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称】:唐三彩双峰骆驼俑
【类别】:陶器、
【年代】:唐代
【文物原属】:
【文物现状】:1952年先生捐赠,现藏背景。
【简介】:
高87厘米。
这件唐三彩双峰骆驼俑,搭挂着兽面纹饰的驮囊,丝绸和水壶也都安放就位,它引颈张口,后肢直立,前腿略弯,仿佛刚从卧姿直身而起,仰天长嘶,准备踏上西归的征途。恍惚间,长安城里喧闹的东、西市,驿站旁酒巷里巧笑的胡姬在你身旁铺张开来,你就在大唐盛世的气氛里,去感受异域与东方的传奇。
“唐三彩”是唐代低温彩色铅釉陶的通称,始创于唐高宗时期,在唐玄宗的开元年间达到鼎盛。“三彩”里的“三”是一个虚词,因为唐三彩里可以包括黄、绿、白、褐、蓝、黑、紫等多种色彩,不过我们最常见到的三种颜色是黄、绿、白。这件骆驼俑色彩鲜艳,釉色明亮,造型精致准确,尤其是其87厘米高的尺寸,更显示了大唐气象的威武恢弘。收藏故事
1948年,现代著名学者、作家,也是古籍版本和文物收藏、鉴赏家的郑振铎先生(1898~1958年)见到此件唐三彩骆驼俑时便爱不释手,然而卖家12两黄金的要价令只有10两黄金的郑先生只能欠债购买。1952年,郑振铎先生将之捐赠故宫博物院,成为他同时捐献的655件文物的其中之一。
为您推荐
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尔金山北麓,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92°20′~93°19′,北纬39°02′~39°47′,属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396 000 hmsup2;,核心区128 500hms..
一、保护区的成立
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7.8万平方公里,是典型的极旱荒漠类型保护区,也是世界极度濒危物种——野骆驼的模式产地。
为保护罗布泊地区特有的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