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至唐初流行的一种饮器,亦称“鸡首壶”。多系青瓷器,也有陶质的。以壶嘴作成鸡首状而得名。在盘口壶肩部一面是鸡头,另一面是鸡尾,前后对称。鸡头多系实心。西晋鸡头壶短小无颈,流可通,也有不通而仅作装饰的,肩部有系,鼓腹小底。东晋鸡头壶有颈,圆口,并出现壶柄,柄作鸡尾形,桥形方系。南朝时壶身增高,颈细长;鸡冠口高,洗口也高。隋代壶身更加修长,洗口领增高,鸡头作昂首曲脖打鸣状;柄与肩部几成垂直,柄上有龙形之类塑贴;系的制作也趋于复杂。
【名称】: 天鸡壶
【类别】:紫砂壶
【年代】:清代
【制造人】:陈鸣远
【文物原属】:民间收藏
【文物简介】:
高10厘米 腹径8.3厘米 清 陈鸣远
此壶通体呈紫棠色,紫中泛红,色凝重,砂质润泽。壶身直口,长颈,鼓肩,肩一侧与口之间塑鸡首形流,对侧设兽形衔环。腹下收敛,平底。颈上饰回纹和倒垂蕉叶纹,肩部饰一周绳纹。圆形平盖,平顶中心饰阴阳鱼,周围饰五朵凸起的祥云,盖周壁饰云雷纹。壶体四周阴刻行楷书:“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庾子山句,廉让书,(P53页)仿古,壬午重九前三日。”后钤有阳文篆书“陈鸣远”、“P53页”二方印。“壬午”当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此壶造型构思独特,口盖上部有云雷纹,下部有莲瓣纹,盖上还有祥云和太极图符号,寓意吉祥,加上名诗佳刻,奇趣天成,堪称紫砂壶艺术精品。
为您推荐
南京博物馆藏。鸡首壶是魏晋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陶瓷实用器皿,造型特点显著,近年来多被文物商贩所仿制。
青瓷鸡首壶 东晋(317—420年)
Celadon hu-vase in the shape of chicken-head (317-420AD)
高21.9..
锡制酒具,始见于明代,普及于清代到民国。绍兴的冶锡技术早在春秋时就很发达。明清时期,锡箔业兴起,不少生活用具也开始用锡制作。锡制用具不透水,不受潮,易密封,可用作盛酒具,也可以作温酒器。当时的锡酒具有酒壶,还有烫酒..
【名称】 西周仲柟父
【类别】 铜器、
【年代】 西周
【文物原属】 西周时期盛食器
【文物现状】 现藏北京
【简介】
通高25.5cm,宽38.8cm,重7.66kg
此簋圆鼓腹,二兽耳,弇口,圈足下有三..
1959年河南安阳后冈圆形殉葬坑出土,同出者还有铜、铜等器。圆形、口沿二直耳,三蹄足。颈部饰。为商代后期器物。器内铭文三行三十字,其中合文三。铭文记商某王某年,九月丙午这天,商王在宗庙明堂大室赏赐给戍嗣子鼎贝二..
【名称】清乾隆白套蓝玻璃缠枝莲纹碗
【类别】器皿
【年代】清代乾隆
【文物原属】宫廷御用,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 现藏
【简介】
高:5.3cm,口径:12cm。
此碗大口微敛,圈足。涅白色..
【名称】:宋珍珠地刻花
【类别】:瓷器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属】:
【文物现状】:现藏
【简介】:
高34.5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7.5厘米。
小口外翻,耸肩抱臂,造型秀美。肩部及腹下饰数道弦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