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王晓鹰
演员:房子斌、张昊、刘璐、田征、雨侬
首轮演出时间:3月14日——3月30日晚19:30
演出地点:北京东方先锋剧场
网友观后感
①又是忙碌的几天
前几天由于工作的需要
去看了王晓鹰的《霸王歌行》
两个字 震撼
《霸王歌行》中的项羽像一个诗人
他以诗人的气质 诗人的情怀
诗人的理想面对再现实不过 再功利不过
再冷酷不过的政治搏弈 天下纷争
这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他只能当一个 失败的英雄
《霸王歌行》刚开始的时候
一曲悦耳的琴声把我带入了那个世界
淡淡的檀香 悠扬的琴声
演员精彩的表演
让我对这部剧产生了很强的好奇心
这部剧中的演员张昊一人饰演13个角色
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
在剧中他只有一套服装
却要把范曾 李由 韩信 吕后 项庄 子婴 刘太公等
年龄 性别 性格有很大差异的角色
在不到两小时的剧情中一一呈现
而且 我第一眼看到他 就觉得很面熟
仔细看 原来他是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面
饰演汪若海的演员 张昊
他的演技实在太棒了 实在让人震撼
这部剧真的很值得大家去看一看
会给你带来从内到外
从听觉 视觉 到嗅觉 幻觉上的一次巨大震撼和感动
看到最后 演员谢幕的时候
在场的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站起来鼓掌,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我也如此
②
3月14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的话剧《霸王歌行》在首都舞台上亮相了。作为这个戏的编剧和原小说作者,我首先要感谢导演王晓鹰,感谢演员房子斌、张昊、刘璐、田征、雨侬,感谢全体幕后工作者。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霸王歌行》是不能获得如此成功的。
我爱他们!
话剧《霸王歌行》由我根据自己的中篇小说《重瞳——霸王自叙》改编。小说酝酿于1995年,完成于1999年。在小说问世五年后,我和王晓鹰谈到了话剧的合作。如此看来,对这台戏的探讨与磨合,也经历了三年之久。可谓好事多磨。最初,晓鹰企图把它排成一个独角戏,让一个演员来完成全部角色的塑造。这无疑是个大胆的设计,但缺乏操作性。接着,我们又想做出一台中规中矩的大戏,但又担心难脱以往“历史剧”的窠臼——我反复强调,某种意义上,我不认为《重瞳》是“历史小说”,当然它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剧”了。有人说,小说是在借项羽之口说潘军的话。这意思不完全对,但也不是毫无道理。我坚信历史是作为一种书写,但不是留在典籍里,而是活在今天人们的心中。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无论是小说《重瞳》还是话剧《霸王歌行》,都没有去篡改历史或者演绎历史,而是在典籍规范中寻求到了一种新的解读。这个解读,集中起来,就是彻底颠覆了我们记忆中的那个西楚霸王的形象。在我心目中,项羽是一个恪守人格尊严的军人,但他浑身散发出了诗人气质,他同时也是一个伟岸的男子汉。在这一点上,我和晓鹰是完全一致的。小说的先锋性在剧作中得以维护,立足于这个基本点,舞台的形式自然也应该带有先锋性。先锋,意味着一种文化立场,意味着一种探索精神。我在演出说明书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舞台上的项羽是个幽灵,但他行走在今天的大街上。
《霸王歌行》溶进了一些戏曲——尤其是京剧的元素,还溶进了民间“双簧戏”的元素,音乐设计和舞台美术设计也同样是这样的,现场的古筝弹奏,中国画的写意效果和西洋的装置结合在一起,这些又打上了后现代色彩的烙印。后现代艺术其中一个表现手法是拼贴,这个戏就是拼贴而成的。值得注意的是,拼贴不是拼凑,它们集中在一个审美原则里,是统一而和谐的。我特别赞赏的这台戏的演员。房子斌所饰演的项羽给我带来的印象是那样的强烈,其表演的激情与阴郁,奔放和内敛,都收放自如。他在叙事人和剧中人之间跳来跳去,我们的视线自始至终被他的表演所牵引;刘璐却是在京剧和话剧之间飘荡着,她演的虞姬是那样的凄美动人。特别是张昊一个人饰演的范增等十三个角色,演员的创造力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是王晓鹰的创造,更是张昊的成功。
《霸王歌行》虽然是小剧场话剧,但它所带来的艺术震撼力是巨大而强烈的。它张扬了一种高贵的人格精神。张扬了一种为世俗所不容的个人原则和价值取向。
③
一匹乌骓,一把青锋,一个虞姬;钜鹿之役、鸿门之宴、垓下之围、霸王别姬、自刎乌江……历史中的霸王项羽让历代文艺家咏叹不绝。在大多数文艺作品中,霸王项羽都是以一代枭雄的威猛形象出现,而这一次,他将以一个会舞剑吹箫、爱美人不要江山、不求权利只盼心灵归宿的诗人形象出场。
3月14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根据作家潘军小说《重瞳》改编的话剧《霸王歌行》将在北京东方先锋剧场上演。国家话剧院副院长、著名导演王晓鹰担任导演,房子斌、刘璐、张昊、田征、雨侬等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共同演出。
虽然塑造的是历史上的知名人物,但作家潘军并不认为自己的小说《重瞳》是“历史小说”:“有人说,在《重瞳》里,我实际上是在借项羽说潘军的话,这或许不错,所以我不同意把《重瞳》看作什么‘历史小说’。‘历史作为一种书写’是我一贯所认同的。1991年我写《风》时,我就在企图表述这种见解。历史不在现实,而在人心。即使是客观的历史,那么这客观也只是一种主观的可能性。但是我同时认为,历史是暧昧的,它总是在真实与虚伪之间飘悠。其实,对于这个家喻户晓的历史题材,大家感兴趣的是,我怎么把它写成了这个样子。”
在《霸王歌行》中,项羽本来对执掌江山并无兴趣,他与虞姬的相遇相识相爱比人们所了解的更加浪漫动人。虞姬说“这个世界不好,是因为总有人要用刀说话”。项羽记住了,因为这正是他一生所追求的——不用刀说话,而是用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怀。他决意要杀刘邦,并不是出于争夺地盘的需要,而是从内心深处瞧不起刘邦,他鄙视这个市井无赖。可已经闪露寒光的青锋剑最终还是插回了剑鞘,只是由于那一刹那,亚父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如此,较量变成了阴谋,一个穷其一生追求坦荡的人如何能容忍阴谋?后来的史实证明,这一插回剑鞘铸成了大错。历史的紧要关头,他把人格看得比什么都重要。项羽和虞姬的相爱生死与共,矢志不渝。然而楚歌阵阵,悲壮而悠扬,仿佛自天降。“汉兵已略地”,将项羽逼到了乌江边上。都听得京剧里虞姬唱“大王意气尽”,而真正的虞姬,对项羽既不埋怨也不惋惜,她深深地理解他,平静如水,拔剑自刎。作为项羽的女人,她和项羽一样,不为其他,只要给自己一个交待。历史竟成了这样,项羽似乎明白了,“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的生命悲剧给我们留下了说不尽的感慨和遐想……这便是《霸王歌行》中仰天长歌的诗人。他要做一个真正的军人,把战争写成一首诗;他要做一个真正的爱人,把爱情写成一首诗;他要做一个真正的男人,把生命写成一首诗。他轻轻地割下虞姬的头颅,那温暖的血喷射在他的脸上;他微笑着割下自己的头颅,火热的血浇开了一片虞美人……
在导演王晓鹰眼中,项羽也是一个诗人。“让他热血沸腾的是在疆场上厮杀的那种气度,让他百肠绕指的是和虞姬之间灵魂深处相互理解交融的爱情。他所追求的并非政治意义上的‘江山’,他的“英雄”称号甚至都成问题,因为中国人习惯以成败论英雄,而项羽是失败者。但是他让我崇敬,因为他至情至性、光明磊落,因为他有做人的原则和尊严!他所追求的,正是我们理想中的那种超越功利,超越实用的对人性美、人格美的追求。生命以最华丽的方式结束的同时,便是生命的升华。我总觉得项羽有一种让现代人为之汗颜的人格力量: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他当皇帝,他偏偏要让焚烧阿房宫的冲天火光照亮他东归的大道;他面对仓皇逃窜的敌人却恪守高贵军人“穷寇勿追”的高贵原则,宁可给后人留下笑柄;他在鸿门宴上收剑入鞘只因为他不喜欢用阴谋杀死他想杀的对手,因此铸下大错却在所不惜;他崇尚宁折不弯尊严至上,对后世将“忍受胯下之辱” 的韩信看作能屈能伸的大丈夫百般不解……他最后的自刎乌江,也不见得就是“无颜见江东父老”,他只是不愿苟活!多年后一个柔弱女词人显然比太史公更能领略项羽人格中的悲剧精神:“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我也以同样的思路去理解虞姬,她最后的舞剑自刎决不是一个小女子的悲悲凄凄,那是美的升华。
对项羽和刘邦之间的关系,王晓鹰导演这样理解:刘邦与项羽是一对历史和命运的双生子。没有刘邦项羽就没了对手,没有刘邦项羽也成不了悲剧英雄,正是刘邦成就了一个“诗化的项羽”。刘邦实在太过功利了,甚至可以说他所有关于人格、价值观、道德操守方面的表现都构成对项羽的反衬,但在他们二人的博弈中刘邦注定会胜出。这正应了一个非常现代的社会学判断:自然界的“适者生存”是优胜劣汰,而人类社会却时常呈现出相反的规则——“逆淘汰”。
为何要把《重瞳》改编成话剧《霸王歌行》搬上舞台?导演王晓鹰表示:真正的悲剧是什么?它深入人的精神层面,表达人格内涵中的悲剧意蕴,它带给我们深刻的快乐。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悲剧,如《窦娥冤》等,已属于中国悲剧的顶峰之作,然而这种“悲”,却是源自一种不公正的外部环境,而非源自人的精神内涵。 在中国传统戏剧文化中,真正具有悲剧意义也最打动我的有两个形象,一个是救孤的程婴,另一个就是别姬的霸王。排越剧《赵氏孤儿》时我说过:“在超乎寻常的困境中,在远较日常的喜怒哀乐更尖锐得多的情感矛盾中,人性的困顿、人性的挣扎、人性的选择……在这过程中,生命放射出异样光彩,现代意义上的悲剧价值由此而得以体现。”项羽不同于程婴,不那么惨烈,却更壮丽。中国人跟随社会发展走到今天,面对多姿多彩、瞬息万变的现实生活和日新月异、优越富足的物质条件,我们却仍然要到人的精神层面的悲剧涵义里找寻深刻的快乐,因为我们心中还存有对人的理想。今天演绎这个两千多年前的悲剧人物、浪漫故事之所以还有意义,或许活在我们面前的项羽能让我们意识到,在急功近利、物欲横流的社会氛围中,中国至少还能给我们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在《霸王歌行》中扮演项羽的是国家话剧院优秀演员房子斌,他在去年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表彰中国演员成就的最高奖励——文华表演奖以及“观众最喜爱的演员”称号,他的演技和精神气度得到了导演和媒体的高度称赞。在剧中扮演范增等十三个角色的张昊,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班,是孙红雷、焦刚的同学,他极强的表演塑造人物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使他把握十几个性格迥异的角色游刃有余、光彩照人。虞姬的扮演者是中国戏曲学院专攻梅派青衣的硕士研究生、青年演员刘璐,导演从众多戏曲女演员当中发现并选择她担任女主角,一方面是因为她深厚的戏曲功底而且有参加话剧演出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具有一种别致的古典美气质,在这部戏中她还将演唱京剧《霸王别姬》的精彩唱段。刘邦则由国家话剧院优秀年轻演员田征扮演。在这部戏中,田征演出了一个颇为与众不同的刘邦,他的人格品质、精神力量和房子斌扮演的项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中戏才女雨侬曾在《大明宫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赤壁》等影视剧中担任配乐和古琴、琵琶演奏,在剧中将现场演奏古琴。
这部戏由刘科栋担任舞美设计,舞台干净、别致,充满着诗意,白色的宣纸、红色的渲染、尘封的甲胄、质朴的古琴构成一种写意的风格。本剧的音乐也很有特点,张广天(博客)为此剧谱曲,随着剧情的发展,音乐或急或缓,衬托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服装由去年获得文化部“文华”音乐剧大奖的陶蕾担当设计,多媒体设计丰江舟自2002年以来与国家话剧院多次合作,在话剧与音乐、与多媒体等形式结合有所创新 。现代舞艺术家曾焕兴先生担任该剧形体设计。
09年02月17日《霸王歌行》上海报道(三)
分类:上海地区话剧演出动态
《霸王歌行》来沪 '水墨剑舞'染红'霸王别姬'
国话名导王晓鹰昨日来沪,为他的探索之作《霸王歌行》造势。该剧把“项羽”这个悲剧英雄,还原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并赋予其浪漫的诗人气质。剧中铺满宣纸的舞台、以舞作画的效果和原汁原味的京剧唱段,无不凸显了浓浓的中国味。
该剧将于2月25日起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
【另类项羽】
赋予霸王“诗人气质”
“赵氏孤儿”和“霸王别姬”一直是王晓鹰相当推崇的两个主题。作为一个不断要求创新的导演,王晓鹰坦言,这两个人物很具争议性,所以特别值得反思。 “应该说项羽在中国历史上是比较特别的人物,在‘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传统理念里,他是鲜有的那种获得‘败也为王’待遇的人。”王晓鹰说,“如果我们能透过对项羽刚愎自用的表面认知,进入他的内心去理解他的选择,就会发现他身上有一种诗人特有的精神气质。他要追寻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对于皇位、权势、财富都是不屑的。”
推崇为理想放弃功利
《霸王歌行》在北京演出时呈现了两极分化的反响。
王晓鹰告诉记者:“部分年轻观众无法认同项羽的价值观,自然也不能理解‘爱美人弃江山’的选择,觉得他的失败源于自身缺乏谋略、必要时候英雄气短。”对于年轻人中普遍存在的这一认知,王晓鹰表示理解,同时亦不无忧虑地指出,像项羽这种为了人格理想而放弃权势和荣华的勇气,正是如今年轻人最为缺乏的。他说:“在如今越来越讲究实际利益的社会,‘以成败论英雄’的价值观被无限放大,人们变得越发功利。年轻人急于求成而日趋浮躁,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创意舞台】
“水墨舞”灵感先于奥运
《霸王歌行》别具一格的舞台艺术形式也让人颇为惊艳。
全剧将中国京剧、绘画、音乐、话剧、舞蹈等多种元素熔于一炉,由京剧演员扮演虞姬,在台上用中国绘画的水墨渲染方式来表现震撼人心的杀戮场面,既有传统绘画的诗意效果也不乏现代感。
据悉,整个舞台及背景由15大张长15米、宽0.7米的皮宣铺就而成,台前清水池会在全剧接近悲剧结尾时变为“血池”,红衣白袜的“虞姬”脚沾“池水”,一曲“剑舞”将在雪白的宣纸上以脚印“舞”出点点梅花。而“虞姬自刎”时,她的“鲜血”也会从宣纸的顶端一泻而下,从幕景流向舞台。当“项羽”痛不欲生地拥起心爱的“虞姬”时,娇艳的虞美人花瓣将从天而降,映衬着红白二色的背景,凄美异常。
最终,当项羽在江边自刎时,他的“鲜血”也将再度染红宣纸,和“虞姬”的“血”融为一体。红黑二色液体急速流过宣纸,厚实的皮宣将因无法承受这生命之重而断为两截,从半空中重重落下。这个布景仿佛被命运无形的手所撕裂,而“霸王别姬”的悲情故事也将再度叩击人们的心灵。
对于剧中以肢体画“水墨”的创意和奥运开幕式有异曲同工之妙,王晓鹰无不得意地说:“我们的创意要比奥运早得多,《霸王歌行》去年4月就在北京首演了。” (记者|朱渊|文)
摘自:新闻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