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黄慎渔翁渔妇图轴②

  【名称】清黄慎渔翁渔妇图轴
  【类别】中国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民间收藏
  【文物现状】藏
  【简介】
  纸本,淡设色,纵118.4厘米,横65.2厘米。
  清代画家人物、山水、花鸟皆精,书法、诗文亦佳,是“扬州八怪”中的全才画家之一。其人物画成就尤为卓著。画法上,他突破了前人种种传统程式的藩篱,以草书入画,兼工带写,注重形体塑造与神情的刻画,对后世人物画影响深远。他的绘画题材空前广泛,不仅描绘历史人物、神仙佛道,而且表现樵夫、渔父、农人、纤夫,甚至流落街头的艺伎、乞丐的悲欢忧乐,使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也得以成为画面的主体,从而拓宽了中国人物画的表现领域。《》轴就是他此类题材作品中的一幅。
  《渔翁渔妇图》轴,此画描绘了一渔翁、一渔妇。布帕裹发、肩挎竹筐的渔妇似正徐徐前行,忽然被从后面匆匆赶来的渔翁叫住,于是驻足转身,回眸凝视;头戴斗笠,身背鱼篓的渔翁则忙不迭地将手中刚刚打上来的大鱼拿给渔妇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画家捉住生活中的一瞬,生动地再现了渔民生活的风貌和他们的喜悦之情。画面布局十分讲究,画中两人一前一后,一左一右,貌离神合,顾盼呼应。画面左上方草书自题:“渔翁晒网趁斜阳,渔妇携筐入市场,换得城中盐菜米,其余沽出横塘酒。”此诗不仅点明了画的主题,还进一步补充了构图。画面背景不着一物,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这幅作品人物造型严谨,比例合理,动态自然,形神兼备,显示出画家观察生活的能力和扎实的写生功底。其用笔不拘—格,细笔开脸,草书写衣,工处精谨不苟,写处纵横捭阖,兼方带圆,枯渴并用,浓淡兼施,行之所至,笔情墨趣、粉面棚艮尽现。画面用墨先以淡写之,再以浓提醒,勾染结合,酣畅淋漓。设色极淡,仅以淡赭略染头脸、手足,染低留高,富立体感。从画面署款“于化瘿瓢子慎”,所钤“黄慎”、“恭寿”两印及其画风来看,此画当属其盛年之作。
  黄慎(1687—约1770),初名盛,字恭懋,后改字恭寿,号瘿瓢子,福建宁化人。他出身贫寒,早年丧父,一生奔波于家乡福建、南京、扬州等地,以卖画为生。除《渔翁渔妇图》轴外,黄慎还有20余幅以渔民为题材的作品传世。此类作品数量如此之多,固然与画家的生活环境及其思想感情有关;但有研究者认为,当时他还是为了迎合—些商人“渔翁得利”的购买心理作画,这对于终生以卖画为生的黄慎来说也完全是有可能的。

为您推荐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②

发音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原文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译文  ..

明朱三松制竹雕渔翁②

【名称】明朱三松制竹雕渔翁   【类别】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国家文物局   【文物现状】现藏   【简介】   高:13.5cm   渔翁竹根制,老人面露微笑,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提小筐,足蹬草履,边躬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