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编剧,撰曲家。广东顺德人,出生于1920年。
从四十年代起,历任省港大班(剧团)的编剧,撰曲之职。他精通音律,能弹会唱,文字力求精练,讲究韵脚,曲牌的运用和唱腔的设计都反复推敲。他的作品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结构的完整。陈冠卿排练作风严谨,每排新戏,必亲临现场,虚心听取意见之余,还耐心帮助演员和乐队理解剧本和曲本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感情,力求词曲并茂,情景交融,提高演出效果。
苦心耕耘数十栽,陈冠卿编写了大量的粤剧剧本和粤曲曲本以及无数的唱腔设计和粤剧器乐小曲。他的创作获得了广大观众和行家的高度评价。
2002年元旦的粤剧新年晚会上,陈冠卿获得了广东省授予的粤剧'突出成就奖'。
代表作品:
重新改编的粤剧剧目《情僧偷到潇湘馆》、《柳毅传书》、《三件宝》、《红梅记》、《珍珠塔》、《梦断香消四十年》等;
曲艺创作中有《孤苏晚望》、《潞安州》、《情赠茜香罗》、《锦江诗侣》、《荔枝颂》等;
创作小曲有《萧萧斑马鸣》、《焚天曲》、《雪底游魂》、《补裘曲》等。
陈冠卿简介
陈冠卿主要作品介绍
粤剧《情僧偷到潇湘馆》(创作)(1948—1998)。曾赴北京、上海、
香港、新加坡等地演出。
《碧海狂僧》(创作)(1951—1989)曾赴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演出。
《红花开遍凯旋门》(创作)非凡响剧团演出。
《珍珠塔》(创作)(1953—1989)先后在广州、香港、新加坡等地演出。
《柳毅传书》(改编)(1954—1989)曾赴香港、美国、加拿大、澳门等地演出。
《草原之歌》(改编)1955年东方红剧团演出获剧本音乐奖。
《宝玉哭晴雯》(创作)(1955—1988)
《枇杷门巷》(1956)
《怡红公子悼金钏》(创作)(1956—1988)广东粤剧院演出,。
《梁天来》(创作)1956年广州市粤剧团演出,剧本己发表。
《风雪卑田院》(1957)
《碾玉观音》(1961)(改编)
《红梅记》(1962—1989)广东粤剧院曾赴香港演出。
《悲歌大渡河》(1962)
《文天祥》(1963)
《秀才外传》(1963)
《林冲之逼上梁山》(1977)
《百日缘》(1978)
《红灯照》(1978)
《红楼梦之黛玉归天》(1978)
《红梅记》(1979)
《咬脐郎会母》(1979)
《春草闯堂》(1979)
《武潘安》(改编)(1980—1989)
《牡丹亭》(1980)
《三打陶三春》(1980)
《梅开二度》(改编)(1981—1989)广东粤剧院演出,曾赴香港、新加坡等地演出。
《白蛇传之仕林祭塔》(1982)
《洛神》(创作)1982年广东粤剧院演出,获广东省专业创作剧本奖、首届鲁迅文艺奖。剧本己发表于《南粤剧作》,已录像。
《刘金定斩四门》(改编)(1983—1989)曾赴香港、美国等地演出。
《红楼未了情》(1983)
《祭玉河》(1983)
《芙蓉仙子》(1984)
《梦断香销四十年》广东粤剧院演出,获1984、1985年广东省专业创作剧本奖、广东省第二届艺术节剧本音乐奖、剧本演出奖。曾赴香港、美国、加拿大等地演出。剧本己发表于《南粤剧作》。
《相见时难别亦难》(1989)
《大闹梅知府》(1989)
《黑狱断肠歌》(1990)
《天作之合》(1995)
《锦江诗侣》(创作)广东粤剧院演出,已录音录像。部份唱词曾发表于曲艺刋物。
参加集体创作、负责执笔的剧目有《马口英雄赞》、《降伏南海浪》、《南方来信》等。
曲艺
《荔枝颂》(创作)(1957—1989)曾获1957年莫斯科世青节作品奖。已录音,发表。
《金钏投井》获广州市曲艺作品一等奖。
《晴雯补裘》获新曲大赛作品一等奖。
《唐琬绝命词》、《再进沈园》、《姑苏晚咏》、《孤舟晚望》均已录音发表。
小曲
《萧萧斑马鸣》、《雨中行》、《梵天曲》、《雪底游魂》、《寒霄吊影》、《靡芜歌》、《悲歌行》等均已录音发表,各剧团、曲艺界广泛使用。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