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窑:
一、唐代景德镇霍仲初主持的瓷窑。最早见于《景德镇陶录》卷五:“霍窑,窑瓷色亦素,土墡腻,质薄,佳者莹缜如玉,为东山里人霍仲初所作,当时呼为霍器。邑志载唐武德四年诏新平民霍仲初等制器进御。”霍窑迄今未发现,据景德镇已发现的三处时期窑址标本看,青瓷白瓷都采用迭烧法,碗心碗足都有支烧痕。迭烧是比较原始的一种方法,唐四年(621)约早于五代三百年左右,其烧瓷办法可能更为原始。书载以此瓷进御,为一疑问。
二、在今山西霍县陈村一带的古瓷窑,亦称彭窑、。见“”。创烧于金而盛于元,结束于清代,以烧白瓷为主。
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1)胎体白而细腻,但不致密。釉色洁白。
(2)产品有仿定窑折腰盘、盏托、洗、高足杯、盖罐等,口沿极薄,制作规整。
(3)装饰仅见少量印花,大多光素无纹。见有折腰盘内印六条直线纹的。
(4)器物圈足足端一般平切,足内无釉,足内旋痕明显。金代盘碗挖足较深,器内刮釉一圈(即'涩圈')。元代产品挖足较浅。
(5)装烧方法采用支钉叠烧,碗盘器内及器足一般留有5个小支钉痕,与定窑不同。
(6)定窑白釉有泪痕特点,霍窑没有。
(7)元代还烧白地黑花品种,胎色灰黄,胎质较松,产品有唇口碗、高足杯等。
(8)明清两代绘花卉的较多,也有少量书写文字的。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