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女 原名邝健廉,花旦,1927年出生,开平水口镇泮村人。
1938年师从舅母何芙莲学戏,初起艺名小燕红,后同班著名艺人靓少凤对她讲述了“红线盗盒”的侠义故事,建议她改为红线女,她高兴地接受了这个艺
名。
抗日战争时期香港沦陷后,随马师曾的太平剧团(抗战剧团、胜利剧团)在广东、广西各地演出。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香港,演出于港、澳、穗及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各地。1952年在香港组建真善美剧团,并与马师曾、薛觉先等合演《蝴蝶夫人》、《清宫恨史》等剧。1955年返广州,参加广东粤剧团,先后在广东粤剧团、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团工作,曾任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广州粤剧团艺术总指导,并曾当选为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红线女从艺60多年来,演过近百个粤剧,拍过90多部电影,成功地塑造了古今中外各类妇女的艺术形象。她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在继承粤剧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京剧、昆剧、话剧、歌剧、电影以及西洋歌唱技巧,加以融合创造。1955年回穗后,先后主演了《搜书院》、《关汉卿》、《昭君出塞》、《李香君》、《山乡风云》、《昭君公主》、《白燕迎春》等许多剧目,她所塑造的翠莲,朱帘秀、王昭君、李香君、刘琴、沈洁等人物,感情充沛,形象丰满,性格突出,深入人心,形成独具特色的“红派”表演艺术。她所创造的“红腔”,千锤百炼,炉火纯青,许多“红腔”名曲,脍炙人口,广为传唱。
罗家宝 粤剧表演艺术家。生于 1930 年,顺德人,家父罗家树是著名的掌板师傅,叔父罗家权势著名的粤剧演员,香港粤剧演艺名人罗家英是他的堂兄弟。罗家宝自幼生于戏剧世家,从小受到了粤剧的熏陶,对前辈艺人薛觉先、白玉堂、桂名扬等名家的表演和演唱特色很有心得,顾集取各家之长,并结合个人的声音条件,创造了独树一帜好听好唱的 “ 虾腔 ” 。
“ 虾腔 ” 声色浑厚甜润,尤其是中低音区域音质厚实,共鸣强烈,行腔不事雕饰但极具堂皇华采,高音区域虽然非其所长,但他能根据本身声线特点,发展出一套跌宕有致 。因其小名 “ 亚虾 ” , “ 虾哥 ” 、 “ 虾腔 ” 之名由此而来。罗家宝的表演精湛洗炼,儒雅温文,风流倜傥。并被誉? “ 小生王 ” 。首本名剧《柳毅传书》历演不衰。
文革十年后,他从小生转攻官生,饰演了《血溅乌纱》中的清官严天民、《袁崇焕》中的主帅袁崇焕、《梦断香销四十年》中的诗人陆游,在粤剧人物长廊里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深刻的艺术形象。 2002 年元旦的粤剧新年盛会上,罗家宝获得了广东省所授予的粤剧 “ 突出成就奖 ” 。叱咤了舞台整整一个甲子的罗家宝在 2002 年 11 月成功地举办了 “ 从艺 60 年粤剧艺术系列活动 ” ,包括巡回演出、推出个人自传录、个人曲集、艺术展览和艺术研讨会。在社会上得到了很大的反响。
白雪仙原名陈淑良,广东顺德人。是香港著名粤剧演员小生王白驹荣的女儿,排第九,故行内人爱称她为九姑娘。生于广州,后来白驹荣携眷迁港居住,白雪仙便就读敦梅中学,一年后转到岭英中学,后来又转读圣保禄中学。白雪仙得到父母答应她学戏,一心以为父亲会教她,可是白驹荣的班事甚忙,而他看白雪仙这个女儿的根基,是学花旦的一件好材料。可惜白驹荣做了一辈子戏,从没试过反串花旦,对于花旦的行当一无所知,莫说教人。因此他请人称万能泰斗的薛觉先薛五叔收女儿为徒。薛觉先有万能老倌之称,他反串花旦,全行第一,比白驹荣当小生还要红。白雪仙知道能拜他为师,自然是喜出望外。12岁时拜粤剧大师薛觉先为师,师母唐雪卿也有教导她。另外,她后来更搬到薛觉先家中住,希望更能日夕接近薛觉先伉俪,从此白雪仙受着耳濡目染的教导,对好些基本工夫也能融会贯通。当时有位歌唱家名冼干持,他是佛山人,乐器件件皆精,乐理精湛,尤其善唱。他生平最服膺白驹荣的唱腔,因而他专唱白驹荣的曲,例如《泣荆花》、《拉车被辱》等。白驹荣为了要使白雪仙在唱工方面能更上一层楼,便请冼干持教白雪仙。这样一来,白雪仙从薛觉先学戏,从冼干持学唱,再加上白驹荣事事照顾,她的唱做进步神速。在未拜冼干持为师学唱时,白雪仙已于舞台上任“开口梅香”及做“包天光”戏。薛觉先更替她改上白雪仙这个艺名。这个名的取义,白是白驹荣的白,雪是唐雪卿的雪,仙是薛觉先的先字谐音,念起上来也顺,而且这个名字很配合她的花旦角色。 后来,日军进攻香港,香港沦为日治时期。白驹荣的家累重,不可能象其它一些名伶一样逃离香港回到内地,戏也没得做,一时全家陷入经济困境,而住在楼上的冼干持也一样。经过一段时间,歌坛突然蓬勃起来,冼干持以“新白驹荣”之名出来唱曲,经济问题才得以解决。他叫白雪仙也跟他在歌坛以师徒对唱唱曲。为了两餐一宿,白雪仙只好应承。冼干持是个有头脑的人,他发明了一种“幻景新歌”,以有唱有做形式演出,颇能叫座。直至白驹荣移居澳门,到广州湾演戏,白雪仙才结束这段歌坛生活。直至“日治”三年零八个月之后,白雪仙又重回香港。刚好陆飞鸿和邹洁云组“新东亚剧团”,白雪仙即被聘为“二帮花旦”。从前她在跟白驹荣演出,只不过是一个“四帮”角色,现在才十九岁已能成为“二帮花旦”,自然很高兴。先后参加过觉先声剧团、锦添花剧团、新声剧团、鸿运剧团、多宝剧团、仙凤鸣剧团。主演名剧有《帝女花》、《紫钗记》、《蝶影红梨记》、《再世红梅记》、《牡丹亭惊梦》等,被公认为粤剧名伶任剑辉的最佳拍档。此后她曾参与电影工作,于一九四八年开始拍电影。拍的是从前新声的戏宝《晨妻暮嫂》,由冯峰和白雪仙担任主角,这部片是和平后她在香港拍的第四部影片。第一部是歌唱片《沙三少与银姐》,是白雪仙和新马师曾主演的。这可以说白雪仙在电影界是早期的明星,后来与任剑辉最后一部自资、自导、自演的《李后主》,更是空前大制作。直至六八年间,她主演和参演过大约二百部电影,多是改编自她主演的著名粤剧,如《晨妻暮嫂》、《红白牡丹花》、《富士山之恋》、《紫钗记》、《帝女花》等。 1959年,任白招考了一群“雏凤”,为粤剧界培训了一批优秀人才。虽然任剑辉已辞世,龙剑笙也暂时离开了舞台,但白雪仙一手训练的梅雪诗,以至她的“第十三妹”白雪红仍在舞台上继续为“仙凤鸣”的戏宝传世而努力。1967年,她组织了“仙凤鸣影片公司”,于1969年退休。退休后主要从事粤剧新人的培训工作。弟子龙剑笙、梅雪诗等后来组织成雏凤鸣剧团。后又复出,获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高荣誉“终身成就奖”,以表扬她对电影文化艺术的贡献。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