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砂灰陶鸟足鼎②

  中文名称: 夹砂灰陶鸟足鼎
  英文名称: Grey pottery ding mixed with sand and with bird-shaped leg
  介绍
  鼎--龙山文化最常见的炊具鼎是龙山时代最常见的炊具。这件陶鼎由山东省潍坊市姚官庄遗址出土,上部实际是一个敞口深腹盆,下部是鸟首形的三足。盆的口沿部位有两两对称的四个把手,腹的外表呈灰黑色并饰有三周均匀分布的凸弦纹,制作规整匀称。足略呈褐色,它的正面、侧面及截面均呈三角形,三边都捏塑出凹凸纹样,两侧则各有一个圆形的镂孔。其黑色的外观,轮制的工艺及鸟形的装饰,无一不体现了山东龙山文化特有的风格,让我们由此感悟到了东部先民的生活情趣和生产技艺。
  炊食具中鸟的形象与陶鬶所展示的振翅欲飞、充满动感的鸟的形象相反,这件陶鼎仿佛让人看到了一只正聚精会神低首觅食的鸟类,把观者带入了一片安详静谧的氛围中。炊食具中反复出现的鸟的形象,足证山东龙山文化的人们与鸟的关系是如何的密切。
  鼎盛时期的黑陶龙山时代是黑陶的鼎盛期,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胎质细腻,黑而发亮,即使素而不饰也极有韵致,特别是其蛋壳黑陶,厚度仅有0.5毫米,其中所蕴含的胆识与美学观念令人惊心动魄。这一高度的成就,与轮制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
  轮制工艺高度发达轮制工艺的发达是龙山文化另一项高度成就。这是一种将粘土放置在轮盘上,利用轮盘旋转的张力而使陶器成型的技术,其特点是制作快、产量高而且器形规范匀称,至今仍为陶瓷业所袭用。陶器表面的弦纹,很多就是制作过程中轮的旋转所形成的。龙山时代的轮制技术的发达,在许多方面已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规格: 高16厘米 口径18.5厘米 底径10厘米
  出处: 走进珍宝世界:中国古代饮食具
  年代: 新石器时代
  类型
  质地类型: 陶器
  功用类型: 饮食具
  栏目关键词: 炊食具 茹毛饮血与原始熟食的结束—新石器时代 饮食具
  收藏地: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主题词或关键词: 鼎 龙山文化
  辅助分类项: 饮食具

为您推荐

稀世之珍汝瓷②

  精美的汝瓷被视为无价之宝。   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   汝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

唐三彩花瓣式三足盘②

  【名称】:唐三彩花瓣式三足盘   【类别】:陶器、   【年代】:唐代   【文物原属】: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   【简介】:   高6.6cm,口径22.2cm,足距13.3cm。   盘口为九瓣花口式,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底下以..

神兽纹假圈足洗②

  北宋汝窑天青窑变红斑釉印神兽纹假圈足洗   器形特征:高3cm,口径14.5CM,底宽13.5cm。   器底为假圈足,外裹足满釉支烧,五粒芝麻状支钉色白而闪黄。文献认为民窑也有少数为满釉支钉烧造,但其支钉大如绿豆瓣,而且用..

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②

彩陶船形壶②

  【名称】:彩陶船形壶   【类别】:陶器   【年代】:新石器时代   【文物原属】:仰韶文化遗物   【文物现状】: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现藏于。   【简介】:   盛水器,高15.6厘米,长24.8厘米。   设计以船为..

隋白陶黄釉画彩弹琵琶骑马女俑②

  【名称】:隋白陶黄釉画彩弹琵琶骑马女俑   【类别】:陶器   【年代】:隋代   【文物现状】郑振铎先生捐赠,现藏于北京   【简介】   高31.5cm。   女俑盘发,外束巾,并在头前部系结,上穿窄袖衫,施红彩,下着高腰..

唐三彩双峰骆驼俑②

基本信息  【名称】:唐三彩双峰骆驼俑   【类别】:陶器、   【年代】:唐代   【文物原属】:   【文物现状】:1952年先生捐赠,现藏背景。   【简介】:   高87厘米。   这件唐三彩双峰骆驼俑,搭挂着兽面纹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