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钱罐②

简介

  一种用来存钱的贮存罐。

渊源

  “”是古时以泥烧制而成的贮钱罐。
  上世纪50年代初,在古城,玩具摊上还在卖这种蓄钱的小陶罐,它的妙处是硬币可以放入,却无法取出。因此小孩子平日将父母给的零花钱从小孔中塞进去,到快过年时,钱贮满了,便打烂小陶罐,拿了钱去作快乐的消费,故此物又名“扑满”。“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具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西京杂记》卷五)。
  扑满最早的记载文字,见于司马迁所写的《》中。它还有许多别称,如:囊、闷葫芦、储钱罐。
  扑满常被诗人携入诗中,或增添浓郁的生活气息,或被引申出新的含义。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催租行》中写道:“床头悭囊大如拳,扑破正有三百钱”;从中可见劳动人民生活的困苦。陆游则以此设喻,说明过度地聚敛钱财必会招致灾祸:“钱能祸扑满,酒不负鸱夷。”记得一位高僧诗人曾写过一首叫做《扑满子》的咏物诗。诗中说,扑满子“只爱满我腹,争知满害身,到头须扑破,却散与他人”。
  汉武帝时的丞相公孙弘,年少时家贫,放过猪,当过狱吏,但刻苦向学,孜孜不倦,近70岁时方入九卿之列,74岁升为丞相,官居极品。6年之后,以病死于任上。刚入官道时,他的老乡邹长倩送他一个扑满,并在赠词中说:“……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具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土,粗物也,钱,重货也。入而不出,积而不散,故扑之。士有聚敛而不能散者,将有扑满之败,而不可诫与?”公孙弘在以后的岁月里,一直保持勤俭的本色,盖布被,食粗粮。所余的钱,用来在相府设东阁客馆,招纳贤才,以推荐给皇帝选用。所以,他不因聚敛钱财,招至“满则扑之”的大祸,平平安安度过了他的一生。
  当满族人聚集兵马,杀入关内,结束了汉族人为统治中心的明王朝,在300多年中,汉族的有志之士,无不试图推翻人的政权。清末由爱国志士组成的南社,就曾以“驱逐鞑虏”为己任,鼓吹革命。而“扑满”二字,被生发出新的意味,即砸碎满清王朝。南社爱国诗人苏曼殊,在清光绪二十九年由日本到达苏州,“当时苏曼殊曾画过《扑满图》扇面一页赠包(笑天)。扑满是泥制的贮钱罐,丢入铜钱只进不出,只有等积满后扑碎了它才可取出。但这幅图却是一语双关,扑满者,扑灭满清也,寓藏着强烈的民族革命意识”(尤玉琪《三生有幸梦苏州》)。
  早几年,在北京一家工艺小品店,见到了扑满。虽仍是陶制,造型却丰富多了,或小猪,或小虎,或小牛,,让人爱不释手。

为您推荐

压手杯②

  古代名。《陶雅》:“代均窑压手大杯,细腹半趺,亭亭玉立,并有蚯蚓走泥印,内青而外紫,鲜妍罕匹。”明代压手杯,即仿宋制。以永乐压手杯最为有名。《》:“压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画双狮滚球,球内篆‘大明年制’六字,细若粒米..

水丞②

1、简介  词语解释   水丞   shuǐchéng   [a small container of water for inkstone] 一种器皿。用来盛装磨墨用的水。亦称“砚滴”   简介   水丞又称水,是置于书案上的贮水器,用于贮砚水,多属扁圆形,有..

方彝②

  盛酒器。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彝本是青铜礼器的通称,宋人始称这类器物为方彝。方彝的造型特征是长方形器身,带盖,直口,直腹,圈足。器盖上小底大,做成斜坡式屋顶形,圈足上往往每边都有一个缺口。也有少数方彝下腹外鼓..

铅玻璃②

中国古代玻璃②

  中国的发展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对它有不同的称谓。   主要有:   1.“璆琳”--出现在时代的《·》中。璆琳本意为,古人借其称呼似的玻璃。   2.“”--最早出现在西汉的《》中,“……而璧玉、、琉..

小器②

  xiǎoqì   [small household utensils] 小。   (1) 浅窄、偏狭,也作“”。鄙其小器。—— · 《训俭示康》   (2) (《·八佾》:“ 之器小哉!”)   胎儿【小器】   香港风俗,怀孕三个月情况未稳定时过早..

金罍②

  罍,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造型有圆形、方形两种。圆形理造型为敛口,广肩,丰腹,圈足或平底;肩部两侧有两耳或四耳,耳作环形或兽首形;下腹部一侧有穿鼻。方形罍多为小口,斜肩,深腹,圈足式,亦有少数为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