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cuit firing
未施釉的经一定温度,使坯体具有一定的过程。
素烧后的生坯施釉后再则称为。未经素烧的坯体直接入窑烧成制品称为。
素烧的作用主要是使坯体内水分挥发、挥发和燃烧、分解,组成和结构初步形成,从而使坯体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利于和施釉等加工过程,减少损耗,实现快速烧成,提高产品质量。
古代许多名瓷如、、、、及部分的瓷胎等都是经过素烧后再施釉。
采用熔点较低的时(、、等),为使坯体达到较高的烧结程度,可先将生坯在较高的温度(1200~1500℃)下素烧,施釉后再用较低的温度(950~1050℃)进行釉烧。
指制作的一道。
陶瓷器有二次烧成者,先素烧器坯温度在800左右,再打摩精细,然后施釉再次入窑烧1280--1300度成。采用素烧方法的目的是增加坯体的机械强力,不易损坏。在正品素烧坯上施釉,不致因浸湿而散裂,可提高正品率、减少废品和次品率。
已发现素烧的有河南巩县唐三彩、河北宋金低温铅釉、河南宋钧窑、浙江南宋等。
为您推荐
【名称】 青瓷无纹水仙盆
【类别】
【年代】
【文物原属】 宫廷御用
【文物现状】 现藏
【简介】
, 高6.9公分,横23公分,纵16.4公分,口径 23 公分,足径 19.3X12.9 公分,重670 公克 椭圆形..
【名称】 清康熙五彩竹纹笔筒
【类别】
【年代】 清代
【文物原属】 宫廷御用
【文物现状】 现藏
【简介】
高14.2cm,口径18.4cm,底径18cm。清宫旧藏。
直口,筒形身,璧形底。器外壁一..
元代景德镇窑产。此瓶小口、短颈、丰肩,肩部一下逐渐收敛,至近底部微微外撇。浅底内凹。瓶身通体施霁蓝釉,云龙、宝珠施青白釉,两种釉色对比鲜明、强烈。主纹刻划一条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并衬以象珊瑚枝一样的四朵火焰..
绞胎瓷器是我国古代陶瓷装饰工艺中特殊的品种,由于工艺复杂,制作难度大,因此其产品、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
根据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分析,绞胎工艺最早产于唐代,至宋代蓬勃发展并发扬到极致,元以后逐渐衰亡。..
成化(公元1465-1487)时的景德镇官窑。成化青花采用国产的平等青,颜色蓝中微泛灰青,没有宣德青花的那种里斑,以色泽柔和,淡雅而著称。这时的彩瓷被推为明代八大时期(永乐、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
定瓷--定州窑陶瓷,产地在今河北曲阳,古属直隶定州。定瓷烧制始于唐、兴于北宋,失于元,是我国北方大地上繁衍几代而影响深远的一个窑系。同当时的汝、钧、官、哥窑一起,号称我国宋代五大名窑。
定瓷胎质坚密、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