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瑞娟②

【个人资料】

  姓名:范瑞娟
  别名:范竹山
  性别:女
  生肖:鼠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星座:摩羯座
  生日:1924.1.6(农历癸亥年十二月初一日)
  籍贯: 黄泽镇
  艺术成就:越剧 创始人、
  曾任职务:1950年任上海越剧工会主席
  1951年任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副团长兼任上海越剧工会主席
  1951年被选为全国青联委员、全国政协特邀代表。
  理事,上海市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

【艺术人生】

   1935年4月18日入龙凤舞台科班学戏,由黄炳文师傅启蒙,工小生。
  1936年春随班到、、、沈家门、等地演出。
  1938年春节前,随、等所在的越升舞台到上海演出。
  1941年夏初,在汇泉楼演出时因竺素娥生病,她毛遂自荐救场成功,由此当上了头肩。
  20世纪40年代初,分别和邢竹琴、、搭班。
  1943年下半年至1944年夏,与第一次合作,班底是“四季春”。
  1944年8月至1947年1月,与合作,投入了“新越剧”的改革。
  1945年她参加,与袁雪芬合演。在演《梁祝哀史》“山伯临终”一场中,与琴师周宝财的配合,创造了[弦下腔]。
  1946年5月在《》剧中扮演牛少爷。
  1947夏和“越剧十姐妹”一起参加了联合义演《》。
  1947年袁雪芬因病暂离舞台,她邀傅全香第二次联袂,同组东山越艺社。
   1947年夏,和“”一起参加了联合义演《山河恋》。
  1948年,袁雪芬主演的《祥林嫂》首次被搬上银幕时,她在该剧中一饰两角,扮演牛少爷和祥林。
  1948年秋,与袁雪芬合作演出于大上海戏院,演出了编剧的《》等剧目。
  1949年春,与傅全香重组东山越艺社。
  1949年7月进了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举办的地方戏剧研究班学习。结业后,先后主演了《》、《梁祝哀史》、《万户更新》等戏。
  1950年任上海越剧工会主席。
  1950年率团进京,演出了《》、《祝福》。主席、总理、周扬等中央领导和首都不少文艺界的著名人士观看了演出,并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1951年8月1日,进华东戏曲研究院,加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并任副团长,兼任上海越剧工会主席。参与组织越剧界抗美援朝捐献“越剧号”飞机的义演工作。
  1951年被选为全国青联委员、全国政协特邀代表。
  1952年,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与傅全香、袁雪芬等合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获演员一等奖。
   1953年与袁雪芬合作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拍摄成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戏曲影片。
  1953年冬,与袁雪芬等演出了《》,饰张珙,参加1954年华东区戏曲会演,获演员一等奖。
  1954年夏,在参加第八届国际电影节期间,奉周总理电召赴日内瓦会见了世界电影艺术大师。
  1955年赴民主德国、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
  1956年凭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优秀影片奖”荣誉奖。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随上海越剧院一团调京成立北京越剧团。
  1961年越剧团撤销,仍回归上海越剧院。排演了《忠王》、《绣襦记》等剧目。
  文化大革命后,重排《》、《》,并数次赴献演。
  1983年2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范瑞娟唱腔选集》。
  1988年赴 贝尔实验室讲学。
  1988年上海电视台拍摄了展示范派艺术的电视片《范瑞娟表演艺术》3集。
  1989年随出访团去美国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李娃传》。
  1989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
   1989年11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范瑞娟表演艺术》。
  1990年1月与、等参加中国民族艺术代表团,携带《打金枝》等节目赴联邦、、、、荷兰等国演出。
  1991年上海电视台为其杰作的片断拍摄成3集电视片《范瑞娟表演艺术》。
  1993年上海电视台摄制的电视片《沈园绝唱》中扮演陆游一角。
  1997年上海电视台拍摄了展示范派艺术的电视片《余音袅袅绕梁来》3集。
  1999年8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范瑞娟——越剧艺术影集》
  2003年12月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范瑞娟唱腔选集》。

【艺术特色】

   范瑞娟唱腔淳朴滋实,稳健大方,热情内涵,旋律华采,拖腔丰富,咬字坚实,发音宽厚,具有男性稳健、轩昂的气质。嗓音实,声宏亮,中气足,音域宽,演唱追求刚劲的男性美。演唱时从不追求单纯的舞台效果,而是致力于深入开掘角色内心的思想感情。
  范瑞娟戏路极宽,表演上稳健大方,质朴无华。善演梁山伯、焦仲卿、郑元和、这类正直、厚道、儒雅的古代书生——能把梁山伯、焦仲卿、贾宝玉这类正直、厚道、儒雅的古代书生演绎得温文而雅;又能把、、李秀成这样的忠臣良将塑造得铿锵刚韧。还善演贺老六、扎西这样的近现代人物。
  范瑞娟创立了越剧流派中的“范派”艺术。唱腔在继承男班[正调]的基础上,吸收了 、等名家的唱腔音调和润腔处理,形成音调宽厚响亮、咬字坚实稳重、行腔迂回流畅的特点,被称为“范派”。
  她与琴师合作,大胆吸收京剧[反二簧]曲调,首创了优美、抒情的[弦下调]。她的唱腔中的[弦下腔]规范,又独标一格,成为显示流派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越剧的声乐艺术。

【代表作品】

  在6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共扮演了100多个角色
  代表作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梁山伯、《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李娃传》中的郑元和、《打金枝》中的郭暧(以上4 剧均被上海电视台及无锡电视台摄制成电视剧播映)、《祥林嫂》中的贺老六等。
  其主演的《西厢记》、《白蛇传》、《打金枝》、《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等优秀剧目,在观众中享有盛名。

【流派传人】

  学生和传人有、、、、、、韩婷婷、、()和、张惠忠、、(杭州黄龙越剧团)、()等,其中以方雪雯、吴凤花最具代表性。

【影音选集】

  1983年2月出版的《范瑞娟唱腔选集》
  1989年11月出版的《范瑞娟表演艺术》
  1999年8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范瑞娟越剧艺术影集》
  2003年12月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范瑞娟唱腔选集》

【活动年表】

   1941年7月29日,农历辛巳年闰六月初六日:嵊新女子越剧团劝募大会举行——7月29日至30日,中国救济妇孺总会筹募捐款委员会主办嵊新女子越剧团劝募大会,在上海黄金大戏院举行,日夜共演4场。剧目有《御笔楼》、《采桂别桂》、《楼台会》、《》、《恒娘》、《林慧娘》、《贩马记》、《》、《红玉公》、《貂蝉》、《拾玉镯》、《女钦差》、《书房会》、《宝莲灯》、《马寡妇开店》等。参与主演的有、、、、、、、袁雪芬、、、、、邢竹琴、范瑞娟、、、姚水娟、等演员。
  1944年5月11日,农历甲申年四月十九日:全沪越剧联合大会串义演举行——上海越剧联谊会假皇后大戏院,举办全沪越剧联合大会串,义演3天。有傅全香、范瑞娟的《送凤冠》;李艳芳、邢竹琴的《》;筱丹桂、贾灵凤的《人心》;尹桂芳、竺水招的《陈琳与寇珠》;姚水娟、王水花的《拾玉镯》;王杏花、竺素娥的《贩马记》;施银花、屠杏花的《化缘认妻》;、张桂莲、、、、的《明末遗恨》。
  1944年9月28日,农历甲申年八月十二日:袁雪芬、范瑞娟使用雪声剧团之名首度合作演出——袁雪芬、范瑞娟合作,在九星大戏院登台,使用雪声剧团之名,首演《雁南归》。
  1945年1月29日,农历甲申年十二月十六日:袁雪芬、范瑞娟首次合演《梁祝哀史》——袁雪芬、范瑞娟在九星大戏院演出《梁祝哀史》,并与编导一起对剧目作了重新整理。演出期间,范瑞娟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创造了〔弦下腔〕。
  1945年12月24日,农历乙酉年十一月二十日:为筹募嵊县善后救济经费,全沪越剧大会串举行——为筹募嵊县善后救济经费,假座天蟾舞台举行全沪越剧大会串。剧目有筱丹桂、徐玉兰的《青衫迷》;邢竹琴、王水花的《大堂会》;袁雪芬、范瑞娟的《忠魂鹃血》;姚水娟、张桂莲的《血溅洞房》;傅全香、张湘卿的《送凤冠》;尹桂芳、竺水招、徐天红的《两代儿女》;、的《大劈棺》;金香琴、的《御笔楼》等。
  1947年7月29日,农历丁亥年六月十二日:“越剧十姐妹”签订联合义演合约——越剧界一批著名演员在上海四马路大西洋西菜社聚会,为联合义演签订合约。在上面签名的有尹桂芳、徐玉兰、竺水招、筱丹桂、袁雪芬、张桂凤、吴小楼、傅全香、徐天红、范瑞娟(次序按合约原件排列)。这十位演员人称“十姐妹”。
  1947年8月19日,农历丁亥年七月初四日:“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恋》——因在上海的越剧演员处处受着老板的控制、盘剥和欺凌,她们渴望有自己的剧场,能自由地演戏。为了筹建创建越剧实验剧场,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等十个年轻的越剧演员,发起举行联合大义演。演出剧目是《山河恋》,地点在黄金大戏院。这十位演员是: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竺水招、徐玉兰、筱丹桂、徐天红、傅全香、张桂凤、吴小楼。
  1948年9月18日,农历戊子年八月十六日:袁雪芬与范瑞娟二度合作,恢复“雪声剧团”——在大上海电影院演出由田汉编剧的《珊瑚引》。该剧借晋代石崇骄奢淫逸及其没落的故事,影射鞭挞蒋、宋、孔、陈这四大家族的贪得无厌,并在演出广告上写着“豪门斗富,针讽现状”。该剧演出全部用民乐伴奏,引起沪上兄弟剧种的重视。
  1948年9月18日,农历戊子年八月十六日:越剧电影《祥林嫂》首映,袁雪芬、范瑞娟主演的越剧影片《祥林嫂》在国际、大上海等5家影院上映。
   1950年6月30日,农历庚寅年五月十六日:上海影剧工会越剧分会成立,上海影剧工会越剧分会在中国大戏院举行成立大会,选举范瑞娟为主席、徐玉兰为副主席。
  1951年8月1日,农历辛卯年六月廿九日:东山越艺社大部分成员加入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实验剧团,东山越艺社以范瑞娟、傅全香为首的大部分成员,加入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实验剧团。
  1953年10月,农历癸巳年: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开拍,越剧彩色艺术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范瑞娟、傅全香、张桂凤主演。
  1955年6月19日,农历乙未年四月廿九日:中国越剧团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访问演出——由上海越剧院组成的中国越剧团,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访问演出,团长许广平,副团长张东川,秘书长王志成,副秘书长胡野檎,主要艺术人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和吴琛、刘如曾、顾振遐、苏石风、幸熙等。7月2日起,在柏林、德累斯顿等地演出《西厢记》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理格罗提渥观看了《西厢记》的演出,并上台接见演职员。7月24日,为驻德苏军演出了《打金枝》、《拾玉镯》、《楼台会》等剧目。
  1955年7月30日,农历乙未年六月十二日:中国越剧团赴苏联访问演出——由上海越剧院组成的中国越剧团,离开柏林,赴苏联访问演出,团长许广平,副团长张东川,秘书长王志成,副秘书长胡野檎,主要艺术人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和吴琛、刘如曾、顾振遐、苏石风、幸熙等。中国越剧团在苏联明斯克、莫斯科演出《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剧目。8月15日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马林科夫、米高扬、别尔乌辛等,观看了《梁祝》的演出,观后在剧场休息室接见了剧团的同志,伏罗希洛夫还亲手把一束束鲜花分送给被接见的剧团同志。9月9日,在莫斯科演毕《西厢记》后,苏方将“惊艳”一场摄成电影。9月10日,离开新西伯利亚回国。
  1956年10月19日,农历丙申年九月十六日:上海越剧院一团上演重编后的《祥林嫂》——上海越剧院一团由袁雪芬、范瑞娟、吴小楼、金艳芳、张桂凤等主演的《祥林嫂》,在大众剧场公演。此次演出本按鲁迅原著的精神,作了重新改编
   1957年4月,农历丁酉年:越剧电影获1949-1955优秀影片奖——越剧艺术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优秀影片奖,袁雪芬、范瑞娟获荣誉奖。
  1958年6月15日,农历戊戌年四月廿八日:上海越剧院一团赴福建前线慰问演出——上海越剧院一团携带《梅花魂》、《打金枝》、《》等剧,赴福建前线慰问演出,历时80天。主要演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吴小楼、吕瑞英等。
  1959年7月14日,农历己亥年六月初九日:上海越剧院演员赴川学习川剧。由上海越剧院领导人胡野檎、吴琛带队,范瑞娟、傅全香、张桂凤、吴小楼、吕瑞英、陈少春、史济华、朱东韵等演员,去四川学习川剧艺术,共学习了《李亚仙》等4出大戏,及《评雪辨踪》等25出小戏、折子戏和40余套基本功,历时46天。
  1960年4月20日,农历庚子年三月廿五日:上海越剧院一团调赴北京。以范瑞娟、傅全香、陆锦花、吴小楼为主要演员的上海越剧院一团,调赴北京。
  1960年5月7日,农历庚子年四月十二日:北京越剧团成立。以范瑞娟、傅全香、陆锦花、吴小楼为主要演员的上海越剧院一团,改建成北京越剧团。
  1960年7月22日,农历庚子年六月廿九日:第三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第三届全国文代会开幕。这次会议是“文代会”与各协会的代表大会穿插进行。上海越剧院的袁雪芬、吴琛、徐玉兰、王文娟、顾振遐、苏石风,合作越剧团的戚雅仙和北京越剧团的范瑞娟、傅全香,上海京剧院的周信芳、陶雄、童芷苓、李玉茹、王燮元、马科、梁斌等出席。中国剧协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当选名单:副主席:周信芳;常务理事:马彦祥;书记处书记:马彦祥。
  1961年1月18日,农历庚子年十二月初二日:北京越剧团调回上海。以范瑞娟、傅全香、陆锦花、吴小楼为主要演员的北京越剧团,遵照周恩来总理指示调回上海,仍属上海越剧院原编制(一团)。
  1964年3月15日,农历甲辰年二月初二日:上海越剧院演出现代小戏招待朝鲜贵宾——由上海警备区主办,上海越剧院演出的现代小戏《柜台》(丁赛君、金采风主演)和《打金枝》(范瑞娟、张桂凤等主演),在锦江小礼堂招待朝鲜贵宾。
  1964年7月15日,农历甲辰年六月初七日:上海越剧院一团上演《不准出生的人》——上海越剧院一团在瑞金剧场上演《不准出生的人》,由、平梅芳改编,章琴导演,范瑞娟、金采风、丁赛君、金艳芳主演。该剧连演5个多月。
  1989年10月12日,农历己巳年九月十三日: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揭晓——为庆祝中国唱片出版事业4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共设2个奖项,88个单位和个人获奖。获奖的戏曲曲艺类演员:、、马连良、、、、、、、、、、、郎咸芬、、、、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范瑞娟、傅全香、、、、、严凤英、、、、、。获奖的戏曲曲艺类单位:无锡市锡剧团、吉林省民间艺术团、西安易俗社。
  2004年02月19日,八十高龄的越剧流派创始人范瑞娟携其10位传人在上海银发大厦与喜爱她们的戏迷观众见面,为她所著的《范瑞娟唱腔选》一书举行签名售书活动。
  新书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连波教授撰写前言,共有谱、文331面,是艺术家毕生心血的结晶。新书不仅生动展现了范瑞娟的唱腔成就,也形象透视了一个时代的特征与艺术风采。丰富多彩的16插页剧照与所选剧目相对应,也加强了全书的可看性和历史性。
   2006年3月27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廿八日:百年流声——纪念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上演——时值中国越剧诞生100周年,一台《百年流声——纪念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上演,特别选择越剧的发源地嵊州和越剧的发祥地上海进行双向传送异地直播。这台晚会开创两个“第一次”,即首次以双向传送异地直播的现代电视传媒手段来运作戏曲节目;首次让艺术家们以“走红地毯”的方式拉开晚会的序幕。名家荟萃共襄盛举此次晚会可谓名家荟萃,不但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傅全香、范瑞娟、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周宝奎、毕春芳、、吕瑞英、金采风等悉数到场,越剧中坚力量、、、章瑞虹、、韩婷婷等也共同参与这台晚会的表演。同时全国其他越剧院团的领军人物、吴凤花、、等也以访谈、再现表演等多样形式祝贺演出。名家新秀会聚两地,共同演绎各个流派代表唱段,展现越剧发展百年华彩。
  此外,晚会现场还邀请京剧表演艺术家、、绍剧名家六龄童父子、电影表演艺术家、、音乐家、影视明星等倾情参与,共襄盛举。上海本地其它剧种的艺术家们更是当仁不让,粉墨登场,淮剧名家、昆剧名家、沪剧名家、、影视明星等都将反串越剧流派大联唱,祝贺越剧百岁。见证了越剧百年发展的老艺人——94岁的“小歌班”艺人张荣标老先生还亲临晚会现场为观众们献唱一段。
  2008年5月23日,农历戊子年四月十九日,13时30分:四川 汶川地震“上海越剧界联合赈灾义演”专场举行。由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主办,SMG综艺部、SMG广播文艺中心、上海兰生越剧发展基金、上海越剧艺术研究中心协办,上海越剧院、天蟾京剧中心逸夫舞台联合承办的“上海越剧界联合赈灾义演”专场在上海逸夫舞台举行,义演专场的票房全部收入和现场募集捐款送达灾区。
  此次义演,活跃在越剧舞台上的一批知名的中青年明星演员如章瑞虹、、、、王志萍、、、韩婷婷、参演;浙、闽在沪的越剧演员如、等加盟登台;老一辈艺术家、、、、、范瑞娟、徐玉兰、等获悉消息后也上台与大家一起表达老一辈艺术家们抗震救灾的情怀。在整台演出的最后,这些老艺术家和所有演员一起,共同进行配乐朗诵《坐标》。
  演出在盛舒杨演唱的歌曲《》中开场,演唱一段评弹开篇《》,清唱《一封来自灾区前线的信》。
  义演活动得到了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的大力支持,SMG文艺中心将义演作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星期广播音乐会”特别节目直播。

为您推荐

追鱼②

  该剧1956年11月21日,由上海越剧院二团首演于大众剧场。剧本根据改编的本移植整理,导演,、音乐整理,黄子希、舞台设计,薛传刚舞蹈指导。筱桂芳饰张珍、饰鲤鱼精、饰金宠、饰金牡丹、饰假包公、饰真包公。   1959年8月..

黄依群②

人物简介  职务职称:国家一级演员 兼 导演   工作单位: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中央戏剧学院   祖籍:浙江省 桐乡市   出生地:浙江省 温州市区 周宅祠巷   出生年月:1967年11月16日   农历:丁未年 十月十五日   生..

方雪雯②

  方雪雯 女,一级演员。浙江临海人,1966年2月25日出生。1979年进浙江台州地区越剧团学戏,工小生,师承范(瑞娟)派.   曾主演《莫愁女》、《情探》、《盘夫》、《小姑贤》等剧。1982年春,选送浙江艺术学校进修,同年10月饰..

毕春芳②

华怡青②

人物简介  华怡青 女,一级演员。上海市人,1963年8月出生。   1980年在3千多名考生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越剧院,送上海市戏曲学校培训.   工花旦,袁(雪芬)派著名花旦。1982年任青年剧团演员。她扮相秀美、身材..

血手印②

  血手印(一名:苍蝇救命;一名:法场祭夫)   主要角色   王桂英:旦   林佑安:外   王春华:净   王元直:末   林孝童:小生   院子:丑   情节   相传昔日奸相王春华,有女王桂英,自幼许字林佑安之子林孝童。继因林..

章瑞虹②

  章瑞虹,女,一级演员。浙江绍兴人,1963年11月出生。1979年入临海越剧团学艺,工小生,宗范(瑞娟)派。后成为剧团主要演员,兼任副团长。1984年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学习,1987年毕业,转入上海越剧院青年剧团任主要演员,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