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雷利是意大利学派的奠基人。他确认小提琴本质是一种歌唱性乐器。他所写的,在快板乐章中摒弃了那些非音乐性的效果,而着力于辉煌、有活力的旋律塑造。他的慢板乐章,富于歌唱性,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他的富于歌唱性的演奏特点,为学派奠定了基础。
佛朗科·科雷利(Franco Corelli)是20世纪中期的著名戏剧男高音,意大利声乐大师。然而他的风格和同一时期的德尔·莫纳科有颇多不同之处。他更近似于技巧型的男高音,在演唱中会使用较多花巧修饰,音量对比德尔·莫纳科则有所不及。所以他在真实主义歌剧上的成就较高。除了威尔第的作品外,他较为擅长演唱的歌剧还有莱昂卡瓦洛的《丑角》,普契尼的《曼侬·莱斯科》,《托斯卡》,《图兰多》等。他的巅峰时期是在20世纪50,60年代,然而由于天生的舞台恐惧,使得他在后期时常出现怯场。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的发展,但却也成就了另一位时常临时顶替他出场的男高音——普拉西多·多明戈。
科雷利,A.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
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1653年2月17日生于富西尼亚诺,1713年1月8日卒于罗马。初在法恩扎学习音乐,1666年赴博洛尼亚深造4年,曾从G.B.巴萨尼学过小提琴。17岁成为博洛尼亚爱乐学会会员。1675年以演奏家和作曲家的身份定居罗马。1687年任枢机主教B.潘菲利的宫廷乐长。
科雷利在音乐史上的贡献是发展了小提琴音乐艺术,写出很多卓越的小提琴作品。尽管他用音从不超过第3把位,但是他把意大利的声乐写法移植到小提琴上,很多慢板乐章都写得非常抒情、柔婉,如同人声;相比之下快板乐章却较为逊色,这大概是受当时的技巧限制。他的室内三重奏鸣曲和大协奏曲,为J.S.巴赫和G.F.亨德尔等人的独奏奏鸣曲和管弦乐协奏曲打下了基础。他的三重奏鸣曲采用慢—快—慢—快为序的套曲组合,为17世纪后期和18世纪初期的作曲家们所仿效。其主要作品有:三重奏鸣曲24首(作品1、3,后改称教堂奏鸣曲),室内三重奏鸣曲24首(作品2、4),独奏奏呜曲12首,大协奏曲12首。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