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②

文学家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
  提起英国文学,就不能不提到劳伦斯,为二十世纪英国最独特和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他笔下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的《》(1928),《》,《》(1915),《》(1921),《误入歧途的女人》等都有中译本。
  ,
  劳伦斯出生于矿工的家庭,没有名门望族的声誉,也没有名牌大学的文凭,他所拥有的仅仅是才华。
  天才,用这个词来形容劳伦斯是恰当的,当时的英国社会很注重人的出身、教养,社会上还弥漫着从维多利亚时代以来的清教徒风气,生长在这个时代里的劳伦斯是与众不同的,有史以来的劳伦斯评论第一人——福特·马多克斯·休弗就这样评价他:他是个天才,是“浸透情欲的天才”。
  英国人理查德·奥尔丁顿的这本《劳伦斯传》从他的《儿子与情人》写起——这是一本被普遍认为具有自传性质的劳伦斯名著。
  D.H.劳伦斯的父亲阿瑟·劳伦斯是一位矿工,他所受的教育仅仅够他艰难地读报纸,而他的典型的生活方式是:在滚滚的炊火前,一边烤早餐腊肉,用面包接着腊肉上滴下来的油,断断续续地读着当天的报纸。
  母亲莉迪亚则是一位经过良好教育的女子,她读了很多书和诗歌,崇尚思想,喜欢和有教养的男人讨论宗教以及哲学、政治等问题。
  这样的一个家庭是十分不的,父亲喜欢和矿工们去喝上几盅,喜欢纵欲享乐;母亲却一生戒酒,古板拘谨。
  D.H.劳伦斯生活在家庭的飘摇之中,他所记得的是家门外的沃克街上白腊树的树枝在大风的呼啸中发出尖叫声,与家里母亲的尖声争吵、父亲的雄壮的男人声音和咒骂声混合在一起。
  在这样的家庭中,他身体孱弱,敏感,富观察力,记忆力极佳,同时——为母爱所控制着。《儿子与情人》中有他童年、少年生活的影子,书中的母亲成功地阻碍了儿子与米丽安姑娘的爱情,并为自己“胜利了”而额手称庆。在这里,如果儿子摆脱不了恋母情结,他就无法真正地恋爱。
  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则因公然违背了时代风气而遭禁数年,直到不久之前,人们才认识到该书的价值,并把它翻译成多种文字、拍成电影广泛流传。
  劳伦斯的书语言优美,气势恢宏,但除了《虹》在末尾勾勒出一幅彩虹似的带着希望的远景以外,其余的书都显得色调暗淡,冷漠,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劳伦斯式的色彩。
  劳伦斯,20世纪英国最独特和最有争议的作家。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劳伦斯的创作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影响,他的作品对家庭、婚姻和性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探索。其中对于情爱的深入描写,一度引发极大的轰动与争议,对20世纪的小说写作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近二十年的创作生涯中,这位不朽的文学大师为世人留下了十多部小说、三本游记、三本短篇小说集、数本诗集、散文集、书信集。小说代表作有《恋爱中的女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虹》、《儿子与情人》等。《虹》与《恋爱中的女人》以非凡的热情与深度,探索了有关恋爱的问题,代表了劳伦斯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劳伦斯生前曾抱怨,三百年内无人能理解他的作品。但从20世纪60年代其作品开禁之后,他立即成为人们最熟悉与喜爱的著名作家之一。
  ☆著名作品评价
  ◎儿子与情人
  通常人们把《儿子与情人》看做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因为故事内容取材于劳伦斯的早年生活。本书贯穿了劳伦斯三点主要思想:一是哀叹和抗议由于工业发展造成自然环境的污染;二是对社会地位的强列自卑感,决心挣脱所属阶级的枷锁;三是因不能正确对待婚姻与性生活的矛盾而感到苦闷。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劳伦斯的最后一部小说。作者在作品中以宗教般的热忱赞美人间性爱,以细腻微妙的笔触描绘两性关系中那种欲仙欲死的境界,而那伴随着炽烈的性爱体验的,是对历史、政治、宗教、经济等社会问题的严肃思考。由于小说毫不隐晦地描写了性爱,因而被斥为淫秽作品,并遭查禁。1959年出版此书的英国企鹅出版社还被控犯有出版淫秽作品罪,引起了轰动整个西方出版界的官司。直到1960年10月伦敦中央刑事法院裁定出版社无罪,小说才得以解禁。《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虽然命运坎坷,但终以其严肃的寓意、社会批判的主题,真切透辟的写实手法和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成为名著,并对现当代英国乃至西方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虹
  《虹》是一部社会批判小说,也是一部心理分析小说。在作品中作者以深刻细腻的笔触,揭示了十九世纪后期的英国随着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如道德观、价值观、爱情观、宗教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并且从探索两性关系变化的角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异化。小说通过汤姆.布朗文一家三代人的感情纠葛来表现对完美自然,和谐家庭关系的追寻。
  这个家族的第一代的代表人物是布兰温。通过他娶一个波兰妻子,带着对遥远的异国气息的憧憬,开始了他的家庭生活。实际上是在揭示,工业化深入到英国农村以后,对长期生活在古老宁静的农村里的农民的心灵的激烈撞击,展示了他们处在激烈变动时期的复杂心态。
  这个家族的第二代代表人物是安娜,她几乎贯穿整个作品的始终。她的主导性格是追求独立和自由。还是在很小的时候,她就敢于反击成人对她的挑战。她也曾有过幻想,希望做自由、骄傲、超凡脱俗的女子。然而,长大后周围鄙俗的气息,使她幻想破灭,她又把自己的父母、家庭作为生活的中心,但也仍然向往着外界生活,向往着独立自由。因此,她爱上了城里来的堂兄威尔。但婚后不久、她发现他们在思想观念和信仰上有着严重的分歧。威尔推崇教堂穹顶上华丽的彩虹,而安娜则认为那不是真实的彩虹,她更向往自然的天空中出现的彩虹。于是他们之间展开了一场紧张激烈的灵魂深处的战斗。虽然这战斗有时紧张,有时缓和,但却相伴终生。最后他们双方表面上都让了步,安娜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一个生育孩子的工具;威尔也变成了一个只为挣面包而工作的男人。作者认为这种只有肉体接触而无心灵交流的夫妻,不是他所理想的夫妻关系。
  这个家族的第三代的代表人物是厄秀拉。她算是现代女性,很小的时候她跟母亲安娜一样,非常要强,不甘示弱,无拘无束,活泼开朗。但她比母亲更富于幻想,也有更高的人生追求。她讨厌狭小的乱哄哄的家,坚决要走向更广大的世界,她要跟男人一样,为社会,为家庭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当她中学毕业时,不顾父母的坚决反对,毅然参加了工作。厄秀拉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理想,但这理想却被冷酷的现实一次次毁灭。小学教师的经历是她理想的第一次破灭,大学校园生活是她理想的第二次破灭,与男友的分手是她理想的第三次破灭。经过这三次曲折,她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深刻了,成熟了。她清楚地看到表面繁荣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不过像一个被灯光照亮的圆圈,在这圆圈之外,是一片黑暗。厄秀拉对爱情的追求不是单纯感官肉体的满足,而是精神与肉体的关系的统一。但她的这一追求在《虹》中并没有实现。小说结尾时,她仰望着天上的彩虹充满着期待。在艺术上: 这部小说并不以塑造典型人物为目的,而是重在对人物的心理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有人评论说:“劳伦斯是最早把现代心理学引入到小说的作家之一。”因此,劳伦斯特别善于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情心理,尤其是性爱心理。但他的描写是纯洁健康的,是道德的,并不想以色情来吸引读者。
  小说大量地运用象征、比喻和意象描写的手法。小说的题目《虹》就是一个象征,它象征着一种自然和谐完美的两性之间的关系,象征着一种完美的人生理想。
  小说语言充满了激情,同时也深刻、含蓄,富有哲理。
  ◎恋爱中的女人
  成书于1920年,书中主要人物的名字与《虹》中相同,表面上看来,它是延续了《虹》中布兰温家族第三代的故事,但二者并无内在联系,而是独自成篇。
  《恋爱中的女人》与《虹》同样代表了劳伦斯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它以非凡的热情与深度探索了有关恋爱的心理问题。
  小说以两姐妹为主人公,描述了她们不同的情感经历和恋爱体会。姐姐厄秀拉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中学教师;妹妹古迪兰则是一个小有名气、恃才傲物的艺术家。古迪兰遇上了矿主的独生子杰拉德,原始的欲望点燃了爱的激情,然而在狂暴的激情过后,失望而痛苦的她与另一位艺术家又陷入了爱的狂欢。厄秀拉与本区督学伯基相爱了,她一心要让对方成为爱情的囚鸟,而对方却希望在灵与肉的交融中保持彼此心灵上的距离……
  劳伦斯毕生致力于男女性爱题材小说创作,他在揭示男女情爱的同时,将性爱描写上升到哲学和美学的高度,而那伴随着炽烈的性爱体验的,是对历史、政治、宗教、经济等社会问题的严肃思考。
  ◎《误入歧途的女人》
  《误入歧途的女人》写了一个败落的资产阶级出身的女孩阿尔维娅,她不愿受这种家庭的约束,反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拒绝和有钱人结婚,却甘心嫁给一个从意大利到英国巡回演出的低级剧团演员西西欧(弗朗西斯科·马拉斯卡的爱称)。
  阿尔维娅和西西欧的结合经过了许多波折,他们一度分开,此时一位苏格兰医生曾向阿尔维娅求婚,遭到拒绝。阿尔维娅和西西欧终于结合并到意大利的一个偏僻荒凉的地方定居。
  小说中突出了阿尔维娅的反抗精神,她脱离了自己的阶级,摒弃了传统的观念,宁愿去过不安定的、艰苦的生活,不愿被困在“体面”的资产阶级的樊笼里。
  而西西欧只是一个低级演员,书中看不到他有什么地方确实值得阿尔维娅为他做出如此的牺牲。大概她只是觉得他有点神秘,代表了劳伦斯所谓的“黑暗的力量”而已。
  和《儿子与情人》相似,《误入歧途的女人》中也有劳伦斯自传式的成分。他的夫人出身高贵,而劳伦斯相对寒微。类似的经历在《误入歧途的女人》中表现为男女主人公的离合与追求。
  劳伦斯著作年表
  1911《白孔雀》 (The White Peacock, 长篇小说)
  1912《逾矩的罪人》 (The Trespasser, 长篇小说)
  1913《爱情诗集》 (Love Poems and Others, 诗集)
  《儿子与情人》 (Sons and Lovers, 长篇小说)
  1914《孀居的霍尔罗伊德太太》 (The Widowing of Mrs. Holroyd, 剧本)
  《普鲁士军官》 (The Prussian Officer and Other Stories, 短篇小说集)
  1915《虹》 (The Rainbow, 长篇小说)
  1916《意大利的黄昏》 (Twilight in Italy, 游记)
  《阿摩斯》 (Amores, 诗集)
  1917《瞧,我们走过来了》 (Look! We Have Come Through! 诗集)
  1918《新诗集》 (New Poems, 诗集)
  1919《海湾》 (Bay, 诗集)
  1920《一触即发》 (Tough and Go, 剧本)
  《恋爱中的女人》 (Women in love, 长篇小说)
  《误入歧途的女人》 (The lost Girl, 长篇小说)
  1921《欧洲历史上的运动》 (Movement in European History, 论文)
  《精神分析与无意识》 (Psychoanalysis and the Unconscious, 论文)
  《乌龟》 (Tortoises, 诗集)
  《大海与撒丁岛》 (Sea and Sardinia, 游记)
  1922《亚伦的手杖》 (Aaron’s Rod, 长篇小说)
  《无意识幻想曲》 (Fantasia of the Unconscious, 论文)
  《英格兰,我的英格兰》 (England, My England, 短篇小说集)
  1923《小甲虫》 (The ladybird, 中篇小说集)
  《美国经典文学研究》 (Studies in Classic American Literature, 论文集)
  《袋鼠》 (Kangaroo, 长篇小说集)
  《鸟、兽、花》 (Birds, Beast and Flowers, 诗集)
  1924《灌林中的男孩》 (The Boy in the Bush, 与斯金纳合作的小说)
  1925《烈马圣莫尔》 (St. Mawr: Together with the Princess, 中短篇小说集)
  《关于豪猪之死的断想》 (Reflections on the Death of a Porcupine, 散文集)
  1926《羽蛇》 (The Plumed Serpent, 长篇小说)
  《大卫》 (David, 剧本)
  《太阳》 (Sun, 短篇小说集)
  《欢乐的幽灵》 (Glad Ghosts, 短篇小说集)
  1927《墨西哥的早晨》 (Morning in Mexico, 游记)
  1928《骑马出走的女人》 (The Woman Who Rode Away, 短篇小说集)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Lady Chatterley’s Lover, 长篇小说)
  《劳伦斯诗集》 (The Collected Poems of D·H·Lawrence, 诗集)
  1929《劳伦斯画集》 (The Paintings of D·H·Lawrence, 绘画作品集)
  《三色紫罗兰》 (Pansies, 诗集)
  《我与快乐罗杰的小论战》 (My Skirmish with Jolly Roger, 散文)
  《逃跑的鸡》 (The Escaped Cock, 中篇小说)
  《色情文学与淫秽行为》 (Pornography and Obscenity, 论文)
  1930《荨麻》 (Nettles, 诗集)
  《散文集锦》 (Assorted Articles, 散文)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刍议》 (A Propos of Lady Chatterley’s Lover, 论文)
  《少女与吉普赛人》 (The Virgin and the Gipsy, 中篇小说)
  《干草堆中的爱情》 (Love among the Haystacks, 短篇小说集)
  1931《启示录》 (Apocalypse, 散文)
  《机器的胜利》 (The Triumph of the Machine, 诗集)

地理

  1.美国堪萨斯州东北部城市。在托皮卡以东44公里,临堪萨斯河。人口5.2万(1980)。南北战争前后是自由州,有名要塞。工业有造纸、食品加工、化学制品等。有堪萨斯大学和哈斯克尔研究所。前者为美国最大和最古老的印第安人学校之一。
  2.美国马萨诸塞州东北部城市。跨梅里马克河两岸,在波士顿北51公里处。人口6.3万(1980)。有制革、皮革制品、电子零件等工业,尤以毛线和羊毛制品占重要地位。
  ——————————————————
  国内中文版(包括中英对照版)劳伦斯作品有:
  1.《劳伦斯作品精粹·散文卷》(英汉对照),黑马译,中国书籍出版社,2007年10月
  2.《劳伦斯作品精粹·中短篇小说卷》(英汉对照),黑马译,中国书籍出版社,2007年10月

物理学家

  劳伦斯(Ernest Orlando Lawrence,1901~1958)美国物理学家。1901年8月8日出生于美国北达科他州南部的。1922年毕业于南达科他大学,后来继续在明尼苏达大学、芝加哥大学和耶鲁大学深造。1925年在耶鲁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次年又获南达科他大学科学博士学位。1925~1927年在耶鲁大学工作。1928年起在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工作,1930年起任教授。1936年起任辐射实验室(现名劳伦斯辐射实验室)主任。
  劳伦斯一生从事加速器技术、核物理及其在生物学和医学上应用方面的研究。1928年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G.Gamow)提出,可以用质子代替α粒子作为轰击物来实现人工核反应。由氢原子电离而得到的质子能量很小,需要通过电场或磁场进行加速,以保证作为“炮弹”的质子获得足够高的能量。于是,各种类型的粒子加速器逐步发展起来。1929年劳伦斯提出磁共振加速器(即回旋加速器)的构造原理,即利用一个均匀磁场,使加速粒子沿螺旋形路径运动。在运动平面内,粒子将越过一个加速间隙,间隙里有一外加射频电场,其变化频率与离子旋转频率同相,以保证粒子每一次通过加速区时都能得到加速。1932年,劳伦斯和他的学生埃德尔森(N.E.Edlefson)和利文斯顿(M.S.Livingston)建成了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直径只有27厘米,可以拿在手中,能量可达1MeV)并开始运行。后来,在劳伦斯的领导下,在美国建成了一系列不同的回旋加速器。40年代初,这类加速器的能量达到40MeV,远远超过了天然放射源的能量。可以用于加速质子、α粒子和氖核,由此发现了许多新的核反应,产生了几百种稳定的和放射性的同位素。回旋加速器对核裂变及核力的研究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劳伦斯由于发明了回旋加速器以及借此取得的成果而于193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
  阿拉伯的劳伦斯原名为托马斯·劳伦斯(T.E. Lawrence),生于英国,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参加不列颠博物馆幼发拉底河卡赫美士考古队,任普通队员。他除了是一个军人和阿拉伯语专家以外,还是一个作家,主要作品有《七根智慧之柱》(1926,私下传阅)。《沙漠暴动》(1927)等。他死后,事迹被改编为包括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在一九六二年度的奥斯卡奖角逐中,战胜豪华巨片《最长的一天》与《叛舰喋血记》(重拍片),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与最佳音乐七项奖。)在内的各种文艺作品广泛传播。
  从1916年起,原英军北非情报员“阿拉伯的劳伦斯”就带着对古老帝国遗留的热情与自信率领阿拉伯人抗击土耳其军队。作为一个英国人,他在语言、服装和生活习惯上却能完全地融入阿拉伯人中,他的形象因此而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到了10月,这个奇怪同时又饱沧桑的人攻下了大马士革,还出席了巴黎和会。然后,他令人不可思议地在1922年舍弃了公职和传奇式的身份,用假名罗斯加入了英国皇家空军(RAF),成了一名普通的空军士兵。身份暴露后他又改名为肖加入皇家坦克军团,后又于1925年转回皇家空军。1935年退役。
  1935年5月19日,以阿拉伯的劳伦斯闻名的T-E-劳伦斯上校因6天前在英国多塞特郡发生的一起摩托车事故中受重伤于今天上午去世。这位世界大战中率领阿拉伯人反对土耳其统治的具有传奇色彩的领袖是为了避免在一条宁静的山路撞着一男孩而急转弯时受伤致死的。被认为是天才的劳伦斯在他的《七根智慧之柱》一书中说他“把遗嘱写在满天星斗之间了。”

为您推荐

曹汉文②

  原名:曹汉文,又名曹京平,端木蕻良。现当代著名作家、小说家辽宁省昌图县人,1912年出生,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并从事进步学生运动。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1933年开始创..

刘芳②

1.主持人  姓名,刘芳   出生地:   星座:射手座   血型:AB   学历:曾就读于北京八中,高一时随母亲赴美国读书,毕业于美国长春藤盟校运筹工程系。   职业经历:曾于著名投资银行研究部和投资银行部从事企业融资工..

刘心武②

  刘心武   刘心武(1942—)   刘心武刘心武,笔名刘浏、赵壮汉等。曾任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杂志的主编。   1942年出生于省市,   1950年后定居。中学时期爱好文学。   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短篇小说..

江波②

二月河②

作家二月河  二月河,原名凌解放,,1946年生,祖籍山西昔阳现居,为南阳作家群代表人物。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67年高中毕业,1968年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宣传干事、连副指导员o 1978年..

狄金森②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著名女诗人。1830年12月10日出生于美国当时还是个小镇的艾默斯特;在艾默斯特学校受完中等教育又入芒特霍利约克女子学院就读不足一年。从25岁开始,弃..

奥斯卡·王尔德②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年—1900年11月30日)(又译奥斯卡·怀尔德)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著名的作家、诗人、家、艺术家。   王尔德生于的一个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的次子,全名为:奥斯卡·芬葛·欧佛雷泰·威尔斯·..