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纳泰罗
唐纳泰罗与基伯堤(Lorenzo Ghiberti, 1378-1455)同为意大利佛罗伦斯早期文艺复兴雕刻界的代表人物,但关于唐氏生平后人所知甚少,只确定他于十七岁时曾进入基伯堤的工作室学习金匠等工艺技术,也许可能还曾向南尼'迪'班科(Nanni di Banco, c. 1375-1421)讨教过大理石雕刻的技法。唐纳泰罗的首件作品为大理石雕《大卫》(David, 1409),此像比真人略高,呈现旧约圣经英雄大卫战胜巨人哥利亚的一幕。在唐氏的刻划下,大卫显得年轻稚嫩,他的衣着、略显轻盈的体态甚至不带面部神情的模样,透露了中世纪哥德遗风的滞留,再加上一股浓厚的抒情性,大大冲淡这原本是相互廝杀、惨状历目的故事题材。
唐纳泰罗与建筑家兼雕刻家的布鲁内勒斯基(Brunelleschi)颇有交情,据说两人还曾结伴至罗马游历,导致古典理念于一四二○年代後渐在两者的作品中萌芽与体现。唐纳泰罗在《大卫》之后陆续完成几件更巨大的石雕作品,如《圣马可》(St. Mark, c.1411)、《圣乔治》(St. George, c.1416)等,此两座石雕展现雕刻家日益精熟的刻划技法,除予人较厚实的重量感与立体感外,加上人物表情的自然流露、人体比例的合宜与肢体的灵活度等方面,皆证明了雕刻家向古典靠拢的依据所在。
与基伯堤雷同,唐纳泰罗也擅长处理青铜浮雕,其最著名的一件浮雕《希律王的宴会》(Herod’s Banquet, 1427),乃利用线性透视法将空间以建筑物墙面区隔成四个层次,层层推进的效果造成了深远的空间感,而此技法之前已在基伯堤的浮雕《约瑟的故事》(The story of Joseph, c.1425)中运用过。线性透视法一开始由布鲁内勒斯基发明并使用在建筑设计上,之后广泛流传并成为当时艺术家们最常使用的视觉错觉技法,不管画家或雕刻家,皆偏好使用此法以便在画面上营造深远的三度空间,而对空间感的热切追求遂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最大的特征与标志。唐纳泰罗在《希律王的宴会》画面里,呈现新约圣经最骇人听闻的一幕:希律王之女莎乐美因得不到施洗约翰的爱,竟由爱生恨请求父王夺取约翰的头颅,流露她强烈的占有欲与报复心。此题材自古以来一直被西方艺术家以不同方式呈现,唐纳泰罗的诠释重点在于表现当希律王与众人目睹施洗约翰头颅所流露的惊慌与恐惧时,只有位于画面中央的莎乐美一付镇定模样,无形中表明她阴冷险恶的一面。尽管题材如此的血腥,唐纳泰罗的呈现方式却偏向抒情与细致,在六十公分见方的画面中他详尽地交代了许多细节,如人物的表情与姿态、衣物的皱褶与质感、墙面与地面的处理等,皆巨细靡遗且自然流畅,可说将十五世纪初期的青铜浮雕成就推至高峰。
除了在青铜浮雕取得成就外,唐氏的青铜塑像也为人所乐道,如《大卫》(David, 1431-33)一作即成为他最令人知晓的雕塑。此像与真人尺寸相仿,雕刻家仍将大卫赋予青春、稚嫩的模样,他带著头盔并蓄长发,眼睛向下凝视脚边的败将,具有一股含蓄却自信的神情。雕刻家此次以全裸的方式刻划大卫,成功诠释了他年少、清瘦却充满青春的体态,不管在人体表现上的成熟度或是人物姿态的灵活度,都较二十几年前的同题材大理石雕更显精采与自若,充分展露唐纳泰罗的成长与蜕变。
唐氏的雕刻对其他同时代艺术家是某些灵感的来源,例如马萨吉奥(Masaccio, 1401-28?)、波堤伽利、曼帖那(Andrea Mantegna, c.1431-1506)甚至米开朗基罗等皆曾受其风格所影响。但他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十五世纪,之后甚至十八世纪洛可可风格、十九世纪印象主义雕刻代表罗丹也都跨越时空汲取过唐纳泰罗的养分,因而奠定唐氏在西洋雕刻史上无以动摇的重要地位。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