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州窑②

  浙江境内越窑以外著名瓷窑,窑址在浙江金华,故名。在金华、兰溪、义乌、东阳、永康、武义、衢州、江山等地均发现遗址。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始烧于东晋,五朱堂窑有青釉褐斑标本。唐代遗址共发现四处,以生产茶碗出名,造型有习见各式碗,多角形短流壶及双系罐,有黑渴釉及青釉褐斑装饰。唐陆羽《茶经》列其为青瓷窑第三。
  婺州窑瓷器以青瓷为主,还烧黑、褐、花釉、乳浊釉和采绘瓷。始于三国,唐宋时窑场遍于金华、兰溪、东阳、永康、武义等县,至元代仍有窑场继续烧造。主要产品有盘口壶、碗、盆、碟、水盂、盏托、瓶、谷仓、鸡笼、水井等。制作较为粗糙,产量不高,属民间用瓷,胎质不大坚致,色泽呈深紫或深灰色,使用白色化妆土,釉层滋润柔和,釉色青黄带灰或泛紫。唐代时创烧乳浊釉瓷,釉中有星星点点的奶白色,也出现在釉层开裂处,这是婺州青瓷最独特引人入胜之处,因而一直盛烧不衰,延续到宋、元。婺州窑瓷器装饰简朴,均为刻划花纹,风格文雅大方。
  产品造型上与越窑类似,但婺州窑有自己独特的造型。如三国时的人形互联,三圆柱形足水盂,西晋时雕贻龙纹盘口瓶,唐代的黑褐釉及青釉褐斑蟠龙纹瓶、多角瓶,五代至宋代有雕塑纹瓶、四柄瓶、粮罂瓶等。
  婺州窑
  在今浙江金华地区,唐属婺州,故名。是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始烧于三国,唐宋时窑场扩大,成为著名的青瓷生产地区。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1)三国时期的胎普遍呈浅灰色,断面较粗,没有完全烧结。西晋以后,一部分产品改用含铁量较高的红色粘土作坯,胎色较深,多呈深灰或紫色。唐至宋胎色呈深灰或紫色。
  (2)三国时期釉色一般呈淡青色,也有呈青灰或青中泛黄的。釉层厚薄不匀,常凝聚成芝麻点状,釉面开冰裂纹,在胎釉结合不紧密和釉面开裂处,往往有奶白色的结晶体析出,这是婺州窑青瓷特有的一种现象。西晋晚期釉色青灰或青黄中泛一点褐色,釉面开裂和晶体析出更多。南朝时釉色普遍呈青黄色,易剥落。唐至宋釉色青黄,带灰或泛紫,釉面开裂处仍可见星星点点的奶白色晶体析出。宋代的精致产品中,也出现过色泽青翠的色调,并具有较强光泽感。
  (3)婺州窑的历代制品均属一般民间用瓷,品种比越窑少,主要生产盘口壶、罐、碗、盆、碟、水盂、盏托、瓶等日用器皿。三国西晋时曾生产猪圈、鸡笼、谷仓、水井等明器。产品的种类和造型多数与越窑、瓯窑类似,独特的造型有三国时的人形五联罐、三圆柱形足水盂,西晋时堆贴龙纹盘口瓶,唐代的蟠龙瓶、多角瓶,五代至宋的堆纹盖瓶、粮罂瓶等。其中多角瓶为直口圆腹,腹部一般呈三级葫芦形,上小下大,每级装圆锥形角个,至宋代演变成堆纹瓶,肩腹部堆塑人物、飞鸟及禽兽等,均为明器。

为您推荐

扁腹绶带葫芦瓶②

  注释:图为“”。   又称“抱月瓶”或“宝月瓶”,受西亚文化影响出现的一种器形,造型颇似扁葫芦,瓶体扁圆,葫芦形器口,足底很小,自颈部到肩部有如意形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以绘“胡人乐舞图”为贵,永乐器无款,部分宣德..

唐定窑海棠杯②

  【名称】:唐定窑海棠杯   【类别】:   【年代】:唐(618-907)   【文物原属】:宫廷藏品   【文物出土】:临安临天钱宽墓出土。   【文物现状】:现藏省博物馆   【文物级别】:一级   【文物简介】:   高:6..

清康熙豇豆红釉瓶②

  名称: 清康熙豇豆红釉瓶   年代: 清康熙   尺寸: 高19厘米   类型: 瓷器   介绍   此瓶的造型为典型的柳叶瓶,特征是肩膀向下陡削,似柳叶状,轻巧美观。红色中的块块绿斑与红色交融,呈絮状。放大镜下见..

民国彩釉罗汉壶②

宋汝窑碗②

  【名称】 宋汝窑碗   【类别】   【年代】   【文物现状】 现藏   【简介】   高:6.7cm,口径:17.1cm,足径:7.7cm。   碗撇口,丰腹,圈足微外撇,胎体轻薄。通体满釉,呈淡天青色,莹润纯净,开细小纹片。制作规整,..

元青花人物纹玉壶春瓶②

  【名称】 元青花人物纹玉壶春瓶   【类别】 瓷器   【年代】 元代   【文物原属】 元代景德镇窑烧制,宫廷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30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8.8厘..

清乾隆宜兴炉钧釉茶壶②

  【名称】:清乾隆宜兴炉钧釉茶壶   【类别】:瓷器   【年代】:清乾隆时期   【文物原属】:   【文物现状】:   佳士得1995年秋季香港工艺、古玩拍卖会上推出了这件展品,开价为500,000至70,000元港币。   【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