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四环铜鼓座
春秋时期青铜器残高29厘米 直径80厘米
1980年安徽省舒城县孔集出土
口沿作虎首和龙盘绕一周。虎竖耳,怒目圆睁,张口作吼啸状。龙独角上翘。器身满饰蟠虺纹。外壁饰四个衔环铺首,并铸有铭文两周,上周约98字,下周约52字。因锈蚀严重,难以辨认通读。该文物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这是以云南省楚雄市万家坝古墓葬群出土的铜鼓为代表的一类铜鼓。时值公元前8世纪的春秋中期到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中期。流行于云南中部的濮族(即今之彝族先 民)人民之中。这种铜鼓鼓壁较厚,工艺粗糙,鼓面无花纹或花纹较..
铜鼓 铜鼓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也是一种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铜鼓都为青铜铸,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径在一百厘米以上,最小的仅十余厘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