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粉彩方钟形壶
制造年代: 民国
材料: 紫砂
介绍
壶作方钟形,敛口,微鼓腹,底略内凹。四注式盖,长弧形钮。方体流,流下部紧贴腹壁。扁长环把。
紫砂胎通体绘彩。腹部两侧均施白釉地,以绿、红、黄、蓝等彩釉绘山石、松柏、人物图。老者居中,似主人,手指松柏,要向旁立在山石边的童子说着什么。构图丰满有致,色调鲜艳和谐。另两侧施绿地,各绘简单的蓝彩悬草一株。盖面绘彩技法亦相同,施白釉地的两侧,用红、绿彩绘花卉,施绿釉地的两侧各绘悬草一株。盖沿施深蓝彩边饰,壶口深蓝彩下有白地红彩水波纹、黄彩云雪纹。壶把和流满铺蓝彩,而钮上则施绿彩。用彩之丰富多变,在彩绘紫砂壶中并不多见。
为您推荐
名称:
制造年代:
材料:
收藏地: 博物馆
介绍
现藏于南京博物馆的镶铜筒形壶,在紫砂镶包工艺上,亦属一件上乘之作。壶体呈土黄色,通体抛光,明亮洁净。壶身作圆筒形,高直颈,平肩。圆平盖,小柱形..
竹笠:竹丝或竹篾编成的笠帽。
潮汕的竹笠,除揭西客家人的椭圆顶和军笠、学生笠的圆顶外,潮人老百姓用的都是尖顶的竹笠。分大、中、小三种。大竹笠的直径要近两尺,这是一种肩背市篮买卖妇女金银首饰的人及普通人..
柴家坪人面像
【出土时间及地点】:1967年柴家坪出土
【所属文化】:上的附饰物
【尺寸】:残高25.5厘米,宽16厘米
【特征】:器胎为夹细砂的红陶。五官的雕塑手法与礼县出土之头像颇接近,唯细腻过之。额际..
傣族和竹子自古以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爱竹、用竹,擅长竹编工艺。
在傣族地区,人们的各种生活用具多用竹制作而成:住的是竹楼,用的是各式自编的竹器,大至床、桌、柜、席,小至帽、盒、篮、篓,无一不为竹编。有..
竹编之乡,位于浙江省嵊州市。嵊州市拥有竹山面积22.5万亩。早在两千年前,聪明的嵊州人就利用盛产的各种竹子,巧妙地编织出各种简朴实用的竹箩、竹篮,后来逐渐形成一项重要的民间工艺。
1950年,艺人们组织办厂,使嵊..
市是中国竹编之乡,地处东部,上游,西麓,气候温和,盛产各种翠竹,素有'水竹之乡'之称。竹资源丰富,且劈篾性能好,适宜发展工艺。全市现在有竹类资源8属32种变种变形,基本实现了多品种布局、四季有笋。全市有竹林面积22.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