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高启楷书题仕女图诗②

  【名称】明高启楷书题仕女图诗
  【类别】中国
  【年代】明代
  【作者】
  【简介】
  纸本,纵25.9匣米,横43.4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
  《题仕女图诗》此页书法,笔画圆转清劲、结体疏朗秀美是最大特色。令人流连的还有高启的这首诗。高启为明初著名诗人,与、张羽、合称“”。其诗雄健有力,富有才情,改变了元末以来缛丽的诗风,由此作所录诗作亦可见—斑。他做诗主张“剩币众长,随事模拟”,力求达到“时至心融,浑然自成”的境界。高启于诗众体皆长,风格豪迈,是明初成就最高的诗人。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对张士诚所占据的苏州地区采取了严厉的压制措施,对曾经服务于张氏政权的吴'中文人更励口以猛烈打击,其时苏州许多有才华的文士在朱元璋的统治下都遭到厄运。洪武五年,魏观任苏州知府。魏观在京时即与高启相识,相互钦敬。后魏观被巡按御史张度诬告而被杀,39岁的高启亦遭牵连而被腰斩。
  明焦站在所撰《玉堂丛语'文学篇》中说:“高启,以修元史成,授翰林编修,擢户部侍郎,不拜,致政归。所著有《姑苏杂咏》、《娄江吟稿》、《史要类抄》,及《缶鸣》、《江馆》、《凤台》、《吹台》、《槎轩》、《扣舷》、《凫藻》诸集。与杨基、张羽、徐贲齐名,世以拟唐初四于。族弟士敏,亦工缀述。启尝评其文有春容温厚之风,无枯槁险薄之习,所著有《辛丑集》。”
  明初,朱元璋为了巩固政权,屡兴文字狱,不少文人土子遭到迫害。书画家中,王蒙、盛著、赵原、周位、徐贲、高启、杨基等人都先后被杀。士人心灰意冷,不得已而隐逸山林、寄情书画。因此,出现了大批隐逸书画家,促进了文人书画的兴盛。渐渐地,社会趋于安定,王公官富、巨商豪富、乡绅名士聚集于江浙一带,因个人嗜好或附庸风雅,纷纷对艺术进行扶持、赞助与奖掖。这样的良好环境,使文人书画家得到了足够的精神与物质上的支持,他们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审美趣味、创作思想、风格样式获得了广泛的认同。高启楷书《题仕女图诗》就是此种社会大环境下的产物。
  明朝晚期,朝纲颓废混乱、道德沦丧、礼仪崩坏、皇帝昏聩、臣工腐败、宦官专权、党争酷烈,朝野上下一片颓靡之气。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艺坛出现了追求新奇、张扬个性的风气。反道学、反传统的李贽,反对复古、独抒性灵的性灵派“公安三袁”和不拘成法、特立独行的徐渭等文学艺术家争相竞起。高启书风与晚明“浪漫书风”相较,显得太过工稳整饬,程式化明显。就拿高启此作来说,整体格调以及气息都有亏欠,而且存在着大量雷同的用笔,较为集中地体现在“捺”势笔画中。可以说,“规范”与“变化”是艺术创作所必须遵循的原则,而这种相互转化的过程又是十分复杂的,更是对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的一种综合考量。其中,既有对艺术家审美眼光的考量,也有对艺术家艺术功底深浅的考量。在此作中,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多是“规范”,书写者对书写技法的涪熟是毋庸置疑的,但没有自己太多的艺术感悟(或谓艺术个性),当然也未能表现出多少“变化”的痕迹。《书史会要》称:“启善楷书,飘逸之气,人人眉睫。”从此作中,我们几平看不出多少“飘逸之气”,倒是有一种铅华落尽的清纯。
  高启,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博览群书,尤邃于史。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故自号青丘子。有《高太史大全集》刊行于世。

为您推荐

楷书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 欧阳询——欧体 欧阳询《九成宫》 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今湖南)。以楷书和行书着称。为书法史上第一大楷书家,其字体被称为'欧体',与颜(真卿)体,柳(公权)体,赵(孟俯)体并..

楷书演变过程

如今一般所说的楷书,是从汉隶逐渐演变而来的,按照时期划分,可分为魏碑和唐楷。魏碑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体,它可以说是一种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书体,钟致帅《雪轩书品》称:'魏碑书法,承汉隶之余韵,启唐楷之先声。'魏碑经..

楷书书体年代

篆书泰山刻石李斯秦公元前219年隶书褒斜道刻石佚名汉公元63年草书草书状索靖晋公元239—303年楷书宣示表钟繇三国公元151—230年行书兰亭序王羲之东晋公元303-361..

楷书字体分类

楷书基本信息

简介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

楷书四大家历史地位

楷书四大家对东亚书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把我们书法艺术推向了一个历史高潮,为后世书法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颜真卿 圆笔书法的开创者:颜真卿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唯一能和大书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后辉映的..

楷书四大家赵孟頫

人物简介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是元代最显赫的画家,也是在当时、并在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的画家。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历仕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