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汉元帝刘奭渭陵附近出土的一玉摆件。高7、长8.9厘米。玉料用新疆和田地区采集的羊脂白玉制作,光泽莹润,洁白无瑕。运用圆雕加镂雕及阴线砣纹等手法磨琢,用一块玉料制作成上中下三部分内容,即上中部为一仙人骑于马背上,下部托一长方形祥云。仙人头系方巾,着长裙,披长发,一手紧抓马颈上之鬃发,一手握一枝灵芝并同时扶于马鬃上,昂首前视骑于马背上状;仙人所骑一马,挺胸昂首,张口露齿,鬃发竖立并由人工作过剪饰,腹有羽翅,前双足中,一足抬起,一足踏于其下所饰的云端上,后双足则作屈蹬状。马足下的祥云,饰于四足之下,呈扁平长方委角形,底平,面饰云气纹。这一造型是当时人们流行的一种传说和崇敬之心在玉器上的具体再现。
该玉器比例协调,精雕细琢,玲珑剔透。特别是器下底部有一长方形扁平朵云纹托板的做法,既可平稳地放置此器而不至倾倒,又可保护镂空的四足不至于在别的物体碰撞它时而折损,同时还可表现天马飞行于云中之状态,颇具匠心,显示了汉代琢玉工艺在设计构思方面的新成就。
为您推荐
西汉是中国玉器制作的又一个鼎盛时期,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具有礼仪、佩饰、丧葬、实用等不同用途的整个玉器体系日益完备,并将其发展到了最高阶段,在玉器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在思想上摆脱了商周图腾崇..
这件东汉时期的出廓式螭龙谷纹玉璧,长30、最厚1.1 厘米。玉料呈青色,局部有红褐色沁。体扁平,两面形式和饰纹相同,在上部出廓处镂雕一螭一龙,螭、龙穿行于祥云之中,共衔面前的圆珠,此圆珠穿孔,巧妙借来供挂系用;下部主体为..
这件金代青玉海东青攫天鹅带环:长5.9、宽3厘米。灰白色,通体镂空,采用分层处理的技法镂雕海东青攫天鹅,矫健的鹘俯冲而下,紧紧啄住天鹅的脑门,仿佛听到天鹅的声声哀鸣。鹘鹅细部皆阴线刻,富有很强的立体感,器左右两侧均有..
这件白玉雕三羊,是由新疆和田羊脂玉圆雕而成,大小三羊团卧,造型规整圆润。大羊口吐祥云,云心雕“阴阳鱼”。此题材源于道教文化,因“羊”“阳”谐音,故“三羊”含祝吉语“三羊开泰”意。据《周易》,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
【年代】:东汉
【尺寸】:壶高6.8厘米,宽6厘米,厚4.5厘米
【出土地】: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老虎墩东汉墓出土
【收藏地】:现藏于扬州博物馆
【玉色】:和田青白玉质,质地细腻,滋润光洁
【特征】:一跪..
【年代】:西周中期
【出土地】:宝鸡竹园沟9号西周中期墓葬出土
【尺寸】:高3.3厘米,宽3.2厘米,厚1厘米
【玉色】:青玉,灰绿色,鲜润光亮
【特征】:圆雕,头上雕出向上竖起并向内弯曲的一双大角,两耳向左右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