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音技法音乐②

  十二音技法音乐是现代西方作曲技巧之一,亦称十二音体系,它是现代表现主义音乐的一个流派。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1911年发生在绘画界。德国的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与画家马克尔、马克等创办了《青骑士》杂志,其中不仅刊登了康氏等人的绘画,而且还发表了许多关于绘画、诗歌、戏剧等方面的表现主义理论文章,其中奥地利音乐家勋伯格的著作掀起了音乐史上表现主义的狂潮。
  十二音技法音乐在美学思想和创作技巧上与印象派截然不同,他们认为艺术既不应该“描写”,也不应该“象征”,而应该直接表现人类的精神与体验。这种观点与绘画上的表现主义一脉相承,即通过艺术揭示人类的心灵世界,把疯狂、绝望、恐惧、焦灼等病态情感以及人类不可思议的命运相互掺杂在一起。
  该技法在作曲技巧上是绝对反传统的,完全无视过去的调性规律、和声功能规律,而是把八度中十二个音给以同等的价值,抛弃过去主音、属音、下属音等观念,使无调性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由于旧有的旋律轨迹被破坏,使得旋律既不均衡,又无反复,仅仅是一连串独特的音的连续。节奏上也难以捉摸,几乎无拍子可言,打破了过去的平衡,故而显得非常自由自在。在乐队编制和配器上也绝不追求过去的庞大与音响的夸张,而是采取精致而纯朴的小编制,带有明显的室内乐性质,但色彩上不像印象主义那样悠闲与冷漠,而是单纯、明快而强烈。
  最早试验十二音技法的作曲家一般首推奥地利作曲家豪埃尔。以后经过音乐表现主义人物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及其弟子贝尔格和韦伯恩的多年摸索,他们均以各自的实践证明了这种新思维在音乐创作中的可能性。他们作曲的基本技法是:所有十二个半音按固定顺序组成音列,音列中的每个音不能重复,它没有主题的概念,仅仅是一个骨架,一个渗透在使用它的作品中的音乐概念。1923年,勋伯格的《五首钢琴曲》和室内乐《小夜曲》;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小歌剧《璐璐》;韦伯恩的《钢琴变奏曲》(作品 27)、《六首小曲》(作品9)等均是他们的代表作。
  关于谁是真正的十二音技法的创造者?这个问题至今尚存有争议,中世纪有人使用过十二音作曲;俄国作曲家斯克里亚宾的“神秘的和弦”也是十二音作曲的例证;德国作曲家杰夫·戈里谢夫曾在1914年写过一首明显的十二音音乐作品。但不管怎么说,勋伯格及其弟子们在研究前人作曲技法的基础上,把十二音技术发展成为现代作曲的一种技法,并在世界音乐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这点却是不容置疑的。
  后来,十二音技法音乐又发展成为“序列”音乐、“整体序列”音乐以及“点描”音乐等等。

为您推荐

成熟的绘画技法

  绘画技法是绘画进入实际绘制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方法,技法隶属于实际操作过程。从两京地区发现的汉墓壁画来看,其外在表现无非包括了线条和色彩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搭配和各自的外在表现是汉墓壁画研究中区分各种绘..

从演奏技法及旋律特点来看

     不同的地域及融合不同的民间音乐,导致各流派的音乐特点不同。流派之间存在着差别,其演奏技法与旋律的特点是关键所在。技法的不同,曲目的表现就不同,则旋律特点也就不同,最终区别于其他流派。      (一)两..

德彪西的作曲技法及表现手法

  (一)作曲技法的创新   在他写了《水中倒影》以后,兴奋地说:“这是和声化学的新发现,我相信这首曲子会活下去,也许在萧邦左边,也许在舒曼右边……”在使用新的和声和音乐方面,德彪西是现代音乐的先驱。他采用完全没有..

现代艺术设计对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借鉴

表演者从演奏技法方面对意境营造的作用

  如果说古筝演奏给观众带来的是一场视听盛宴的话,那么表演者的肢体动作和表情是“视”,而表演者在音律和弹奏技法上的变化则是“听”,二者融为一体,整体效果就出来了。   对技法的认识,包含演奏者扎实的基本功底和对..

技法平涂法

  平涂和点染是唐卡的绘制中常用的两种上色技法。平涂的主要优点是可以突出色彩本身的浓郁效果,最大程度地增加色彩美感,冲击人们的视觉,活跃画面的气氛,使得整幅画面的节奏更加活泼明快。而点染却与之有很大差别,点染的..

浮雕、圆雕成为古沉木观音雕刻常用等技法

  古沉木,又称乌龙木、乌蛀木、沉木、炭化木、东方神木等,系古时沉于水土之中,现代采砂石挖出的木材。据可靠资料分析,远古时期,原始森林内密度重的大片名贵木材林,受地震、山朴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侵袭之后,木材被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