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陶成菊石戏猫图②

  【名称】明陶成菊石戏猫图
  【类别】中国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民间收藏
  【文物现状】藏
  【简介】
  纸本,纵 147.3厘米,横59.2厘米。
  这幅以猫、石、竹、菊为题材的画,作于公元1503年,是明代画家陶成的杰作。画面上猫蜷伏在地上,全身以细笔干墨,一笔一笔的逐一面成。傲然直立的太湖石,以浓墨为主,用大笔横写快速完成,由于浓淡干湿和巧妙留白而分出阴阳面,寥寥数笔,浓淡得体,显得含蓄有致。小石坡上以细笔点苔,石后数杆秀竹,清健有力,工整而又潇洒。特别是繁茂而氏垂的竹叶生动地表现了静风中竹的形态,显示出画家对竹的观察深入细致。幽香的菊花从石后伸出,又用浓淡墨轻点出菊叶,错落有致的菊花,更显出构图的别具—格。
  用勾花点叶法画石后的菊花,竹子则完全是用双勾法,干的挺拔,节的梗脆,叶的苍劲,与画面上浓墨画的太湖石相得益彰,这都得益于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在这幅画里,作者故意以双勾法画竹,而不用墨竹点景,是因为画面上的太湖石已用了浓墨,如果后面的竹子再用重墨,不免失去轻重虚实的平衡,难以协调融合。竹叶与菊花掩映处,描与坡石重叠处,都以虚实互补为主。虚实有时用线来表现,有时用面来表现,如何使轻重相宜,虚实相应,还要依照画面的需要作主观的调整。中国画画家常用单纯的墨体现各种物体的明暗,表现想要画的各种景物,然墨色如何调酉己得当,非一日之功。中国画论到墨,除了“墨有六彩”外,又说“墨分五色”,事实上,画家的用色用墨又岂止六彩五色,把握好墨色深浅浓淡的千变万化,不拘一格的灵活使用,就会收到好的效果。此作画面饱满,笔法沉着,用墨厚润,体现了作者对笔墨的驾驭。
  陶成继承了工笔和水墨写意技法,并在造型的洗练、笔墨的放逸、情致的跌宕等方面又有所发展。全画用笔健拔劲锐,但仍不失谨严精微,恬静平和中兼具苍润雄浑,这种随意点染的画法,气势不凡,恰当地表达了画家热爱生活的情怀。画中的竹石与菊虽然简淡,却有一种动势和力量,使人感觉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唐以来不少画家喜欢画竹石野菊,或枯木寒林。许多文人对此也很感兴趣,经常写诗赞颂,他们从竹菊形象联想到人的精神品质,借以表达对坚贞品格的一种敬意。而陶成在作画时,又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意趣,他画了一只憨态可掬,又不失稚拙的白猫,给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气,又使整幅画都充满了浑朴的气韵,从而形成—了陶成绘画严整坚实而又洒脱奔放的独特风貌。
  画的左上部有题诗:“乐逸谁看晚节香,篱边日日醉壶觞,眼前不道春光好,独有寒情可耐霜。”表达了陶成清高的节操。
  陶成,字孟学,号云湖山人,江苏宝应人,工诗及篆隶,又善山水,人物及花鸟。为人狂放不羁,行径奇特颇像宋朝的画家郭中恕和米芾。

为您推荐

陈师曾菊石图轴②

【名称】陈师曾菊石图轴   【类别】书画   【年代】近现代   【文物原属】陈师曾作品   【文物现状】现藏故宫博物院   【简介】   纸本,设色,纵134.3cm,横33.4cm   画面左侧自题:“寿芝道兄先生属。师曾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