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北朝带釉螭柄鸡首陶壶
【类别】:陶器
【年代】:北朝(公元550-577年)
【文物原属】:山西省太原娄墓陪葬品
【文物现状】:1981年山西省太原娄墓出土,现收藏于。
【简介】:
高48.2、腹径32.5厘米。釉色绿中泛黄、晶亮莹润,但它并非瓷器,而是为随葬烧制的施釉陶器。釉陶在汉代比较流行,以後少见。
这件出於北朝 墓中的陶壶不仅罕见,而且装饰精美。它以螭龙为柄,前端塑出鸡首,壶上部贴塑对称的莲花、忍冬等花叶纹饰,壶下部贴塑四支展翅的凤鸟。外观华丽,典雅庄重。新颖的纹饰不仅显示出当时中国北方制陶业的先进水平,还反映出中国与西域各国文化上的联系与交流。
为您推荐
魏晋的官私印形式和钮制都沿袭汉代,但铸造上不及汉印精美。传世的给兄弟民族的官印,文字较多,用刀如刻如凿,书法风格表现为舒放自然,从而成为一个时期篆刻风格的代表。南北朝各国传世印章不多,官印尺寸稍大,文字凿款比较草率..
该罐造型丰满圆润,落落大方,近足处稍微外撇,平底,灰台胎,肩上饰对称横向桥型系四支。通体施青釉,釉层肥厚,润泽,开有细密的片纹。十分难得的是有原盖。
自汉晋以来,原始青瓷已完成向成熟青瓷过渡的阶段,但技术方面仍未..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艺术方面的变化更多的是体现在书法艺术方面,楷书真正出现了。绘画艺术的变化虽然不象书法那么显著,但是社会风气的变化,崇佛思想的上扬,都让本来简略明晰的绘画进一步变得繁复起来。曹不兴创立了佛画..
【名称】:北朝青釉仰覆莲花
【类别】:瓷器
【年代】:北朝
【文物原属】:北朝
【文物现状】:1948年河北省景县封氏墓出土
【简介】:
高54.4厘米、口径15.1厘米、底径18厘米
胎灰白细密,施,釉色青..
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进入北碑南帖时代。北朝碑刻书法,以北魏、东魏最精,风格亦多资多彩。代表作有《张猛龙碑》《敬使君碑》。碑帖之中代表作有:《真草千子文》。北朝褒扬先世,显露家业,刻石为多,余如北碑南帖,北楷南..
近年在甘肃嘉峪关东北的戈壁滩上,发现一处魏晋时期的墓群,其中有六座墓室的墓砖上绘有彩画,共有六百余幅。砖画的内容几乎都是现实生活的各种场景,包括采桑、耕田、狩猎、畜牧、屯垦、庖厨、宴饮等等,其中描绘劳动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