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胎瓷器是我国古代陶瓷装饰工艺中特殊的品种,由于工艺复杂,制作难度大,因此其产品、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
根据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分析,绞胎工艺最早产于唐代,至宋代蓬勃发展并发扬到极致,元以后逐渐衰亡。虽然,目前对绞胎器的起源、技法、产地以及分期断代等问题,已有少数学者作了初步探讨,而对绞胎器的专门研究,基本上处于停顿状况。实物资料的缺乏限制了研究的展开与深入。笔者经过近20年来收集古瓷片,分门别类分出唐、宋、元的不同窑口,对不同时期的二百多枚残片进行全面,细致的比较研究,写此短文以备同好共同参考。
大家知道我国漆器制造源远流长,其纹饰异常精美,很早便进入宫廷作为陈设。历史发展到唐代时期,由于国力强盛,文化异常发达,出现轰动世界的著名唐三彩和绞胎器。现在普通百姓都知道唐三彩,似乎家喻户晓,但对绞胎器确知之甚少,缘于难见其真容。现在看来大部分唐三彩为殉葬品,而绞胎器为贵族日用品,因此更难传世。通过分析,发现唐代绞胎残片其时代、窑口、质地、器型和装饰特征等方面,和唐三彩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但它的生产肯定存在和巩县黄冶窑唐三彩生产一样,有专业的作坊、专门分工制造的问题。
唐代绞胎标本的窑址现已验证的有河南巩县窑、陕西黄堡窑、浙江慈溪上林湖越窑,山西浑源窑。其中巩县黄冶窑最为突出,不仅数量大,品种多,更以其烧造历史早。
唐代绞胎和唐三彩一致,均以高岭土作胎,因烧成温度不同,胎色白中带粉红,大都施低温黄釉、绿釉和三彩釉三种色调,以黄釉居多,三彩釉最少,主要形状有圆角长方枕、倭角长方枕、三彩釉长方枕。
绞胎花纹有精有细,可见木纹理,“几”形曲折纹、团花纹等,其中团花纹又有朵梅纹、如意云纹、菱花纹三种。技法上有整片绞胎和镶嵌贴面二种。绞胎泥色有白、褐、黑三种,有白、褐或白、黑二色相绞,也有白、褐、黑三色相绞,都十分精美。
宋代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剧局面,经济关系的变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时间全国广大地区已窑场纷立,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增强了各窑场之间的技术交流和产品竞争。绞胎陶瓷生产由原先四个窑场扩大到北方许多地区。根据发表的资料,得知有修武当阳峪窑、焦作的恩村和矿山窑、巩县芝田窑、新安城关窑、禹县钧台窑、宝丰清凉寺窑、山西榆次窑、山东淄博的博山大街窑和磁村窑等。其中,当以阳峪窑及其附近矿山、恩村诸窑的绞胎产品数量较大,且质量、纹饰也最为精美。
绞胎通常是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瓷土(古代主要是白、黑或白、褐、黄)分别制成泥色,然后像拧麻花一样将它们拧在一起,制成新的泥料,待用,或直接拉坯成型,或切成片状作镶嵌使用。经过如此繁琐反复加工的陶瓷器,坯体可呈现出两种瓷泥绞在一起所形成的各种花纹。目前,所见花纹有五种:①像木材的年轮;②像并列的羽毛;③像并排的雉尾;④像盛开的梅花;⑤像浮云流水。所有这些精美纹饰无疑给人们以变化万千之感。由于其制作工艺有别,因此所适用的器物类型和装饰部位也不尽相同。
笔者珍藏的这件北宋绞胎全本,历尽艰辛保存如此品相令众多古陶瓷鉴定大家为之惊叹,愈显珍贵。其瓷化程度很高,胎质坚硬,质地细腻。器物成型规整,制作精细,器壁较薄,胎土为白、褐两色相绞,纹理横竖交织,十分独特。器物为满釉支烧,底部有三个钉痕,有专家认为是北宋当阳峪窑中的极品,国内孤品,有专家认为是焦作矿山窑的东西。我们知道焦作矿山窑也在当阳峪窑系列中。
元明清以后,景德镇逐渐成为全国瓷业的中心,北方窑场总体趋于衰落,传统的绞胎器生产也不例外。因此后人无法破解失传已久的绞胎之谜,为让更多古陶瓷爱好者有所了解,写此短文权当抛砖引玉。(江平)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