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玉②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青海玉、俄罗斯玉的开发利用,作伪者又找到假冒骗人的新途径。他们将价廉物美的青海玉、俄罗斯玉冒充和田玉大肆兜售,索要高价,牟取暴利。
  青海玉产于青海,现每年产量可达2000吨,外表美观,颜色为白底或浅灰底加绿色斑纹,玉质较细腻,呈半透明状。由于其外观与翡翠近似,因此有不法商人用其冒充翡翠玉件。但这种玉所含石英质成分偏高,因此与白玉相比,质粗涩,性粳,脆性高,透明性强;经常日晒雨淋,容易起膈、开裂和变色。
  俄罗斯玉产于贝加尔湖地区,虽与昆仑山较远,但仍与和田玉同属典型的软玉系统,而且俄罗斯玉以白玉、黄玉为主。其中白玉质量较好,白度远远超过和田玉,但稍微发干,颜色也较统一,因而为人们喜爱,是和田玉最好的替代品种,而且有籽料,但白色氧化皮较厚,皮下的糖色多呈黑褐色,颜色较深,与白色界限也较清晰,成为仿古玉、仿和田玉最好的玉料。其开采年代约为上世纪90年代初,每年产量为500吨左右,仅次于青海玉。但由于其自身的优点,多被精仿成清代宫廷用玉及民间精品白玉配饰,所以成了近几年每年上拍的宫廷玉器的主要原料。
  将和田玉与俄罗斯玉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一个糯,一个粳;一个白得滋润,一个则是“死白”,其高下之别不言自明。同时,敲击时一个声音清脆,一个沉闷,也不难分辨。
  另外一些说法
  俄罗斯玉也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发利用的一种不错的玉石,产于昆仑山脉延伸到俄罗斯境内的余脉之中。这种玉料的矿物成分、内部结构与和田玉大体相似,主要有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墨玉和糖玉。呈油脂状玻璃光泽,通体微度透明,硬度在5.2至5.4之间。总体来看,它不如青海玉,更不如和田玉。首先,抓住它硬度低这一特点来突破。用小钢刀轻轻一划,或在玻璃上蹭一蹭,便知结论。其次,从光泽度上看,俄罗斯玉虽是玻璃光泽,但略带瓷感,通体发干,白玉发“死白”之光。经过盘磨,由深白变得干透,放在白布上特白,拿在手中却显干涩。第三,从透明度上看,俄罗斯玉亮度好于和田玉,但由于结构粒度较粗,手感较轻,佩戴久了会变黄、变黑。同时,俄罗斯玉韧性差,易起性,出“崩口”,所以要注意观察玉器线条的崩裂情况。第四,从外形上看,俄罗斯玉在透光的地方,用肉眼稍稍观察,就能看到“毛颤状”的结构,而和田玉内部颗粒非常小,一般情况下用肉眼看不清楚。
  二十世纪末,国内市场出现了俄罗斯白玉。俄罗斯白玉有子玉、山流水玉、山料玉等产出形态,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戈壁滩玉产出。
  还些说法
  俄罗斯白玉山料是十几年前开始开采的,矿址处在俄罗斯贝加尔湖附近的山脉,海拔2500米左右,至今开采的矿点位于俄罗斯布里雅特自治共和国首府乌兰乌德所属的达克西姆和巴格达林地区。
  在俄罗斯布里雅特自治共和国软玉矿区附近的原始森林里,布里雅特河流中存有白玉籽玉、山流水玉,这些玉料与中国昆仑山所出软玉,在地质构造和矿床成因上有不少相似之处。
  1.俄罗斯白玉的天然形态及特征
  俄罗斯白玉矿体呈透镜状、脉状、似层状、团块状等,产出于酸性岩浆岩与白云质大理岩的接触带中,其中透镜状为主。透镜体大小不一,在它的横剖面上,可见明显的分带现象:从边缘到中心,玉料的颜色依次渐变为褐色→棕黄色→黄色→青色→青白色→白色;矿物粒度由粗逐渐变细;透镜体中央常有较高品质的白玉产出,不仅色白,质地也非常细腻。
  俄罗斯白玉的矿体由于受挤压构造运动的影响,含三价铁的溶液沿解理缝或裂隙渗滤,形成了颇具个性的棕色、褐色糖玉品种。这些糖玉与新疆白玉的糖皮、新疆山料玉中的糖玉,在颜色的色泽、分布形状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矿区附近原始森林的河流中,虽有籽料产出,但开采不便,产量少。
  目前我们所能见的俄罗斯软玉,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杂质较少。在化学组成、矿物成分、结构以及外观上,与新疆白玉都极为相似。
  俄罗斯白玉的外在特征,从外形、块度、外皮、颜色、透明度和质地上可以看出:
  1)外形
  俄罗斯白玉籽料的形成与新疆白玉籽料的形成无明显差别,呈光滑的卵形。
  俄罗斯山流水白玉由于受风雨的冲刷和相互撞击、摩擦,外形已失去棱角,一般以片状为多,表面比较光滑。
  俄罗斯白玉山料属原生矿,表面粗糙,多见参差不齐的毛口表皮,多棱角而呈不规则块状。主要产出有:贝尔加湖新坑、老坑的糖白玉、以及白皮白玉、灰皮白玉。
  2)块度
  俄罗斯贝尔加湖矿山所出白玉、糖白玉,矿点虽少,但产量多,产出的块度也比较大。断口参差。糖料大面较整齐。
  3)外皮
  俄罗斯白玉山料的外皮很有个性,业内就其外表皮色来命名它的品种,如“皮白玉”,这些外皮与其他山料玉一样,都是参差不齐的毛口表皮。
  俄罗斯白玉中的糖玉,因为特征非常明确,业内将其单独列为主要产出品种。中国新疆软玉中的糖白玉则从属于白玉。
  4)颜色
  俄罗斯白玉山料多呈白色、灰白色、奶白色。少量的以白色为基色,抛光会出现泛灰黄色。糖白玉的色调,从其切割的断面,我们发现它由外向内,则有几层颜色变化,最外层是浑浊的米泔水似的灰白色,内含深糖色蜘蛛点状;第二层是深褐糖色,第三层是浅褐糖色,这样一直过渡到纯白色。这种天然的玉色渐变形成俄罗斯糖玉的典型特征,非常独特。
  5)透明度
  俄罗斯白玉山料的透明度,多数较差,呈不透明——微透明状。玉里面的云絮状纹理呈团块状,更显浑浊感,部分的粥样模糊状是其独有的特征。它的结构,“冰点”明显,并且比较大,灯下能见玉质中夹杂的“蟹爪纹”。
  6)质地
  俄罗斯白玉山料由于晶粒的粗细、排列不够均匀,透闪石含量不稳定,质感不够细糯,而显得有些“刚”,雕刻中容易产生崩口、崩点,而显现出暴性。
  2.俄罗斯白玉的优劣鉴别
  1)块度鉴别
  俄罗斯白玉的块度较大,白皮料、灰皮料多“碎裂”、“僵块”、“糟头”,必须用切割的办法“去僵”、“去糟”,剖净,千方百计提高利用率。部分质地细润、白度较好、呈微透明状的,品质上乘。
  俄罗斯白玉的切割,越往中心玉质越细腻——这是俄罗斯白玉的又一独有特征。其中,质地细润、均匀块度大、利用率高的,也属上等好料.
  2)颜色鉴别
  白色——灰白色是俄罗斯玉的基本色。白皮料中色泽相对较白的(透闪石含量较高),杂质、斑点(杂质)又少,而色调明快的,也可以和新疆白玉媲美。
  混浊褐黄色——深褐色——浅糖色是俄罗斯白玉的基本色。其中,呈中性糖色,鲜艳明快的,制成玉雕工艺品,会有较好的艺术效果。一块玉料中糖色、白色两色分界清楚的,可制作艺术性很强的俏色玉雕作品。
  3)净度鉴别
  俄罗斯白玉纯净度的鉴别主要从定向分布的特征,看它的云絮状纹理中,团块状、冰点是否明显以及结构的松与紧、密度的大与小。俄罗斯白玉多属纤维变晶交织结构,在小部分材质中呈平行或放射状排列,透闪石的含量占90%——95%不等还含有黑云母晶体和磷灰石等矿物杂质。
  净度好的俄罗斯白玉,由无色的透闪石和阳起石的细小纤维状晶体组成,粒度细而均匀,雕琢加工时不易起皮,暴性不明显,打磨后不会产生凹凸不平的麻皮平底面。
  净度差的,材质中常夹杂蟹爪纹,有粥糊状的玉性特征。

为您推荐

俄罗斯民俗食物储藏器②

  名称:食物储藏容器   作者:汉特人   来源地:俄罗斯,西西伯利亚   时间:十九世纪末期至二十世纪初期   材质/工艺:桦树皮, 皮筋, 雪松根; 缝制, 上色, 刮磨   规格:高21 厘米, 直径23 厘米   收藏地:俄罗斯民..

俄罗斯名家童话②

  作品简介:   这是一本选集,选的都是“精品”。共收入七位作家,如列夫·托尔斯泰、阿·托尔斯泰、高尔基都是世界级的名作家,儿童文学的创作虽然不是他们创作的主要方面,但出于对儿童、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热爱,他们或..

俄罗斯国旗日②

  1991年8月,俄联邦最高苏维埃批准白蓝红三色旗为俄罗斯国旗。其中,白色象征真理,蓝色象征忠诚和纯洁,红色象征美好和勇敢。   俄罗斯人将首次看到三百年前悬挂在俄罗斯第一艘'鹰'号轮船上的蓝白红三色国旗。随后在..

俄罗斯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日②

俄罗斯东正教圣诞节②

  1月7日是东正教圣诞节,受东正教文化影响最深的俄罗斯人,6日晚间到7日清晨在该国最大的教堂''莫斯科耶稣救世主大教堂内隆重庆祝这一民间最重要的节日。俄国内政要及社会名流纷纷参加了圣诞节前的守夜活动。   东..

俄罗斯祖国保卫者日②

  每年的2月23日是俄罗斯的祖国保卫者日。这一天本是苏联红军的建军纪念日,是所有现役军人和曾经有过军旅生涯的人的节日。在苏联解体后,这一天已经成为所有男人的节日。   1917年末,为了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布尔..

俄罗斯谢肉节②

  谢肉节(俄文:Масленица,英文:Maslenitsa),俄罗斯传统节日。   谢肉节日的来历   '谢肉节'源于东正教。在东正教为期40天的大斋期里,人们禁止吃肉和娱乐。因而,在斋期开始前一周,人们纵情欢乐,家家户户抓紧吃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