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玉扳指②

  【名称】:乾隆玉扳指
  【类别】:玉器
  【年代】:清乾隆时期
  【文物原属】:原属收藏
  【文物现状】:北京崇文区挖掘出土
  【简介】:
  这个扳指应该是当年乾隆御用之物,上面还刻有乾隆御笔。
  【相关资料】:
  乾隆与扳指的不解之缘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一幅《乾隆大阅图》,画中的乾隆头戴帅盔,身挂铠甲,配弓戴箭,神态庄重,英姿焕发,描绘了乾隆即位后第四年,也就是1739年,在京郊南苑举行阅兵仪式的情景。如果仔细观看,乾隆右手拇指上佩带一只白玉扳指。还有一幅《情殷鉴古图》,画中的道光皇帝身穿便服,左手持书,右手拇指佩带一只半红半白的玉扳指,端坐在石凳上若有所思,好像沉浸在对书的回味之中。”据张广文介绍,在清朝的多位皇帝中,不少皇帝都表现出了对于扳指的喜爱,特别是乾隆与扳指可以说结下了不解之缘,据了解单是乾隆皇帝为诸多玉扳指写过的御制诗就不下50首。
  玉扳指简介
  玉扳指又叫玉(音同射),本意是拉弓射箭时扣弦用的一种工具,套在射手右手拇指上,以保护射手右拇指不被弓弦勒伤的专用器物。后来引申为能够决断事务,具有身份和能力的象征。据介绍,故宫现存包括玉质、木质、金质等各个种类的扳指多达几百个,单是玉扳指就有上百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就发现有扳指的存在了,最初可能有皮质等一些较软材料制成的扳指,好一点的才会使用材质更为坚硬的。”据张广文介绍,随着年代的变更以及逐渐演化,扳指的材料和形制在各个朝代有所不同,譬如商代的玉扳指还有拉弓护指的功能,不仅较后来的扳指更长,而且其上有槽痕;到了战国就开始变短;汉代的扳指出现玉片形状,类似于玉佩,带有用来拉弦的小钩,但这个时候的扳指已经不能承受拉弓那么大的力量了;宋代出现了一些仿汉代的扳指,其样式更是多种多样,有片状的,也有矮筒状的;时至清代,扳指呈圆筒状,一端边缘往里凹,一端边沿向前凸,因为其材质更加圆润、光滑,所以更加难以用来射箭,而成为一种装饰、身份以及流行趋势的象征。

为您推荐

清乾隆和阗白玉错金嵌宝石碗②

  【名称】 清乾隆和阗白玉错金嵌宝石碗   【类别】 玉器   【年代】 清乾隆年间   【文物原属】 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 现藏北京   【简介】   高4.8cm,口径14.1cm,足径7cm。   碗玉质莹白。器壁薄..

乾隆大玉山②

  【名称】:乾隆大玉山   【类别】:玉器   【年代】:清乾隆时期   【文物原属】:原属珍品   【文物现状】:   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收藏于明尼阿波利斯澳克艺术中心。   【简介】:   ..

清乾隆镂空碧玉花熏②

  【年代】:清代   【尺寸】:通高20.7厘米,足径8.3厘米,口径14厘米   【特征】:体圆,敞口,平沿,腹壁内收,圈足。腹部和足皆镂孔,饰八宝和缠枝牡丹纹。盖呈六层圆塔状,镂空莲花、莲瓣和缠枝牡丹纹。腹内装一铜鎏金随形碗,以..

清乾隆碧玉仿古觥②

清乾隆痕都斯坦白玉嵌红宝石碗②

  【年代】:清乾隆   【尺寸】:高4.8厘米,口径14.1厘米,足径7厘米   【玉色】:玉质莹白   【特征】:器壁较薄,横截面为圆形,由口及腹斜收,桃形双耳,花瓣式圈足。腹外饰花叶纹,与众不同的是,枝叶由嵌饰的金片构成,花朵则以1..

清乾隆和田玉钟表纹六方瓶②

  清朝的康熙皇帝开明好学,对西方科技抱有极大的热忱,对欧洲自鸣钟也十分喜爱。因此,从中国宫廷到民间,机械钟逐渐流行。至乾隆时期,社会稳定,百姓生活富裕,西洋钟表逐渐由原来的先进仪器与天道正统的象征转变为宫廷消遣的..

清乾隆青玉如意②

  【名称】:清乾隆青玉如意   【类别】:玉器   【年代】:清乾隆年间   【文物原属】:   【文物现状】:   【简介】:   如意由整块青玉材质雕琢而成,玉质通体纯净,选材极具精良,体长40.6、身宽11.3厘米,柄身细长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