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石家庄陆军学校校长
直隶昌平(今属北京)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察热挺进军司令部参谋、晋察冀军区纵队作战科副科长、华北野战军团参谋长、第十九兵团炮兵团团长。参加了张家口保卫战和清风店、平津等战役。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参谋长。回国后,任副师长、师长。1963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后历任北京军区工程兵副主任,副军长,北京军区副参谋长,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部长,石家庄陆军学校校长。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2、山东大学讲师
性别: 女出生日期: 1970 年 4 月 12 日
籍贯: 山东省莱西市
工作单位: 山东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习经历:
1982.9-1988.6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中
1988.9-1992.6 山东大学生物系,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专业,本科
1992.9-1995.6 山东大学生物系,生态学专业,硕士
2001.9-2004.6 山东大学生命学院,微生物学专业,博士
工作经历:
1995.7至今: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讲师。
主要承担课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生物技术、环境生态学
近五年的主要科研工作
2001-2004:
1.化石燃料生物脱有机氮基因工程和技术研究 (863计划青年基金)
2.金色单胞菌化石燃料生物脱有机氮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特殊微生物菌种资源的应用与评价技术 (十五国家攻关计划项目)
1999-2000:
1. 受污染水源有毒有害藻类的深度处理研究 (山东省环保局项目)
2.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新技术研究 (山东省科委项目)
近五年发表的主要论文
1. L. Li, P.Xu, D. Blankespoor. Degradation of carbazole in the presence of non-aqueous phase liquids by Pseudomonas sp. Biotechnol Lett, 2004, 26: 581-584。
2. 李力, 于波, 许平, 化石燃料生物脱有机氮研究进展,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 24。
3. L. Li, P. Xu, Isolation and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rbazole degrading Bacteria. J Chem Ind Eng (China), 2002, 53(sppl.): 33-35.
4.贾瑞宝,李力, 李世俊等,ClO2强化处理含藻水库水的研究,中国给水排水,2003,19(13):93-95。
5.刘培启,胡文容,李力, 水源水微囊藻毒素及其控制方法研究,环境与健康杂志,2003,21(1):56-58。
6.刘培启,胡文容,李力, 水源水除藻研究中藻类监测方法的选用,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14(3):29-30。
7.刘培启,胡文容,李力, 水源水微囊藻毒素污染及控制方法,污染防治技术,2002, 15(4):31~34。
8.胡文容,李力, 刘培启,生物系统固定化强化除藻试验及机理浅析,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31(6):501-505。
9.裴海燕,胡文容, 李力等,聚氧化乙烯作为固定化细胞包埋剂的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31(6):511-518。
10.裴海燕,李力,胡文容等,ClO2杀藻效能研究,山东环境,2000,100(6):20-21。
11.王仁卿,张治国,李力等,.青岛山茶的多样性研究Ⅲ.生态学分析,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34(1):110~117。
NAME: Li Li
GEN: Female
CITIZENSHIP : P. R. China
DATE ' PLACE OF BIRTH: April 12, 1970.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PRESENT ADDRESS:
27# Shanda Nanlu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China, 250100
E-mail: lili@sdu.edu.cn
Tel: 86-531-8364513 (o)
EDUCATION:
Ph.D: 2001.9-2004.6, School of Life Science, Shandong University, Major in Microbial Biology.
M.S.: 1992.9-1995.6, Biology Depart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Major in Ecology.
B.S.: 1988.9-1992.6, Biology Depart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Major in Environmental Biology ' Ecology.
WORKING EXPERIENCE :
1995.7-present, as a teacher in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Lessons of teaching: Environmental Ecology;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icrobiology; General Chemistry.
RESEARCH EXPERIENCE:
As a major researcher, participate in the following projects:
2001-2004
1. Technology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of biodenitrogenation of fossil fuel. (863 Project, youth part)
2. Biodenitrogenation mechanism of fossil fuel by a Chryseomonas sp.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3. Technology of appl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special microbial resources. (Supported by Tenth Five-year National Key Technologies R'D Program)
1996-2000
1. Research on novel technology of micro-polluted source water treatment. (Supported by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2. Deep treatment of toxic algae in source water. (Supported b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RECENT PUBLICATIONS
1. L. Li, P.Xu, D. Blankespoor. Degradation of carbazole in the presence of non-aqueous phase liquids by Pseudomonas sp. Biotechnol Lett, 2004, 26: 581-584
2. L. Li, B. Yu, P. Xu, Review of Microbial denitrogenation of fossil fuels. Journal of Chinese Biotechnology,2004, 24.
3. L. Li, P. Xu, Isolation and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rbazole degrading Bacteria. J Chem Ind Eng (China), 2002, 53(sppl.): 33-35.
4. R-B. Jia, L. Li, S-J. Li, K. Wang, Y. Lu, Z-S. Wang, Chlorine dioxide for enhanced treatment of algae-laden reservoir water. China water and wastewater, 2003, 19(13): 93-95.
5. P-Q. Liu, W-R. Hu, L. Li, Study on Microcystins and the control methods in source water, Journal of Environ. Health, 2003, 20(1):56~58.
6. P-Q. Liu, W-R. Hu, L. Li, Microcystins and control technology in source water, Tecnology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2002, 15(4): 31~34.
7. P-Q. Liu, W-R. Hu, L. Li, Selection of algal monitoring method in source water algal-removing research. The administration and technology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2002, 14(3): 29-30.
8. W-R. Hu, L. Li, P-Q. Liu, Study on enhancing removal of algae by immobilized biosystem and mechanism analysis.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1, 31(6): 501-505.
9. H-Y. Pi, W-R. Hu, L. Li, Z-P Wang, Study on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as entrapping agents for immobilizing microbial cell,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1, 31(6): 511-518.
10. R-Q. Wang, Z-G. Zhang, Z. Shi, L. Li, Studies on the diversity of Naidong camellia in Qingdao (III) Ecolog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1999, 34(1): 110~117.
11. R-Q. Wang, S-P. Zhang, Z. Shi, L. Li, Study on the 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of camellia japonica in Qingdao, Agricultural sciences of Shandong, 1998, 116(3): 1~4.
12. L. Li, R-Q. Wang, Z-R. Wang, Studies on the diversity of Naidong camellia in Qingdao (II)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populations, Chinese biodiversity, 1996, 4(1): 1~6.
13. S-P. Wang, R-Q. Wang, L. Li, Studies on the diversity of Naidong camellia in Qingdao (I) Distribution and morphological variation, Chinese biodiversity, 1995, 3(3): 139~142.
3、安徽书法家
(弘曲),男,出生于1956年8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合肥市书法家理事。1985年在西安举办的《全国首届书法大赛》中获金奖;
1985年在浙江举办的《全国兰亭书法大赛》中获优秀奖;
1987年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国际青年书法大展》中作品入展;
1989年在山东举办的《首届国际牡丹杯书画大展》中获二等奖;
1989年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全国民族大家庭书画展》中获优秀奖;
1991年作品入选《全国中青年书法展》;
1997年书法作品入选《中国历代书法大辞典》、《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
1999年作品入选《二十世纪国际文化大学》、《世界华人书画作品选集》及《世界美术书法家作品大画册》等。
4、南师大院党委书记
1955年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院党委书记,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法学学会经济法研究会总干事,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持、参与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划项目《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的研究工作;参与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八五”规划项目《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研究》和其他一些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出版了专著《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1998),合作完成《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990)、《中西法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1991)、《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1999)等著作10余部,在《法学研究》、《历史研究》、《法学家》、《法商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解释论、语用学和法律事实的合理标准》(《法学研究》2002年第五期)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刑事审判中的证据引出规则》(《法学研究》2001年第四期,合作)获司法部法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博士学位论文《清代民间契约中的法律》获2005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目前的研究趣旨一是从法理学的视角探讨中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中的现实问题,二是在中国古代民事法律制度及其现代意义方面进行一些更为深入的比较研究。另外对刑事诉讼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也有较多的关注。
5、东城区党组副书记
女,汉族,1952年4月出生,籍贯河北阳原,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73年11月入党,中央党校大学毕业(经济管理专业),高级审计师。现任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历任:东四饮食基层店副经理;东城区商委办公室科员,服务管理科科长;东城区政府财贸办公室副主任,东城区商委副主任;东城区财政局副局长;东城区审计局局长、党组书记;中共东城区委建国门街道工委书记;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协助主任分管人大常委会日常工作;主管财经工委
6、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委员
教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现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专家组成员、全军妇产优生委员会常委、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妇女和儿童钙代谢委员会副主任委等职。长期致力于妇幼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的研究,经过20多年的锐意创新、不断进取,在不孕症的诊断与治疗、试管婴儿、人工授精、高危妊娠及妇科肿瘤等妇产科疾病的诊疗等方面取得一批批成果。发表论文50余篇,获科技成果奖多项。7、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女,1956年4月生,重庆云阳人,汉族,1976年11月参加工作,198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历研究生(西南政法学院法学基础理论专业),法学硕士,教授。现任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1976年11月后,四川省统计学校职工;
1977年9月后,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教师;
1978年9月后,在西南政法学院师资班国际共运史专业本科、法学基础理论专业研究生学习;
1985年7月后,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教师;
1988年4月后,广州大学法律系讲师;
1993年3月后,任广州大学法律系副主任(其间:1993年3月评为副教授);
1994年3月后,任广州大学法律系主任(其间:2000年1月评为教授);
2000年12月后,任广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局副局长;
2001年6月后,任广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
2002年12月后,任广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纪检组长;
2003年3月后,任广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广州市十二届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3年5月后,任广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广州市十二届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其间:2004年5月至8月在中山大学与英国牛津大学合办的广东省第四期高级公务员公共管理研究班学习);
2004年12月后,任广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机关党组成员,广州市十二届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6年3月后,任广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机关党组成员,广州市十二届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7年1月后,任现职。
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广州市委委员,广州市第八、九次党代会代表;广州市第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
8、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教授
李力,男,1964年6月出生。祖籍河南汤阴。民盟盟员。现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教授。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法学学士(1985)、法学硕士(1988)、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2006)。民盟中央法制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
曾任中央民族大学法律系副主任、副教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主任。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客座研究员(2006.11-2007.2)。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2007.9-2008.8)。
主要研究方向:先秦、秦汉法制史,简牍学。著有《出土文物与先秦法制》、《“隶臣妾”身份再研究》,合著《中国法制通史》第一卷、《中国法律思想通史》第一卷、《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合译《中国家族法原理》等。
(一)论文
1.《亦谈“隶臣妾”与秦代的刑罚制度》,《法学研究》1984年第3期;
2.《秦刑徒刑期辨正》,《史学月刊》1985年第3期;
3.《中国古代徒刑制度的起源》,《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87年第2期;
4.《刑·法·律——先秦法观念探微》,《中外法学》1989年第5期;
5.《从几条未引起人们注意的史料辨析'法经'》,《中国法学》1990第2期;
6.《论春秋末期成文法产生的社会条件》,《法学研究》1990第4期;
7.《〈法经〉的篇目及其亡佚》,《法律史研究》第一辑《中国法律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8.《参考古今 博稽中外——试论沈家本的法学研究》(合著),法大沈家本法学思想研讨会编《沈家本法律思想研究》,法律出版社1990年;
9.《近代中国的律师观》,刘笃才主编《走向法治之路——20世纪的中国法制变革》,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6年;
10.《秦律“渎职”罪初探》,中国法律史学会编《法律史论丛》第5辑,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
11.《秦简“小隶臣妾”的身份与来源》,《法学研究》1993年第3期;
12.《夏商周法制研究评析》,《中国法学》1994年第6期;
13.《东周盟书与春秋战国法制的变化》,《法学研究》1995年第4期;
14.《〈九刑〉、“司寇”考辨》,《法学研究》1999年第2期;
15.《夏商法律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法律史论集》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
16.《从银雀山汉简'守法守令等十三篇'看齐国法制》,《法律史论集》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
17.《发掘本土的法律观:古文字资料中“礼”及“刑”、“法”、“律”字的法文化考察》,《法律史论集》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
18.《〈法经〉源流考辨》(韩文),《明知学刊》创刊号(2000年2月),韩国明知大学法学研究中心主编。
19.《20世纪甲骨文法律史料的整理与研究》,《法律史论集》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
(二)著作
1.《出土文物与先秦法制》(独著),大象出版社1997年;
2.《法制史话》(独著,《百年中国史话》丛书第四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国家“九五”重点出版项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3.《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合著)(北京市教委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
4.《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合著)(国家“七五”社科重点项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年;
5.《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辞典》(副主编、主要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6.《中国法律史》(合作编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
7.《中国法制通史》第一卷(夏商周)(副主编、主要作者之一)(国家“七五”、“八五”
规划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法律出版社1999年;
8.《中国法律思想通史》第一卷(夏、商、西周)(合著)(国家“七五”社科重点课题,
国家“八五”重点出版物),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9.《割掉辫子的中国》(合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
(三)译作
1.《〈唐律疏议〉中‘例’字的用法(上)》([日]冈野诚),《法律史论集》第3卷,法律出
版社2001年。
2.《〈唐律疏议〉中‘例’字的用法(续)》([日]冈野诚),《法律史论集》第4卷,法律出
版社2002年。(即出)
3.《律与例之间——通过明代赎法看古代中国法之一斑》([荷兰]陶安),《法律史论集》第4
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即出)
4.《实践宪法学》([日]三浦隆)(合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即出)
5.《中国家族法原理》([日]滋贺秀三)(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即出)。
(四)教材、工具书等
1.《综合考试应试指导》(法律硕士联考系列之一,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策划,主编,作者之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中国法律思想史》(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成人高等法学教育主干课程教材,侯欣一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3.《中国法制史》(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曾宪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4.《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法分册》(合著),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
5.《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制史卷,作者之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9、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
1959年出生,四川内江资中县。1987年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医学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获英国医学博士学位。农工党员。教授、主任医师。曾任肿瘤医院妇瘤科副主任、医院科教科科长、医院(所)副院长、副所长。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医院、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防治研究所所长、妇泌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协作中心(CSCO)常委、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广西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广西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广西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肿瘤杂志》等期刊编委,广西第九届政协常委,广西百名专家团副团长。擅长妇科肿瘤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尤其是卵巢癌的基础研究,在卵巢癌耐药机理的研究中有突出贡献,在广西率先开展了腹腔镜诊治治疗妇科肿瘤的研究,组织开展了多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临床诊治新技术。发表论文70余篇。1995年获'广西青年科技奖'、广西区团委和科委授予'广西青年科技标兵',1996年国家卫生部、解放军总后勤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1996年广西区党委和政府授予'广西优秀专家'称号,1998获广西区党委和政府'广西革命和建设突出贡献'荣誉证书,1999年获广西区党委和政府'十百千人材工程'第2层次人选。2000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1995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1994-2000年广西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1996年广西区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2003年荣获“广西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及国家人事部颁发“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称号,广西卫生系统普法依法治理先进个人。10、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1950年生。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英语教学顾问,重庆外文学会会长,国家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研制核心组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外语教学论,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英语课程论。主持研究国家级科研项目两项,参与研究国家级科研项目两项,部省级项目4项。
主持研究的科研项目
1. '微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科研资助金项目,1994;
2. '西部多语地区英语认知的特色及英语教育对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