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缶②
中国八音中的土类乐器,主要的只有两种,一个是埙,另一个是缶。缶的形状很像一个小缸或火钵,是很少见的乐器。埙的历史悠久,目前发现最为古老的埙距今已有7000余年,最初只有一个吹口,有音孔,而后慢慢增加演变为八孔埙,十孔埙和半音埙。埙的音色柔美,音质圆润,颇有高处不胜寒的凄凉美感。
缶本是用来装酒的瓦器,敲打起来就算是音乐了。
起源
可以远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诗经》与《周易》,那时候,鼓盆歌则是以娱乐为主,古代亦称之为“鼓缶、击缶”。
在《诗经·陈风·宛丘》中记载的有这样的内容:“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寿羽)”,其中“坎其击缶”是娱乐内容。
《周易·离》九三爻辞载:“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耄之嗟,凶。”意思是说,在太阳西沉时的光辉,不叩击瓦器而歌唱那就是垂暮老人的嗟叹。即将去世的老人,不鼓缶而歌是不吉利的。在老人临死之前,鼓缶唱歌是安抚老人的礼仪行为。在丧歌中饱含了对死者顺风顺路的祝愿,并在丧葬习俗中尽可能为亡者创造条件,使他一路走好,如灵前的《开路歌》、《礼赞》等。也证明其中的“鼓缶”是丧礼的内容,而“鼓”与“缶”的同时并存,也说明这里的“鼓”只是一个动词,“缶”这个名词也包含了鼓这种乐器。“鼓盆·击缶”以娱乐内容和丧礼习俗的共存持续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在战国时期更成为了华夏民族音乐表现形式的三大类别之一,据《墨子·三辩》中记载:“昔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殓冬藏,息于瓴缶之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度,“鼓盆”则只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的娱乐。战国时期有名的渑池大会上,秦王喝到兴头上强迫赵王为其弹瑟,并命史官记录下来以辱赵王,蔺相如遂以血溅五步逼秦王击缶以相娱乐,相应的使秦王的身份更降一级,以回击赵王鼓瑟之辱。
到汉代,桓宽《盐铁论·散不足》载:“往者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筝鼓缶而已。”《淮南子·精神训》载:“今夫穷鄙之社也,叩盆拊瓴,相和而歌,自以为乐矣”。在东晋时更有王敦击壶、隋朝有大音乐家万宝常随手击碗成曲等故事。战国时期的庄子妻死,鼓盆而歌,则进一步将鼓盆歌走向丧礼。《庄子·至乐》中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认为人死后不应该悲伤,应该高兴地送其走,于是鼓盆而歌,这种渊深悠远的意境恰似一种生命情调与主体意愿的完美结合。
北齐御史上士颜子推在《颜氏家训勉学》中说:“荀奉倩丧妻,神伤而卒,非鼓缶之情也。”到唐代之后,“鼓盆·击缶”的娱乐成分逐渐减少,李建勋《田家》之二:“木船擎社酒,瓦鼓送神钱。”到宋代出现“鼓盆之戚”的说法。宋·岳珂在《宝真斋法书赞》载:“闻有鼓盆之戚,不易派遣。”在元、明、清的文学作品中,“鼓盆歌”、“鼓盆悲”、“鼓盆之戚”之说,更为常见,而作为娱乐形式的击缶,也只有穷叫花子敲墩钵了。沙市的鼓盆歌作为民间丧事礼俗,经历了夏商周形成期,战国之后千年的发展兴盛期,到宋代已成为习俗而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