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石刻②

  明代雕刻。在今北京昌平境内的天寿山。陵区包括永乐七年(1409)至十一年建成的长陵及天陆续修建的献陵、景陵、塑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和思陵。陵区正门前竖着一座五间六柱十一楼的汉白玉石大碑坊,坊宽28.86米,约为坊高的一倍有余,结构宏伟,牌坊的夹柱石上方雕有蹲卧的麒麟、狮子以及由龙、狮和其他怪兽构成的生动浮雕图案,是我国现存牌坊中最大的一座。神道两旁排列石兽六种,十二对,二十四件。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各为一对蹲坐,一对伫立。石人十二,武将、文臣、勋臣各两对,皆作立像。雕像都用整块白石琢成,体积最大的达三十立方米,形态逼真。

为您推荐

王氏石刻像②

  宋代线刻。1952年江苏扬州出土。长55厘米,宽38厘米,厚约7厘米,上刻“宋故郡府君夫人王氏之像”十一字, 左下角已残缺, 可能是墓葬或祠堂之遗物。 画共三人,王氏端坐椅中,略向左偏,左边站一个手捧唾盂之侍婢, 王氏椅背另一..

临淄石刻艺术馆②

  临淄石刻艺术陈列馆坐落在齐国故城遗址的原西天寺旧址上,北临桓公台与齐故城排水道口,东面不远处就是闻名遐迩的齐国历史博物馆、东周殉马坑和孔子闻韶处。车水马龙的大道坦途连接着密集的文物景点。倘若在这方圆数..

宋肩背交椅男仆画像石刻②

  这件宋代的画像石刻高191厘米,宽49厘米。   画像石刻是一种用于墓室装饰的石刻艺术,是古人崇尚事死如事生、讲求厚葬的产物。最早的画像石刻应追溯到我国的汉代,大致始于西汉晚期,盛行于东汉早、中期,衰落于东汉末..

褒斜道石门摩崖石刻②

萧景墓石刻②

  在南京东郊太平村。萧景,字子昭,是萧崇之子,梁武帝堂弟,官至侍中、中抚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墓前存有石兽二,神道石柱一。此柱为南京地区保存得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南朝石柱。石柱全高6.5米、柱身高4.2米..

彩绘浮雕武士石刻②

  五代(公元907年-公元960年)   高113.5厘米 宽58厘米 厚11.7厘米   省王处之墓出土   藏   这是一块镇墓石刻。石刻所绘,身着,手持宝剑,脚踏似牛怪兽,头顶含珠,该形象取材于中的护法天王。随着佛教世俗化的影响,天..

半山亭石刻②

  年代:   地址:长岗闸口村   在闸山村(旧名黄铜山)山腰处,坐东朝西,为明代成化十八年(1482)丁继仁修建,建亭基尚存。亭边石崖有三处石刻,一处为“”(横书)3个大字,魏碑体,另两处自右而左(竖书),刻两篇短文,书体为行草略带魏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