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春秋战国时期原始瓷提梁盉
【类别】
【年代】
【文物现状】 现藏
【简介】
高:17.7cm,口径:7cm
直口,圆腹,下承以三兽形足,流为兽头状,壶体另一侧饰一卷曲短尾。提梁为弓形,顶部两端饰有锯齿形棱脊,肩、腹部饰以四道连续的水波纹。器物造型古朴端庄,釉色青中泛黄,施釉均匀,纹饰简洁明快,富有动感。
原始瓷出现于商前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战国以前,由于当时工艺技术水平低下,原料处理未经精细的过滤、淘洗、捏练、陈磨等工艺过程,器物造型简单,胎体多有裂纹,釉色很不稳定。战国时期,原始瓷的制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其烧结性能和器表施釉等方面均有很大发展,器形规整,釉层厚薄均匀,釉色青黄,造型多仿当时的青铜器,有尊、鼎、簋、盉、豆、钟等,纹饰多以刻、划、捏塑等为装饰,具有纯朴简洁的风格。
此盉造型规整,釉色均匀,是原始瓷中的佼佼者。
为您推荐
原始青瓷盉 西周时期原始瓷器
高12.4厘米 底径8.8厘米
1965年安徽屯溪西郊土墩墓出土
此盉形如扑满,顶端作兽首状,上腹一侧附牛角式銎手,另一端有一流,全身均作弦纹环绕,青黄色釉。釉面光亮,保存完整。出土..
原始青瓷虎形器 春秋时期瓷器
高23.5厘米
1965年安徽省屯溪市西郊出土
胎色灰白,釉色淡黄,且薄而均匀。以虎首为流,一兽作提梁。口、腹和底均呈椭圆形。背面和上腹刻划方折纹,腹下部刻划竖线纹和方格纹。..
原始青瓷尊 西周时期原始瓷器
高17.3厘米 腹径13.4厘米
1959年安徽省屯溪市西周墓葬出土
高岭土胎,胎色灰白,与著名的祁门瓷土近似。表里均施灰白色釉,有脱釉现象。器身刻划弦纹、斜方格纹和波纹等。口..
名称:
制造年代:
材料:
规格: 高17.7厘米
收藏地:博物院
介绍
据考证,唐代以前,尚未出现专门的茶具;唐代“茶圣”陆羽创导的品饮法,带来一整套庞杂的茶具体系;宋代则基本沿袭了唐朝的体..
【名称】 西周原始青瓷双系罐
【类别】
【年代】
【文物现状】 现藏
【简介】
高:13.2cm,口径:8.4cm
罐敛口,折腹,束腰,平底,腹两侧各有一横系。罐身施青黄釉。肩饰水波纹及弦纹。此罐的造型..
原始青瓷盂 西周时期原始瓷器
高6厘米 口径8.9厘米 底径6.4厘米
1965年安徽屯溪西郊土墩墓出土
侈口,深腹,圈足。瓷盂最早见于西周,多仿青铜器造型,所不同的是青铜盂多有附耳,而瓷盂不加附耳。青瓷盂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