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唐寅枯木寒鸦图②
【类别】中国、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民间收藏
【文物现状】藏
【简介】
金笺,墨笔,纵 17.2厘米,横49.2厘米。
的花鸟画传世不多,但水平之高令人瞩目。唐寅用笔劲健爽快,具林良意,却更精练淳厚,高于林;落墨清润秀雅,受徐渭影响,然唐画风格洒脱、格调秀逸,与徐之狂躁恣肆又迥异。南齐的谢赫提出 “六法论”,自此以后,画之韵度高下皆由此评之,观唐寅画;具此意也。
唐寅《枯木寒鸦图》 ,绘枯木、山石与寒鸦,意境凄凉,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可谓“气韵生动”是也;构图布局极具匠心,在“经营位置”上下足了工夫:画面中物象不多,用笔亦不多,枯树从画面左下角伸出,横斜于整个画面中央,一石突兀于树千之前,愈显“孤独”之意。光秃的枝头上稀疏散落着几只寒鸦,回首从远处飞来的同伴,它们并不知道将要栖于何处,正合“一树寒鸦未定栖”之意,这与画面左下角那只孤独伫立的寒鸦形成了鲜明对照,更添画面凄楚之感,绝妙至极。用笔干练利爽,墨迹酣畅淋漓,皴擦苍劲有力,正是“骨法用笔”之真韵。作者对枯木寒鸦的刻画别具匠心,烘托出了强烈的画中意境,一种凄冷、孤独、失意、无望、悲凉的气氛从画中溢出。用墨不多,却抑扬顿挫、自由洒脱、落墨精练、技法纯熟,画中真情尽显。其中自题诗曰:“风卷杨花逐马蹄,送君此去听朝鸡。谁知后夜相思处,一树寒鸦未定栖。”寥寥诗句便将自己的心境和盘托出,沁人观者心中,这不是无中生有,亦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唐寅对自己人生命运的真实写照。
故欲解其画,须先解其人。其人、其事、其诗、其画,后人多有传颂,诚心佩服者甚众,学者亦众。唐寅自幼聪明过人、才思敏捷,写得一手好书法,尤工文辞诗赋。在其29岁时,举应乡试,得第一名解元。次年春,赴京参加会试,因科场舞弊案被株累,落得个逮捕下狱的悲惨结局,于是以诗酒纵欲而度日,同时游历名山大川,等待时机。时过几年,封地江西南昌的宁王朱宸濠正积蓄力量,蓄意谋反,拉拢各式人才,唐寅受邀随之,住半年余发现朱多有不法,故去之,后朱反,被镇压,幸好唐寅及早脱身,躲过此劫,但这一次的打击,使他彻底失望,愈加痛苦,遂皈依佛门,以卖画为生。唐寅的晚年极其落魄,内心的痛楚不得意、与妻子的离异、终日嗜酒再加上过度纵欲,大大缩短了他的寿命,这位旷世奇才在悲楚痛苦孤独潦倒中,年仅53岁便离开了人世。
因此,当我们鉴赏唐寅书画时,无不与其生平联系起来。因此,唐寅笔下之树石、人物、花鸟等皆传其真意,此真意正是其生平坎坷的真实写照。《枯木寒鸦图》中,“枯”、“寒”字意已渗透于笔墨之中,枯木寒风萧瑟,孤石难掩凄楚,寒风中一树的寒鸦无处栖身,枝头那只孤独的寒鸦不正是唐寅的化身吗?悲哉,凄哉!诗托画意,画亦写诗,相得益彰,高哉,妙哉!
正所谓“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唐伯虎全集》卷一《桃花庵歌》),风流才子一生悲苦,终不得意,却成就了他伟大的艺术,到头来名留史册,后入阅之、赏之、传颂之、研习之。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土、桃花庵主和逃禅仙吏,苏州人氏。聪敏多才,博雅多识,工诗、词、书、画,尤擅山水、人物,亦作花鸟,用笔苍润秀雅、风格灵动,绝妙横生。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鹧鸪图》等绘画作品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