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布果②
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1813-1901)25岁时创作的第一部歌剧《奥贝托伯爵》,初演获得成功,剧院约他再写三部歌剧。正当他在创作上春风得意之际,不幸事件接踵而至。先是他的一对小儿女相继夭折;接着,与他结婚才4年的妻子又去世;同年(1840年),威尔第的第二部歌剧《一日为王》初演惨遭失败。在痛失亲人和事业受挫的双重打击下,威尔第完全失去创作的信心。
一天,斯卡拉大剧院经理硬把一个脚本塞到威尔第的衣袋里,建议他带回家去读一读:
“我回到家,狠狠地把手稿往书桌上一扔。稿本落下时,摊开了。我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读到一句话:‘飞吧,思念,展开金色的翅膀……’,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下去。诗句深深打动了我。我迫不及待地看了一段又一段。合上稿本,上床睡觉,可是哪里睡得着呢!我披衣起床,拿过脚本读了一遍又一遍……”。
这个脚本稿就是《那布果》,又名《尼布甲尼撒》。故事发生在纪元前568年,国王那布果率军进犯,打败了希伯莱人,把大批希伯莱人放逐到巴比伦后,又率军出征。他的亲信女奴阿碧伽莱乘机篡夺了王位,宣布处决所有被囚禁的希伯莱人。那布果闻讯立即回师,阿碧伽莱自杀了,临终前请求那布果成全公主凡奈娜和希伯莱青年伊斯梅尔的婚姻。
19世纪40年代,意大利正处于民族复兴运动高涨时期,全国各地掀起摆脱哈不斯堡王朝统治的革命浪潮。因此,《那布果》这段被奴役民族的历史激发了威尔第的创作热情。很快地,歌剧写成,风格雄浑,气势磅礴,充满着同暴政作斗争的英雄气概。人被巴比伦人囚禁的情节成为意大利渴望独立的象征。歌剧在1842年3月9日首演时,观众把《那布果》看做是反对奥地利暴政的号召,特别明显地表现在第3幕的合唱曲《飞吧,思念,展开金色的翅膀》中,被奴役的希伯莱人怀念故国、思念家园的心情格外引起当时意大利人民的共鸣,歌剧首演后引起强烈反响,被当做革命歌曲迅速传遍全意大利。
威尔第后来的歌剧,如《》、《》、《》、《》等,其成就远远盖过《那布果》,以致《那布果》后来很少上演,但惟有其中的《飞吧,思念》一曲却一直被作为合唱经典曲目在世界各国音乐会上演出。
1901年1月27日,这位伟大的作曲家与世长辞。意大利以民族英雄的规格为他举行葬礼。当成千上万人扶送他的灵柩去墓地时,送葬队伍一路上唱的就是:“飞吧,思念,展开金色的翅膀……”。
(薛 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