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首衔璧纹饰②

  材质:翡翠
  产地:辽宁
  规格:全长188厘米
  类别:汉代的玉器
  简介:
  再生宝衣
  山岳精英
  玉衣也叫“玉匣”、“玉押”,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殓服,外观和人体形状相同。汉代人认为玉是“山岳精英”,将金玉置于人的九窍,人的精气不会外泄,就能使尸骨不腐,可求来世再生,所以用于丧葬的玉器在汉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金丝缕玉
  玉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周时的“缀玉面幕” “缀玉衣服”,到三国时曹丕下诏禁用玉衣,共流行了四百年。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用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铜线缀编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到目前为止,全国共发现玉衣二十余件,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中出土的两件金缕玉衣是其中年代最早、做工最精美的。
  缀玉人形
  图片所示是刘胜的那件玉衣,由头罩、上身、袖子、手套、裤筒和鞋六个部分组成,全部由玉片拼成,并用金丝加以编缀。玉衣内头部有玉眼盖、鼻塞,下腹部有生殖器罩盒和肛门塞。周缘以红色织物锁边,裤筒处裹以铁条锁边,使其加固成型。脸盖上刻划眼、鼻、嘴形,胸背部宽阔,臀腹部鼓突,完全似人之体型。
  耗费无算
  全衣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做工十分精细。玉片成衣后排列整齐,对缝严密,表面平整,颜色协调,着实令人惊叹,反映出玉师杰出的技艺和达官奢侈的生活。
  1968年河北省满城中山靖山墓出土
  现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兽首衔璧纹饰()
  是中国中出现最早并一直延续不断的品种,是很重要的瑞玉,至两汉是玉璧的鼎盛时期,用玉选料极精,制作工艺极细,花纹形式多变,饰纹种类极为丰富,使用范围大增,数量也属历代之冠。
  此饰品为镂空,通体扁平,上部镂雕对称式兽面纹饰,形像威严肃穆,气势轩昂,左侧连一螭虎,形制与兽面纹样配合默契,有很强的虚实、线面变化。
  兽面鼻部镂制一方形环,与璧口相套。玉璧扁圆,边沿起旋纹,两面均琢饰谷纹,布局规整、条理,并与兽面部分形成动与静、圆与方、点与线的对比。
  璧饰由一整块琢制,工艺精湛可见玉师的匠心独运,是不可多得的佳品,也是南方古玉的代表作。

为您推荐

剔红漆墨床②

  清代漆器   高2.4厘米 长8.9厘米 宽6.3厘米   剔红是漆器工艺中的一种雕漆技法,它是在器胎上,用一种或多种色彩的漆进行髹涂,涂—层干一次,干后再涂,如此反复,少则数十层,多则上百层。然后在厚厚的漆层上加以雕镂..

泰州传世木雕艺术品有限公司②

  泰州传世雕刻艺术品有限公司专业生产:木雕|佛像|木雕佛像|寺庙佛像|寺庙彩绘|木雕千手观音|木雕观音|木雕五百罗汉|木雕十八罗汉|大型屏风壁画|古典窗花|宫灯|雕刻工艺品|树脂产品|木雕厂|木雕工艺品|佛教用品|雕..

高山巴花②

  高山巴花,英文名称Kevazingo,是一种木材的名字。   树木与分布:大乔木;高24~30M,直径1.0M以上;具较大板根。本属15种,分布于热带非洲和美洲,其中非洲有11种。只要从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进口,量较大。   横断面: 心..

尤通②

明犀角雕螭竹灵芝纹杯②

  【名称】明犀角雕螭竹灵芝纹杯   【类别】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   【简介】   高:7.9cm,口径:16.1-9.7cm,足径:5.8-4.9cm。   杯敞口,敛腹,杯外壁雕灵芝纹,内壁有..

霍去病墓石雕②

  雕刻艺术珍品。是西的名将,因有战功,封为,死后陪葬武帝旁。有大型石雕散置墓旁,以作纪念。石雕作于西汉六年前后(约公元前117),有象、牛、马、猪、虎、羊、“怪兽食羊”、“人与熊斗”和“”等16件。多是根据原石自然形..

明尤侃款犀角雕芙蓉鸳鸯杯②

  【名称】明尤侃款犀角雕芙蓉鸳鸯杯   【类别】   【年代】明代末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   【简介】   高:8.3cm,口径:12-8cm。   杯,束足,平底。杯柄雕刻成山石花枝形,花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