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以竹木牙角雕刻的工艺品虽然多为小器,却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具有悠久的历史。竹木雕源于竹木器,从使用竹木器的史前时代开始,到竹木雕艺术独立发展并成熟的明清时代,在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
,顾名思义,应为各种用兽牙、兽角制作的雕刻品,然而在收藏界,其含义则主要是指象牙和犀角的雕刻品。以光洁如玉、柔韧细腻的质地深受人们的喜爱,而象牙雕作为一项特种工艺,在中国艺术史上更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雕在我国古代各种门类的工艺美术品中,属于既高雅又稀有的品种,与竹木、金、玉等雕刻器物同为艺林珍赏之品。
,又名“器”,是流行于中国民间的雕刻工艺新品种。竹木牙角匏器的雕刻作品有的雕刻简练、古朴大方,有的精工细作、纹饰繁密,变幻无穷,雕刻的方法主要有阴线、阳刻、圆雕、透雕、深浅浮雕等。传世作品的数量,以明清时代为多,品种纷繁,其中尤以清代牙角雕刻最为精湛。那些技艺非凡的名工巨匠,运用他们的智慧和高超的技法,把我国的雕刻工艺推至空前的鼎盛阶段。在他们的作品中,有的小巧精致,玲珑剔透;有的细密入微,鬼斧神工,精美绝伦。他们为人类创造了美,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竹木雕
竹木雕是以雕刻材料分类的民间美术品种。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龙眼等。采用自然形态的树根雕刻艺术品则为“树根雕刻”。木雕有圆雕、浮雕、镂雕或几种技法并用。有的还涂色施彩用以保护木质和美化。和汉代即有大量木雕俑和动物雕刻,唐宋时有人物、仙佛、鸟兽等木雕。明清时代小型木雕摆件、建筑木雕装饰和木雕日用器物大为发展。并形成地方特色,如东阳木雕、广东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等。建筑装饰木雕,出现不少以民间传说、戏曲、历史故事为题材的作品;玩赏性木雕则注重发挥木质本身的美感,相形度势,因材得意,成为人们喜爱的艺术品。牙角雕
根据考古发现,在我国,牙角雕发端于史前时期。距今七千年左右的遗址中,就有十数件象牙雕制品出土。商周时代牙骨雕日渐繁荣,典型作品——商象牙雕夔鋬杯。到唐宋时期,从出土的牙角雕制品的雕制技巧和工艺看,此时的牙角雕已日臻成熟。明代牙角雕越来越流行,雕刻风格简洁圆润。典型作品——明象牙雕人像、明象牙雕岁寒三友笔筒、明犀角雕仙人乘槎 。明清时期,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繁华起来,西方文化逐渐被引入中国,人们的文化意识、审美意识逐渐增强,加之宫廷和官府对牙角雕制品需求的增加等因素,使这一时期的牙角雕出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涌现出大批的能工巧匠,许多格调高雅、精美绝伦的牙角雕作品问世。犀角雕受原料来源的限制,只在清代尤其是雍正乾隆两代出现过昙花一现的繁荣。近现代牙角资源更加匮乏,随着保护野生动物力度的加大,有的国家已禁止牙角雕的拍卖,我国也关闭了这类企业。牙角雕将称为更加珍稀的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