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侯铜盥缶
春秋时期青铜器通高36厘米 口径21厘米
1955年安徽省寿县西门蔡侯墓出土
蔡侯铜盥缶(guàn fǒu,音灌否),盖顶作六柱环握。腹下内收,底为假圈足。盖和器均饰圆饼状涡纹,盖为6个,器为8个。器外壁嵌红铜兽纹,纹饰精美。器、盖同铭:“蔡侯申之盥缶”。出土时内附有一小匜。原有双链提梁,已残。该文物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是用竹木编成的,古代神话中往来天上的称为。因此,把做成槎的形状,是与神话传说相关的。《》所记,有人乘槎到天河遇织女。相传西汉通西域,寻找黄河的源头,以求调节水量,避免经常泛滥成灾。当时人们相信黄河通天,是天河即银..
战国时期青铜器 通高113厘米 口径87厘米 1933年安徽省朱家集楚王墓出土 圆口,方唇,鼓腹,圜底,蹄足。附耳外侈。腹饰一箍,箍上饰模印花纹。双耳和颈部模印菱形几何图案,足根部饰浮雕漩涡纹。口沿刻铭文12字..
名称:食物储藏容器 作者:汉特人 来源地:俄罗斯,西西伯利亚 时间:十九世纪末期至二十世纪初期 材质/工艺:桦树皮, 皮筋, 雪松根; 缝制, 上色, 刮磨 规格:高21 厘米, 直径23 厘米 收藏地:俄罗斯民..
【名称】明掐丝珐琅葫芦式扁瓶 【类别】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宫廷御用 【文物现状】现藏 【简介】 高:24.0公分,腹宽:15.2公分。 铜胎,圆唇口,壶身上截圆而下敛,下截圆而扁平,器侧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