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瓷②

  “所谓‘文革瓷’,是指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10年间各地陶瓷厂生产制作的带有‘文革’色彩的陶瓷器皿,以及后来生产的所有具备文革典型风格的瓷器,如以工农兵形象、样板戏题材、毛主席语录等为题材的装饰瓷件、生活器具、雕像等,均统称文革瓷”。
  1974年初,湖南、山东、江西等历史上三大名窑所在地接到了中央布置的一项任务,为毛泽东主席烧制一套生活用瓷。接到任务后,这三个省倾尽所能,精心制作,在1974年10月按时拿出了各自的样品。结果,景德镇技高一筹,被选中。1975年元月,上面正式下文生产‘主席用瓷’,取名为‘7501工程’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文革瓷”因鲜明时代特征而独具魅力,而“主席用瓷”则无疑是这一时期最高水平的代表。
  其实,主席瓷有两种:一种江西景德镇生产的“7501”,也称“中南海瓷”;另一个是来自主席家乡湖南的醴陵瓷。醴陵瓷能成为中国近代名瓷,主要得益于清光绪翰林院编修、辛亥革命后出任过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的湖南湘西凤凰人熊希龄。相传熊希龄曾亲自携醴陵瓷入京,贡呈慈禧太后,并得到赏赐金牌。后来,这种釉下五彩瓷器名扬世界,并在五十年代末烧制了第一批主席用瓷。首批送往中南海的茶杯共60件,杯底印有“湖南醴陵”楷体字样及和平鸽标志。很多藏家将这两种为主席定制的专用瓷器称为“红色官窑”。
  “红色官窑”成名较早,大约80年代就有人关注这方面收藏。到了九十年代初,拍卖市场一启动,“红色官窑”即平步青云。
  红色官窑不仅具有文物价值,它的工艺价值也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可以说代表了20世纪中国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红色官窑的生产可以说是集合了当时全国最优秀的工匠来制作,它的艺术价值非常高,其中的精品都送往中南海,而剩余的被拣选出的库存瓷器则流落民间。据闻,1982年春节前夕,研究所曾将封存的部分“7501”连同其他库存产品一起当做福利分发给了本所职工,其中也包括试验时留下的釉上彩“水点桃花”。“‘7501’瓷非常稀少,我曾经见过一件‘芙蓉对花碗’,是由景德镇一位特级工艺大师亲手画的,碗内外的对花分毫不差,十分精美

为您推荐

分水②

  “分水”也称“混水”,青花绘制工艺之一。在勾好的轮廓线内,用含水量为82-96%的青料填色称之为分水。分时笔吸满料水,依照轮廓线进行填色,色分深浅,料水亦有浓淡,可分为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等五——九种不同色阶,与国..

军持②

  注释:图为故宫博物院藏“”。   一种盛水器,又名军墀、君迟、群持、捃稚迦、净瓶等,为云游僧人、伊斯兰教徒盛水洗手用具。这种外国器形大约在隋唐时期传入我国,在我国却长盛不衰,从唐代至清代的南方北方窑口均有持..

清道光青花瓷②

  注释:图为故宫博物院藏“”一、概述  清代朝(公元1821—1850年,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原名绵宁)年号)前后共29年。   道光皇帝素以俭朴著称,即位之初,首先裁减宫内脂粉费数百万两,对于瓷器也力求简朴,控制费用。所以,道..

农耕图②

定窑白瓷②

定窑白瓷  定窑白瓷的驰名始于,而定窑白瓷的烧造则始于。地址  定窑窑址位于曲阳涧磁村。特征  唐代的定窑白瓷具有与邢窑白瓷相似的特征,器形有碗、盘、托盘、注壶、盆、三足炉和玩具等。造型与时期的作品相比,器..

瓷罐②

  我国在已有带耳、带提梁的制作。原始在其创烧之初,就开始生产印有凹弦纹、等花纹的带系青瓷罐。瓷罐的一般为大口,短颈,深圆腹,底成圈足。明、清时期,瓷罐以窑的制品为最佳。罐的肩部带系的模式在两晋非常流行,并延续至..

梅子青②

  青釉的品种之一。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采用多次施釉法,釉层比粉青更厚,入窑后经高温强还原焰烧成,釉色莹润青翠,犹如青梅,故名。梅子青是南宋龙泉窑创制的杰出青釉品种。   胎质灰白,釉质莹润,色如青梅,故名。是南宋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