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丞②

1、简介

  词语解释
  水丞
  shuǐchéng
  [a small container of water for inkstone] 一种器皿。用来盛装磨墨用的水。亦称“砚滴”
  简介
  水丞又称水,是置于书案上的贮水器,用于贮砚水,多属扁圆形,有嘴的叫“水注”,无嘴的叫“水丞”。制作古朴雅致,为文房一重要器具。水丞有玉制的,如清代青玉雕葫芦水丞,两水盂相连构成葫芦形状,周边随形雕刻枝叶缠绕,显得清朗自然。玉水丞中以明代玉工陆子冈所制作品最为著名。也有铜制的、陶瓷制的,如官哥窑肚圆式、钵盂小口式等。清代乾隆时所制掐丝珐琅水丞,色泽斑斓,雍容华贵。此外,婴戏水丞,即童婴趴在丞中戏玩这类题材的器皿在明清时期较多见,是当时盛行的吉祥图案之一。也有玻璃制品,色彩样式造型新奇、美观小巧、玲珑剔透。《饮流端说瓷》“蟾滴、龟滴,由来已久。古者以铜,后世以瓷。明时有蹲龙宝象诸龟。凡作物形而贮水不多则名曰滴。”晋时青瓷砚滴,多龟形,称“龟滴”。雕塑成蟾蜍形的,名“砚蟾”、“蟾滴”。别称“金小相”。

文房第五宝——水丞

  文房还有“第五宝”。就是水盂。此物因小巧而雅致,最能体现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故在文玩类的工艺品中,属于品位较高的藏品。
  古往今来的文人,历来重视和喜欢文房用具。中国的文房用具除基本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外,还派生出来许多,如印章、印盒、水盂、笔洗、笔筒、镇尺、砚屏、墨盒等等。这些文具因小巧而雅致,最能体现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故在所有的古董工艺品中,属于品位较高的藏品,并在收藏圈里称作文玩。不但受到广大收藏爱好者的青睐,其投资价值在文房收藏中亦属上品。
  《藏盂小志》中写道:“试叩问之,若无盂盛以水,岂能染墨濡笔,挥毫于缣素耶?”砚为石,石可炼金银,故砚为“金”;纸以草木为原料,可属“木”;墨乃松烟熏制,属于火;笔之毫来自羊兔鼠狼,此畜皆以土安身,故属“土”。唯“四宝”缺水,若以盂为水,则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 水盂,又称水丞、砚滴,在古代则直呼为“水注”。其主要作用是为了给砚池添水,最早出现在秦汉。它的形制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以随形、象形居多,另一些则是圆形的,或扁圆、或立圆。从材质来说,它的用料非常丰富,有陶土、瓷品、铜质、玉石、水晶、玳瑁、绿松、玛瑙、玻璃、漆器、竹木、景泰蓝等500余种。其图案更是五彩缤纷,宝蓝、钧红、翠绿、乌金、莲青、鹅黄、人物、山水、花鸟、虫草,应有尽有。
  水盂除实用意义外,更多的是带有观赏陈设。它供置于书斋的案几之上,与砚田相伴,与文人相对。因此,它必须符合主人的情趣,方可入选,包括其材质、工艺、造型、纹饰、画意等等,否则就难以厕身其列了。另外,从养生之道来说,水盂可息心养性,“一洗人间氛垢矣,清心乐志”。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水盂可助文思,“几案之珍,得以赏心而悦目”。再往深层究,也有一些是被用来做精神寄托的,有称其为丞兄或丞友的。陈玉堂老先生更是惟嗜“水丞”,收集的水盂有数百只,跨越多朝,用材广泛,洋洋大观,甚称“国内藏盂第一人”。他把自己的书斋起名为“百盂斋”,并刻制一方小印“迂而且愚”。这是斋主谦虚之词,同时也借用谐音,说明斋内除了盂(迂)还是盂(愚)。

为您推荐

压手杯②

  古代名。《陶雅》:“代均窑压手大杯,细腹半趺,亭亭玉立,并有蚯蚓走泥印,内青而外紫,鲜妍罕匹。”明代压手杯,即仿宋制。以永乐压手杯最为有名。《》:“压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画双狮滚球,球内篆‘大明年制’六字,细若粒米..

方彝②

  盛酒器。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彝本是青铜礼器的通称,宋人始称这类器物为方彝。方彝的造型特征是长方形器身,带盖,直口,直腹,圈足。器盖上小底大,做成斜坡式屋顶形,圈足上往往每边都有一个缺口。也有少数方彝下腹外鼓..

铅玻璃②

  lead glass   除、等玻璃形成物外,含有多量的。   用于制造、电真空玻璃、低温封接玻璃、、铅晶质玻璃、类光学玻璃、低熔玻璃、延迟线玻璃、高折射微珠玻璃及艺术器皿玻璃等。   铅玻璃的组成式为:RmOn-PbO-..

中国古代玻璃②

小器②

  xiǎoqì   [small household utensils] 小。   (1) 浅窄、偏狭,也作“”。鄙其小器。—— · 《训俭示康》   (2) (《·八佾》:“ 之器小哉!”)   胎儿【小器】   香港风俗,怀孕三个月情况未稳定时过早..

金罍②

  罍,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造型有圆形、方形两种。圆形理造型为敛口,广肩,丰腹,圈足或平底;肩部两侧有两耳或四耳,耳作环形或兽首形;下腹部一侧有穿鼻。方形罍多为小口,斜肩,深腹,圈足式,亦有少数为平底..

尖底瓶②

  尖底瓶为古代盛贮器,用以从河水中取水。其工作原理为:将空瓶放入水中,它在水中自动下沉,注满水后,由于重心转移,瓶口朝上竖起,再用绳将瓶吊出水面,从而实现取满水而滴水不漏。   尖底瓶主要出土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