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象牙雕竹林七贤笔筒②

  说明: 高8.2cm
  牙雕是以动物的牙为材料雕刻的工艺品,其技法与竹、木雕刻大体相同,器物造形也以笔筒、臂搁、镇尺、笔架、屏风等为多。我国牙雕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商代就有了负责象牙雕的专业奴隶,技艺相当高;唐宋时期象牙制品已较精美;明清时象牙雕刻作品种类繁多,小自扇骨、香熏、花插、笔筒,大至花卉盆景、山水人物、巨型龙舟、连幅围屏等。当时象牙、犀角雕刻和竹木、金石雕刻并没有严格的分工,许多工艺家对加工各种质地的材料得心应手,明代的鲍天成、濮仲谦,清代的尤通、尚均等,都是这样的多面手,所以明清牙雕更易于吸收他种雕刻技法的长处。
  这件牙雕作品采用清代惯用的手法即减地法雕竹林七贤图,构图布局合理,雕工精细。清代早、中期由于朝廷大力鼓励文事,因此以文人文事为主题的装饰在各种艺术品上得到相应的表现。以竹林七贤为题材的艺术品相当丰富,在本网的古陶瓷、文房用具和古杂件栏目里也经常可以找到这类题材的藏品。

为您推荐

清竹雕竹林七贤笔筒②

  【名称】清竹雕竹林七贤笔筒   【类别】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   【简介】   高:17.3厘米,口径:13.7厘米。   作者采用和的技法,以通景的方式,刻有竹林七贤..

清象牙雕竹林七贤笔筒②

  说明: 高8.2cm   牙雕是以动物的牙为材料雕刻的工艺品,其技法与竹、木雕刻大体相同,器物造形也以笔筒、臂搁、镇尺、笔架、屏风等为多。我国牙雕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商代就有了负责象牙雕的专业奴隶,技艺相当高;唐宋时..

明伽楠香雕松树笔筒②

  沉香中最为珍贵的称为伽楠香,树脂含量较沉香高。伽楠香量少而质优,世称至贵。   这只笔筒,高9厘米,作随形状,筒身外壁结合天然的水沉纹理作地,苍松的主题纹样则以剔地浮雕技法表现,形成明显的对比逸趣。此外,水沉木质..

清象牙雕鼎②

清吴之璠木雕人物笔筒②

说明  这件清代吴之所作木雕人物笔筒用黄杨木雕成,口与底镶嵌红木,椭圆形,内口如灵芝瓣。周身浮雕晋谢玄对弈图。作者采用高浮雕技法,用刀圆熟深峻,人物位置自然妥贴,神态逼真,吴之的款印原刻于浮雕的岩石上,后被乾隆皇帝令..

象牙透雕五老图香筒②

  象牙透雕五老图香筒,高26厘米,由筒体及器盖两部分组成,通体象牙透雕。主题部分为:“香山五老图”,在层峦叠嶂的深山中松树楼阁掩映其间。五位老者正沿级蹒跚而上,其中三位于半山腰正拄杖前行,直指山顶琼楼玉阁,山脚下两老..

明濮仲谦款八仙笔筒②

  这只笔筒长15.9厘米,宽17.4厘米。   濮澄(1583—?年),字仲谦,金陵人。刻竹有巧思,善选材,相形度势,随形赋意,刻画数刀便成名作,作品朴雅而不失精致,开创了金陵派的浅刻、简刻风格。明人张岱《陶庵梦忆》曰:“然其所以自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