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杓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 鸬鹚杓英文名称: Cormorant—shaped ladle
规格: 通长29厘米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质地类型: 银器
功用类型: 酒具
鸬鹚杓的简介
此杓出土于杏园的一座唐墓中,腹呈八瓣状,每瓣上皆刻有缠枝花纹。长柄微曲,柄首似鸟头形,柄身錾小缠枝花纹。在的弗利尔美术馆中,还藏有两件与此杓形状相同的器物,皆为银器。鸬鹚杓的由来
这件酒杓的柄首部呈鸟头形,应是头。《襄阳歌》中写道:“鸬鹚杓,,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伊士珍的《琅环记》也说,金母召群仙宴于:“坐有碧玉鹦鹉杯,白玉鸬鹚杓,杯干则杓自挹,欲饮则杯自举。”鸬鹚鸟,长颈,头颅低平,长,脚在后体,故站立时犹如蹲坐姿。这件酒杓的形制颇似鸬鹚静立状,故称之为“鸬鹚杓”。鸬鹚杓的挹酒作用
在,樽、铛、杓、杯等是最基本的酒器种类。杓的用途,是从樽等盛酒器或温酒器中挹取酒斟注于杯中。所藏宋人摹本《》中的贵妇们,就是用这种长柄的酒杓挹酒的。宴饮图中的等级差别
1987年陕西省长安县南里王村发掘了一座唐代壁画墓,不仅随葬有各类酒器,而且墓内壁画中还绘有宴饮图,真实地再现了长安地区中唐时期中小贵族阶层欢宴畅饮的场面。画面中间,置一长方大案,杯盘罗列,食物丰盛,周围九人均戴幞头,穿长袍,分三列坐榻上,正欢宴畅饮。有的侃侃而谈,有的拍手即兴,有的举物欲食,有的杯觥交碰。桌前放一大酒海,内有一酒杓,形状颇似前边介绍的这件鸬鹚杓。桌旁站立两个端盘的仆童,左右两旁各有五名旁观者。中间有戴凤帽拄拐杖的老人,有头裹黑布、手持马鞭侍立的农夫,有肩驮小孩侧身观望的妇女。一个个生动传神,妙趣横生。背景衬以花朵、流云,更烘托出欢快、热烈的气氛。
据专家研究,此壁画当出自民间画匠之手,格调简率自然,不拘绳墨。作者以近乎写实的笔致,描绘出众多的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是一幅珍贵的历史风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