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粤剧院②

  广东粤剧院简介
  广东粤剧院于1958年由原广东粤剧团、广州市粤剧团以及珠江、永光明、新世界、东方红、太阳升、南方、冠南华等几个粤剧团合并组成。首任院长为著名粤剧艺术大师马师曾,副院长罗品超,艺术总指导白驹荣。1956年,广东粤剧团(广东粤剧院前身)赴京演出由马师曾、红线女主演的《搜书院》,周恩来观看了演出并书赠“批判性地接受民族文化遗产,创造性地发展地方戏曲音乐,使祖国的文化艺术发出新的光彩”的重要题词。广东粤剧院历史悠久,艺术力量雄厚,是粤剧界规模最大、水平一流的表演艺术团体,是全球粤剧艺术生产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粤剧的最高艺术殿堂。
  剧院成立以来编演了400多个粤剧剧目,其中不少成为名剧或保留剧目,如《搜书院》、《关汉卿》、《山乡风云》、《梦断香销四十年》、《魂牵珠玑巷》、《伦文叙传奇》、《锦伞夫人》和《大明悲歌》等。
  剧院人才荟萃,阵容鼎盛,行当齐全。马师曾、红线女、罗品超、白驹荣等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以他们精湛的表演享誉海内外。剧院注重艺术人才的梯队培养,数十年来造就了几代著名艺术家。
  近十多年来,剧院多次被评为广东省先进集体,并获得全国文化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艺术上更屡获荣誉:《魂牵珠玑巷》1990年获第二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文化部首届文华新剧目奖;《伦文叙传奇》1995年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及省鲁迅文学奖;《锦伞夫人》1997年获第五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多个奖项,1998年获文化部“孔雀奖”剧本银奖;《大明悲歌》2005年获第九届广东省艺术节多项金奖。
  进入新世纪,广东粤剧院秉承粤剧先驱者们的创新精神,锐意进取,走新时期粤剧艺术之路。2001年创立、每年一度的《粤剧新年盛会》,今天已成为高品位岭南文化新品牌,是省港澳粤剧界一大盛事;2004年6月,在《庆贺93岁高龄的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品超先生舞台演出74周年暨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专场演出》晚会,大型历史粤剧《荆轲》获得了巨大成功,罗品超成为“世界上年龄最大、表演时间最长的艺术家”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
  2005年剧院进行体制改革,实行竞聘上岗,在原有的两个演出团以及粤剧学校优秀毕业生的基础上,一支粤剧生力军脱颖而出——广东粤剧青年团成立,粤剧艺术后备人才有了培训基地。
  剧院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曾多次出访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演出,深受海内外观众欢迎。
  目前,我院正筹建具有创作研究、艺术交流、演出剧场、粤剧博览、音像制作等综合功能的广东粤剧艺术中心演艺大楼,并籍此汇聚四方有志之士,共同为粤剧的繁荣与发展作出贡献。

为您推荐

完善广东省文化志愿者艺术团发展的对策和思考

  (一)广东省文化志愿者艺术团专业水准   鉴于广东省文化志愿者艺术团年龄偏大,大部分人员都是离退休干部或工人,为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准,建议加大宣传的力度,动员更多艺术家参加,吸取一批年轻化艺术人才的参与,推动形成专..

广东省文化志愿者艺术团成立基本情况

  2012年3月份,广东省文化志愿者艺术团开始筹备。从筹备之初,艺术团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相应,大批群众文艺团体和热心人士踊跃参与,经过精心筹备与策划,于2012年7月在广州市图书馆广场举办了广东省文化志愿者艺术..

汉剧广东汉剧

广东汉剧唱腔优美,以皮黄板腔体为主,兼收昆曲、小调、吹牌、大板、佛曲、安春调等,红净唱腔为独有特色;伴奏音乐分'文乐'、'武乐'两大类,以头弦为领奏主要弦乐,三弦、月琴、二胡、提胡、柳胡等作伴奏,清雅古朴。角色分为生..

广东音乐代表作品

广东音乐艺术特色

地方特色 广东音乐有四百余年的历史,自明清以来,经历了萌发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等阶段,曲名和乐谱可稽的乐曲现有五百多首。代表性曲目有《雨打芭蕉》、《旱天雷》、《双声恨》、《三宝佛》、《步步高》、《平湖秋月》、..

广东音乐传承意义

作为岭南文化的杰出代表,广东音乐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发展,自成体系,风格独特,深深植根于岭南民间。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如今也面临传承和发展的问题,保护和扶持工作急需加强。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

广东音乐历史渊源

广东音乐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成型于清代光绪年间,繁荣于民国时期。内容广泛,包括粤剧和潮州音乐、小曲及地方性民歌曲艺等等,如今则专指丝竹音乐。 广东音乐具有鲜明地方色彩和独特风格的乐种,产生和流传在广东珠江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