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璞不斫②

  明代中期开始,竹刻成为了专门的工艺美术种类。明中叶至清,竹刻工艺日益繁荣,名家辈出,也使得竹刻成为了供人玩赏的艺术品。当时盛产竹子的江南嘉定和金陵也自然成为了竹刻的两大中心。和金陵派。
  金陵派由创立,竹刻特点偏向中国文人画形式,工艺上以天然形态稍加凿磨,技法以浅刻为主,时人称之“大璞不斫”。作品以刀代笔显现笔墨意趣,境界“简朴高雅”,流传作品文人气息浓郁,艺术品位高,其后的代表人物有潘西凤、方洁等。
  宋荔裳《竹罂草堂歌》中有为仲谦赋:“白门濮生亦其亚,大璞不斫开新硎。”所谓“大璞不斫”,是说能略施刀凿以见自然之趣。这与一般竹刻不同,须有很高的艺术修养才能为之,故能继承此法的人不多。

为您推荐

清犀角雕鸟形杯②

  【名称】清犀角雕鸟形杯   【类别】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   【简介】   高:5.4cm,口径:10.3-7.1cm,足径:3.5-2.2cm。   杯呈斗形,俯视其口部近椭圆形,一端稍窄,为..

清犀角雕水草纹杯②

  【名称】清犀角雕水草纹杯   【类别】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   【简介】   高:4.2cm,口径:9-6.5cm,足径:2.8-2.4cm。   杯广口,敛底。其形自口部俯视近椭圆形,一..

清乾隆犀角雕双螭耳兽面纹杯②

  【名称】清乾隆犀角雕双螭耳兽面纹杯   【类别】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   【简介】   高:8.6cm,口径:17.3cm-10.1cm,足径:5.7cm-4cm。   杯斗型,口部近椭圆,口..

禅国山碑②

萍乡湘东傩面具②

  一、简介   傩面具是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傩仪、傩舞、傩戏。湘东傩面具是优秀的民间传统雕刻,有着悠久的历史。湘东为'江南煤都'萍乡所辖,是江西的西大门。   湘东区现存傩面具雕刻源于清代,由湖南太丈..

黄若澄②

  黄若澄,一九七二年出生于江西永修,“国家一级美术师”,师从景德镇市陶瓷语言大师黄秀乾先生研习陶瓷、国画艺术,最近为黄秀乾先生指定为其第二代传人。出身贫苦系陶瓷艺术创造及书画痴迷者,他自幼酷爱绘画,在陶瓷设计雕..

清代竹雕山子②

  藏品名称:清代竹雕山子   收藏者:李慧梅   藏品来历:我父亲十几年前买的。   藏品特征:这件藏品高约30厘米,直径15厘米,雕刻主体内容为八仙过海。   相关背景资料:封氏是竹刻世家,世代相传多至五六代以上。在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