牌名。即《蝶恋花》。 又名《黄金缕》、《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其词牌始于宋。双片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见《词谱》卷十三。
  双调,上下片同调,押仄声韵。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其规范格律如下:
  正体,上下阕第四句尾三字可以用“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2.曲牌名。北曲仙吕宫、南曲商调均有同名曲牌,字数均与词牌不同。北曲常用于套曲中《那吒令》曲牌之后。
  南曲又名《满园春》,用作过曲。
  鹊踏枝'蝶恋花
  词牌名
  代表作'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鹊踏枝 冯延巳(1)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简析】
  春天悄悄来临了。请看那河畔的青草,堤上的嫩柳,无不带来了春意萌动的消息。然而,对于被恋情所困扰的人来说,万物的复苏同样也催发了心中沉埋的惆怅情绪。于是词人就每日借酒驱愁。但这又何补于事呢?这种铭心刻骨的痴情似乎是与身俱在的。任你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因此,就只能拖着瘦赢的身躯,伫立在风紧人静的小桥上,和那一钩孤凄的新月默默无言地相互对视……
  冯延己是南唐宰相。南唐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朝代,在五代的乱世中,南唐偏安一隅,君臣中没什么政治军事人才,多次坐失良机,最后被宋太祖所灭。但应该说南唐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气息最浓的朝代。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宰相冯延己都是词中大家。冯延己有一首著名的词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中主与他开玩笑,说:”风吹皱一池春水,干卿甚事。”冯延己答:”未若陛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也。”这是词史上的经典故事。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若论词的意境,唯有冯延巳的词最当得起“深美闳约”四字;还认为《鹊踏枝》和《菩萨蛮》十数阙是《阳春集》中“最煊赫”之作。按《阳春集》中共收《鹊踏枝》十四首,这里要分析的这一首是最有代表性的,很能见出冯延巳词在意境风格方面的特色。
  冯延已是一位善于写情的抒情词人。他并不隐讳自己的感情,在词中还表达得相当直白;但虽直白却不浅不露,意境深远,情韵悠长,感情深挚、缠绵、执著,因而有“旨隐”、“词隐”之誉(冯煦《阳春集序》)。
  这首词在第一句就直接地道出“闲情”二字,作为全词抒写的中心,笼罩着全篇。但正是这第一句就写得极其曲折婉转,写出词人内心极其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 “抛掷久”三个字,是说这闲情在心间已是纠缠很久了,它令人痛苦、难过,曾下决心要忘掉它,摆脱它。“抛掷”,就表现出一种主观的意向和努力。然而,在前面加上“谁道”二字,就以一种反诘的语气有力地否定了这种意向和努力。词人是确实曾经想要抛掷掉它的,然而经过努力竟终未能抛掷掉;而最终又发现,并且还不能不承认,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实在是不愿意抛掉它的。这“闲情”是如此的缠绵、深沉,简直是忘不掉、拂不去、摆不脱、斩不断的一缕悠长不绝的情思。可是,这“闲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它包含着什么样的具体内容,词中始终没有明白地揭示出来,因而费人猜测,又耐人寻味。从全词隐约透露出的一点意绪看,词人抒写的很可能是一段逝去已久却难以忘却的恋情。这恋情带给他深沉的忧伤和痛苦,折磨得他难以忍受,所以想要抛掷、忘掉;但在忧愁与痛苦中,却又不免时时泛起一种虽早已逝去却仍然历久不忘、不灭也不淡的甜蜜与幸福。因此,词人无法抛掉它,实在也不想真的抛掉它。
  次句中的“每”字和“还依旧”三字,是同首句中的“久”字相呼应的。这“闲愁”郁积在怀,永注心间,年复一年。每到春来,一种莫名的惆怅之情便涌上心头,其沉重、缠绵不减当年。春日本是万物萌生、催人奋发的,为什么词人反而格外伤情呢?一则固然可能因为春意勃发,容易引起人感情的苏醒;再则更大的可能,是那段难以忘怀的恋情是发生在春天,因而触景生情,更能唤起那原本就没有失去的记忆。
  三、四两句更进一层,在极痛苦中写出一种虽死而不悔的执著。词人确实承受不起这份沉重的忧愁和伤感,却又抛掷不下或不愿抛掷,便只好每日在花前饮酒自醉,借以消愁解恨。揽镜自照,猛见朱颜消瘦,不免心惊;但深情难忘也难解,为此而病酒伤身,憔悴消瘦也是应该的,值得的。这里我们不禁想起柳永《凤栖梧》中的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里表现的正是一种虽九死而未悔的深情与执著。
  下阙开头换一个角度,承上阙“春来”二字写春景,通过景色进一步抒情。写春景不写盛开的鲜花,因为那太绚丽也太热烈了,与词人的心境意绪不合;他写河畔漫无边际的青草,写堤上细丝飘动的柳条,那碧绿、那绵远、那柔细,在人心中唤起的是一种清寂悠远的境界和深长缠绵的情思。七个字,字字景语,字字亦是情语。
  接下来,又承上阙“惆怅还依旧”发问:“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这是向青芜问,向堤柳问,也是向自己问。惆怅之情,年年依旧,又年年新生,更显得深沉、永固,绵长不绝。这一问,所传达的仍是那种难于承受、无可奈何、欲抛掷而难于抛掷、实际是不想抛掷的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词人虽提问,春色却无法回答,自己也无意于让它回答。因而末二句撇开提问,转而刻画词人的自我形象:“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他独立于小桥之上,寒风满袖,那样孤寂,那样清冷,那样落寞,时间在静默沉想中悄然流逝,不觉已到了月上树梢、路无行人的黄昏时候了。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人。人在景中,而景又充满了人的感受、感情。因而,词意的发展似转而未转,似断而未断,由环境、景物、感受融合而创造出的词人孤寂忧伤的自我形象,已然婉曲含蓄地回答了上面提出的问题。正因为他心中年积月累地萦绕着那抛掷不掉的“闲愁”,才那样一经春色的触发,便产生出一种似旧而实新的惆怅之情来。
  统观这首词所抒写的情感,在第一句中便已直接明白地道出来了。但似直而曲,似显而隐,全词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反复描写抒发,将他无尽的愁思表现得非常充分,非常完足,非常饱满,读后使我们不能不被他所创造的艺术气氛和感情所包围、所感染,从中迷离恍惚而又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他那斩割不断的绵远而沉重的愁思。我想,这大约就是王国维所赞美的冯延巳词“深美闳约”的艺术意境的特点吧?
  鹊踏枝——冯延巳(2)
  几日行云何处去?
  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又燕来时,陌上相逢否?
  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简析】
  遥想着那位出门冶游、乐不思归的男子,她泪眼倚楼,喃喃自语,发出一连串的疑问:多日不见影踪,你究竟飘荡到了何处?春色将暮,你难道还不想归家?在这百草千花斗艳的游春路上,你的香车又系在了谁家的树上……当然,薄情郎是不会回答的。因此她只能转问穿帘的双燕:你们飞来飞去,路上有否见到过他?双燕不理,翩然远飞,只剩下一片蒙蒙飞舞的柳絮。乱纷纷的柳絮撩动她的春愁,并把她带入悠悠荡荡的梦中,让她在飘忽的春梦中继续追寻他的行踪。

为您推荐

半面妆②

【半面妆释义】  解释 (bàn miàn zhuāng)   1、比喻事物零落,不完整;   2、虚伪。   出处:《南史·后妃传》:“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   示例:★唐·《南朝》诗 :“地险悠..

望江南·超然台作②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词牌释义  望江南 又名《》、《》、《江南好》。《》入南吕宫。段安节《》..

枯树赋②

1. 庾信 枯树赋  ··诗人所作的诗赋。为其暮年所作,感伤遭遇,对当时的社会动乱也有所反映。   枯树赋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   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   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   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②

花影②

  年代:【】   作者:【】   体裁:【七绝】   类别:【】原文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十灰;可'九佳(..

大明②

书籍说明  《诗·大雅》篇名。为人叙述开国历史的诗篇之一。叙写周王季与太妊的结合,乃生文王;文王娶太姒,复生武王。文王在殷商不能号令四方的情况下,得到诸国的归附,最後写伐功成。   《毛序》:“文王有明德,故天复命..

入朝洛堤步月②

  入朝洛堤步月 作者:上官仪   脉脉广川流,   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   蝉噪野风秋。   刘餗《隋唐嘉话》载,唐高宗“承贞观之后,天下无事。仪独持国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辔”,即兴吟咏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