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窑②

  霍窑:
  一、唐代景德镇霍仲初主持的瓷窑。最早见于《景德镇陶录》卷五:“霍窑,窑瓷色亦素,土墡腻,质薄,佳者莹缜如玉,为东山里人霍仲初所作,当时呼为霍器。邑志载唐武德四年诏新平民霍仲初等制器进御。”霍窑迄今未发现,据景德镇已发现的三处时期窑址标本看,青瓷白瓷都采用迭烧法,碗心碗足都有支烧痕。迭烧是比较原始的一种方法,唐四年(621)约早于五代三百年左右,其烧瓷办法可能更为原始。书载以此瓷进御,为一疑问。
  二、在今山西霍县陈村一带的古瓷窑,亦称彭窑、。见“”。创烧于金而盛于元,结束于清代,以烧白瓷为主。
  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1)胎体白而细腻,但不致密。釉色洁白。
  (2)产品有仿定窑折腰盘、盏托、洗、高足杯、盖罐等,口沿极薄,制作规整。
  (3)装饰仅见少量印花,大多光素无纹。见有折腰盘内印六条直线纹的。
  (4)器物圈足足端一般平切,足内无釉,足内旋痕明显。金代盘碗挖足较深,器内刮釉一圈(即'涩圈')。元代产品挖足较浅。
  (5)装烧方法采用支钉叠烧,碗盘器内及器足一般留有5个小支钉痕,与定窑不同。
  (6)定窑白釉有泪痕特点,霍窑没有。
  (7)元代还烧白地黑花品种,胎色灰黄,胎质较松,产品有唇口碗、高足杯等。
  (8)明清两代绘花卉的较多,也有少量书写文字的。

为您推荐

霍县窑②

  古代瓷窑。在霍州境内(今山西霍县陈村),故名。为山西七十年代后期新发现的古窑址之一。以烧白瓷为主,光素无纹者多,少量有印花装饰,胎浩白,用支钉垫烧,器内及器足都留有五个小支烧痕。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中所提及的彭..

宋吉州窑绿釉划花瓷枕②

【名称】:宋吉州窑绿釉瓷枕   【类别】:瓷器、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属】:宋代烧制   【文物现状】:现藏于北京   【简介】:   高9厘米,枕面26.5—22cm,枕底24—19cm。   枕面前低后高,呈如意形。枕体中..

清乾隆紫地轧道粉彩勾莲纹梅瓶②

  【名称】:清乾隆紫地轧道粉彩勾莲纹梅瓶   【类别】:瓷器   【年代】:清乾隆时期   【文物原属】:清乾隆官窑烧制   【文物现状】:   【简介】:   【相关资料】:   粉彩瓷创烧于清代康熙晚期,它是在康熙五..

清乾隆青花龙寿纹螭耳六方瓶②

清康熙青花小笔筒②

  【名称】 清康熙青花小笔筒   【类别】 瓷器   【年代】 康熙年间   【文物原属】   【文物现状】   【简介】   笔筒通高13.8厘米,口径11厘米,足径8.8厘米。   该笔筒撇口,束腰,二层台式外撇圈足。..

隋白瓷龙柄鸡首壶②

  【名称】:隋白瓷龙柄鸡首壶   【类别】:瓷器   【年代】:隋代   【文物原属】:原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陪葬明器   【文物现状】: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现藏于。   【简介】:   高27.4厘米,口..

脱胎瓷②

  学名薄胎瓷,亦称“脱胎瓷”、“蛋壳瓷”。是景德镇著名传统瓷器品种中久负盛名的特种工艺产品之一。特点是瓷胎薄如蛋壳、透光、胎质用纯釉制成。胎体厚度大多在1毫米以内,人称之为: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