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这件西周晚期师同鼎,通高34.5厘米,口径34厘米,腹围102厘米,重11千克。1981年陕西扶风下务子村出土。师同鼎为立耳,平口,深腹,圜底,蹄足。口沿下饰一周重环纹和凸弦纹,耳外侧两道凹弦纹。腹下三足有明显的分模线,当中铸阳纹双三角形。腹内壁有铭文7行54字。师同为器主名,官职师氏。铭文大意为:师同从某大臣征伐鬼方,斩杀并俘获了一批敌人,得到车马五辆、大车二十辆、羊一百只等战利品,又将缴获敌人的铜豆、鼎、铺等用以铸成祭祀用的铜鼎,子子孙孙永宝用。这篇铭文对研究西周中晚期的历史、西周王朝同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名称】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类别】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宫廷御用,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 【简介】 通高:13.9cm,口径:16cm,足径:13.5cm。 炉铜胎,圆形,鼓腹,象首卷鼻耳..
【名称】元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 【类别】 【年代】元代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 【简介】 通高:28.4cm 口径:17.1cm 炉为圆形,双冲耳,鼓腹,三圆柱形足,造型似青..
【名称】 天蓝釉兽面纹螭耳尊 【类别】 【年代】 【文物原属】 宫廷御用 【文物现状】 现藏 【简介】 高22.5cm,口径11.9cm,足径11.7cm。 尊口微撇,口、足径度相若,圆腹,圈足外撇,颈部..
【名称】清乾隆豇豆红套蓝料玻璃花蝶纹瓶 【类别】器皿 【年代】清代乾隆 【文物原属】宫廷御用,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 现藏 【简介】 高:24.7cm,口径:7.7-7.2cm。 此瓶以豇豆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