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釉里红盖罐
【类别】:瓷器,【年代】:元代
【文物原属】:
【文物现状】:1959年安徽省合肥市出土 现收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简介】:
通高30.5厘米,口径13.5厘米。
釉里红是指以铜红料在胎上绘出纹饰后,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的瓷器,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它是元代景德镇制瓷工匠,在宋代钧窑瓷器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铜红釉的重大突破。由于烧成难度大,产量低,所以传世和出土的都不多。此罐的纹饰虽晕散,但内容尚能看清。其釉里红色鲜艳,实为难得。
白釉碟 五代瓷器 高3.6厘米 口径12厘米 足径4.7厘米 1956年安徽合肥西郊五代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墓出土 五瓣花形口。造型规整。此器发现于具有明确年代的墓中,伴出的还有注子、高足杯、孟等白瓷器。几..
长沙窑青黄釉贴花人物注子 唐代瓷器 高23.2厘米 腹径15.7厘米 1965年安徽省濉溪县出土,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灰白色胎,青黄色釉,有小开片。喇叭形口,圆唇,鼓腹,圆饼状足。短流,曲柄,对称双耳。在流和耳下的..
青釉贴花罐 南朝时期瓷器 高22.3厘米 腹径21.8厘米 1982年安徽省出土 胎质坚硬,色灰白。釉色青中泛黄,积釉处呈酱黑色,有凝脂状蜡泪釉珠。直口,短颈,平底。肩置8系,并堆贴团花和佛像图案。腹上部堆贴老虎和..
编织纹铜簋 西周时期青铜器 高18.8厘米 口径27.2厘米 1965年安徽省屯溪市弈棋出土 编织纹铜簋(guǐ,音轨),唇微外卷,直颈,鼓腹,圈足。双兽耳附饰垂珥。腹饰变形兽面纹和由横竖线条等组成的几何纹。这种几何..
蟠虺纹提梁铜卣 西周时期青铜器 高34厘米 口径12.5—15.6厘米 1959年安徽省屯溪市弈棋出土 蟠虺纹提梁铜卣(yǒu,音友),卣体横截面作椭圆形。花苞状盖纽,提梁两端作兽首。腹部满饰变形夔纹,首足不现,纠结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