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象牙雕月曼清游册②

  【名称】:清象牙雕月曼清游册
  【类别】:骨角牙器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每页长37.1cm,宽32.9cm。
  全套《月曼清游》共十二页,为对折式,一面为景,一面嵌螺钿诗文,签题《月曼清游》。此册以宫中仕女从正月至十二月的娱乐活动为题材分刻十二页,景题分别是:“寒夜寻梅”、“闲亭对弈”、“曲池荡千”、“韶华斗丽”、“池亭赏鱼”、“荷塘采蓬”、“桐荫乞巧”、“琼台赏月”、“深秋观菊”、“围炉博古”、“文阁刺绣”、 “踏雪寻诗”。各页的图景均以象牙雕刻为主,并分嵌各种彩石、青白玉、碧玉、红蓝宝石及玛瑙、玳瑁等。如彩灯用玛瑙、宝石点缀,人物头发、眉目以黑漆涂染。画面色彩明朗,层次分明,富于立体效果。右页则以蓝色沙漆铺地,上以螺钿嵌乾隆皇帝御题七言律诗一首,五彩斑斓。诗后钤“漱芳润”、“乾隆宸翰”等印。
  这套作品是根据清代著名宫廷画家陈枚的《美人图》画稿,经造办处著名的牙匠高手陈祖璋、顾彭年、长存、肖汉振、陈观泉等5人费时百天而制成。其布景设计、制作水平、选料等都极为上乘。
  此册原名《百美图》册,也曾提名为《上苑长春》册,后定名为《月曼清游》册。册页中的画面布局、人物活动等与陈枚的原画稿有很大出入。此册是在乾隆皇帝亲自督促下,集能工巧匠于一堂,结合牙雕与镶嵌技术,精雕细刻之大作,反映了我国18世纪牙雕工艺和镶嵌技术的高超水平,历来被誉为清代牙雕艺术中的代表之作。
  【相关连接】:
  、

为您推荐

清象牙雕古木寒雀图臂搁②

  【名称】清象牙雕古木寒雀图臂搁   【类别】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   【简介】   长:28.5cm,宽:6.4cm,厚:2.7cm。   长条形,覆瓦式,四矮足,较厚重。器下部较宽,足..

清象牙雕童子牧羊②

  【名称】清象牙雕童子牧羊   【类别】   【年代】清代中期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   【简介】   高:4.9cm。   此件以多块象牙、衔接而成。在以糙地刀法皴刻的草地上,二牧..

清象牙刻字墨床②

  【名称】清象牙刻字墨床   【类别】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   【简介】   高:2.7cm,长:8.5cm,宽:3.1cm。   呈条案式,束腰,牙边曲线玲珑,膨腿外翻马蹄足,连枨只余..

清象牙雕松荫高士图笔筒②

象牙雕渔乐图笔筒②

  快乐惹人笑   让人最想乐的是这幅渔乐图中人物略嫌挺起的肚子,大概是吃鱼虾太多的原因,或者出于逗趣的缘故,总之让人总是不免一乐。画幅中有山松、闲云、岸树、渔船。歇在船头的艄公,午饭后已经开始歇晌消食了,眯眼..

彩绘木雕镶象牙脸王母像②

  【彩绘木雕镶脸王母像】   - 分类:漆器 年代:明 -   明彩绘木雕镶象牙脸王母像,用沉香木雕刻,镶贴象牙脸。通高27.3厘米,长圆脸型,前额高耸,两眼向下凝视。浑身遍布彩绘,身材苗条秀丽,衣纹粗犷遒劲,象牙脸显得格外娇..

“小红低唱我吹箫”象牙章②

小红低唱我吹箫象牙章,清,翁大年篆刻,印面边长1.8cm,通高2.4cm 印象牙制,方形,坛纽,纽顶施环链,侧款。印文篆体,朱文,右上起顺读小红低唱我吹箫7字,印面有阳线边栏。边款阴刻隶书体叔均。 此 印印文出自宋代姜夔的诗句:自琢新词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